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学习数据结构(11)二叉树(堆)下

1.堆的概念

如果有⼀个集合 K = {k0,k1,k2,...,k(n-1)} ,把它的所有元素按完全二叉树的形式存储在一个一维数组中,并满足:K(i)<=2*i+1且K(i)<=2*i+2(K(i)>=2*i+1且K(i)>=2*i+2),i=0,1,2... ,则称为小堆(或大堆),将根结点最大的堆叫做最大堆或大根堆,根结点最小的堆叫做最小堆或小根堆

例:有一组数据:10,65,70,30,15,25

                                

2.堆的实现

(1)初始化堆

(2)堆的销毁

(3)交换

(4)堆的插入

 (5)向上调整

为了构建小堆或大堆,在插入数据时,可以将插入的数据看作孩子,在满足双亲的下标>=0(孩子的下标大于0)将孩子与双亲作对比,向上调整数据

图例:

向上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了简化使用满二叉树来证明)

则每层节点需要移动的次数为:每层结点的个数*向上移动的次数,节点总共需要移动的次数为:所有层节点需要移动的次数之和

T(h)=2^1*1+2^2*2+2^3*3+...+2^(h-2)*(h-2)+2^(h-1)*(h-1)                       ①

2*T(h)=2^2*1+2^3*2+2^4*3+...+2^(h-1)*(h-2)+2^(h)*(h-1)                       ②

①-②:-T(h)=2^1+2^2+2^3+...+2^(h-2)+2^(h-1)-2^h*(h-1)                                                                                    =2^h-2-2^h*(h-1)                                                                                                                                =2^h(2-h)-2

T(h)=2^h(h-2)+2,根据二叉树的性质:n=2^h-1,h=log2(n+1)

得F(n)=(n+1)(log2(n+1)-2)+2,故向上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6)打印堆

(7)判空

 (8)堆的删除

删除堆顶数据就是将数组开头的元素和数组末尾的元素交换,将堆中size的值减一,此时堆中的结构可能被改变,不再是大堆(小堆),需要将堆顶元素向下调整

(9)向下调整

以此时的堆顶元素为双亲,在满足孩子的下标小于堆元素个数的情况下,与两个孩子作对比(如果没有右孩子,则只和左孩子做对比),不断向下调整数据

图例:

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了简化使用满二叉树来证明)

则每层节点需要移动的次数为:每层结点的个数*向下移动的次数,节点总共需要移动的次数为:所有层节点需要移动的次数之和

T(h)=2^0*(h-1)+2^1*(h-2)+2^2*(h-3)+...+2^(h-3)*2+2^(h-2)*1                       ①

2*T(h)=2^1*(h-1)+2^2*(h-2)+2^3*(h-3)+...+2^(h-2)*2+2^(h-1)*1                    ②

②-①:T(h)=2^1+2^2+2^3+...+2^(h-2)+2^(h-1)+1-h                                                                                             =2^h-1-h

根据二叉树的性质:n=2^h-1,h=log2(n+1) 

T(n)=n-log2(n+1),故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                        

(10)取堆顶元素

3.堆排序

(1)在数据结构堆中实现排序

创建数据结构堆,将数组中的元素一一插入堆中,在堆不为空的情况下,循环取堆顶放入数组中,再删除堆顶,每次取出的堆顶都是堆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由此实现升序或降序排列

(2)利用堆的思想在数组中实现排序

通过向上调整或向下调整将数组排列成堆的结构(若要排升序,则建大堆,排降序,则建小堆),将数组开头的元素和末尾的元素交换,将此时数组开头的元素看作双亲,向下调整

堆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效率高于冒泡排序

http://www.lryc.cn/news/539607.html

相关文章:

  • HarmonyOS NEXT网络状态监听HTTP和RCP请求网络
  • MySQL数据库(4)—— 数据类型
  • 如何在Odoo 18中创建记录规则Rule
  • petalinux高版本设置自动登录和开机自启动配置
  • 操作系统2.4
  • Springboot + Ollama + IDEA + DeepSeek 搭建本地deepseek简单调用示例
  • 解析DrugBank数据库数据|Python
  • CUDA Toolkit 历史版本 cuda安装
  • Aseprite详细使用教程(12)——轮廓工具和多边形工具
  • macos sequoia 禁用 ctrl+enter 打开鼠标右键菜单功能
  • 分布式架构与XXL-JOB
  • leetcode day18 移除元素 26+283
  • 【HarmonyOS Next】鸿蒙监听手机按键
  • 用Deepseek查询快证API-物流查询-实名认证-企业实名认证
  • 一个简洁高效的Flask用户管理示例
  • 分布式之分布式ID
  • (萌新入门)如何从起步阶段开始学习STM32 —— 0.碎碎念
  • 边缘计算网关与 PLC:注塑机车间数据互联新变革
  • LeetCode刷题---哈希表---347
  • LED灯闪烁实验:实验介绍
  • 论文笔记(七十二)Reward Centering(一)
  • C#之上位机开发---------C#通信库及WPF的简单实践
  • 使用 pjsua2 开发呼叫机器人,批量拨打号码并播放固定音频
  • 从函数到神经网络
  • 用自定义注解实现Excel数据导入中的枚举值校验
  • 网络安全技术pat实验 网络安全 实验
  • 4、IP查找工具-Angry IP Scanner
  • 1018. 锤子剪刀布 (20)-PAT乙级真题
  • MyBatis 中 SqlMapConfig 配置文件详解
  • 复杂项目中的多级WBS应该如何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