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UIView 与 CALayer 的联系和区别

今天说一下UIView 与 CALayer

一、UIView 和 CALayer 的关系

在 iOS 开发中,UIView 是用户界面的基础,它负责处理用户交互绘制内容,而 CALayerUIView 内部用于显示内容的核心图层(Layer)。每个 UIView 内部都有一个 CALayer 实例,负责管理其外观。

  • UIView 负责:

    • 事件响应(如触摸事件)
    • 视图管理(如添加子视图、布局)
    • 交互动画
  • CALayer 负责:

    • 处理底层的图像绘制
    • 提供丰富的视觉效果(如阴影、圆角、边框)
    • 高效的图形渲染和动画性能优化

UIView 本质上是 CALayer封装,它提供了更高级的接口,使开发者能够方便地管理 UI 组件,而 CALayer 提供了更强大的低级绘制能力。

二、UIView 和 CALayer 的主要区别

特性UIViewCALayer
作用处理用户交互、管理子视图负责显示内容、绘制图像
事件处理能响应触摸事件不能直接响应事件
层级关系可以添加子视图 (addSubview:)只能添加子层 (addSublayer:)
动画支持UIView AnimationCore Animation(更底层,更高效)
内容渲染依赖于 CALayer直接渲染像素
性能较高(封装较多)更高效(直接操作 GPU)
阴影、圆角部分支持,但性能较低直接支持,性能更高

三、CALayer 的常见功能

CALayer 主要用于控制视图的视觉效果,包括阴影、圆角、边框、渐变、3D 变换等。以下是 CALayer 的一些常见属性和用法:

1. 圆角 (cornerRadius)

CALayer 提供 cornerRadius 属性,用于设置圆角:

UIView *view = [[UIView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50, 50, 100, 100)];
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blueColor];
view.layer.cornerRadius = 20;
view.layer.masksToBounds = YES;
  • cornerRadiusCALayer 变得更圆滑。
  • masksToBounds = YES 确保子视图不会超出 cornerRadius 限制。

⚠️ 注意masksToBounds = YES 会裁剪子视图,但同时也会影响阴影效果,导致 shadow 无法生效。

2. 阴影 (shadow)

CALayer 允许为视图添加阴影效果:

view.layer.shadowColor = [UIColor blackColor].CGColor;
view.layer.shadowOffset = CGSizeMake(3, 3);
view.layer.shadowOpacity = 0.5;
view.layer.shadowRadius = 5;
  • shadowColor:阴影颜色
  • shadowOffset:阴影偏移量
  • shadowOpacity:阴影透明度
  • shadowRadius:阴影模糊半径

注意: masksToBounds = YES 会裁剪阴影,导致阴影不可见。如果要同时使用 cornerRadiusshadow,可以使用 UIViewshadowPath

view.layer.shadowPath = [UIBezierPath bezierPathWithRoundedRect:view.bounds cornerRadius:20].CGPath;

这样可以手动设置阴影路径,避免 masksToBounds 影响阴影显示。

3. 边框 (border)

CALayer 提供 borderWidthborderColor 让视图添加边框,太常用,也没啥注意的,不举例子了

4. 透明度 (opacity)

CALayer 允许控制透明度:

view.layer.opacity = 0.5; // 0.0 完全透明,1.0 不透明

UIViewalpha 类似,但 opacity 只作用于 CALayer,不会影响 UIView 的交互事件。

5. 变换 (transform)

CALayer 提供 transform 属性支持 3D 变换:

UIView *view1 = [[UIView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Make(100, 100, 100, 100)];
view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redColor;
[self.view addSubview:view1];CATransform3D rotate = CATransform3DMakeRotation(M_PI / 4, 0, 0, 1);
view1.layer.transform = rotate;

以上就实现了旋转45度(π/4),还可以可以实现缩放、平移等复杂动画,可自己试试。

6. 透明背景 (backgroundColor)

CALayer 允许直接设置 backgroundColor

view.layer.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eenColor].CGColor;

此代码实际效果和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greenColor是一样的,UIViewbackgroundColor 其实是封装的 CALayerbackgroundColor

7. 渐变色 (CAGradientLayer)

使用 CAGradientLayer 可以实现渐变背景:

CAGradientLayer *gradientLayer = [CAGradientLayer layer];
gradientLayer.frame = view.bounds;
gradientLayer.colors = @[(__bridge id)[UIColor redColor].CGColor, (__bridge id)[UIColor blueColor].CGColor];
gradientLayer.startPoint = CGPointMake(0, 0);
gradientLayer.endPoint = CGPointMake(1, 1);
[view.layer addSublayer:gradientLayer];
8. 组动画 (CAAnimationGroup)

CALayer 的动画比 UIViewanimation 更强大,例如:

CABasicAnimation *scale = [CABasicAnimation animationWithKeyPath:@"transform.scale"];
scale.fromValue = @1.0;
scale.toValue = @1.5;
scale.duration = 0.5;CABasicAnimation *fade = [CABasicAnimation animationWithKeyPath:@"opacity"];
fade.fromValue = @1.0;
fade.toValue = @0.5;
fade.duration = 0.5;CAAnimationGroup *group = [CAAnimationGroup animation];
group.animations = @[scale, fade];
group.duration = 0.5;[view.layer addAnimation:group forKey:@"groupAnimation"];

这样可以同时实现缩放+透明度变化。

四、总结

方面UIViewCALayer
作用处理用户交互,管理子视图负责绘制内容、动画、阴影、渐变等
事件响应能处理触摸事件不能直接处理触摸事件
动画UIView.animateWithDurationCore Animation(更高效)
视觉特效部分支持(圆角、阴影)更强大(渐变、3D 变换、阴影优化)
  • UIView 是更高层的 UI 组件,适用于普通 UI 开发
  • CALayer 提供更低级的图形绘制功能,适用于高性能动画、渐变、阴影等优化

如果你需要更复杂的 UI 效果(如渐变、动画、3D 变换等),可以直接操作 CALayer 来优化性能!

http://www.lryc.cn/news/537269.html

相关文章:

  • Jenkins 新建配置 Freestyle project 任务 六
  • 深入解析A2DP v1.4协议:蓝牙高质量音频传输的技术与实现
  • mybatis-plus逆向code generator pgsql实践
  • Android Studio:RxBus结合ICompositeSubscription使用
  • 微软AutoGen高级功能——Magentic-One
  • redis cluster测试
  • 【ARM】JTAG接口介绍
  • 处理项目中存在多个版本的jsqlparser依赖
  • 部署 DeepSeek R1各个版本所需硬件配置清单
  • 数据结构:Map Set(一)
  • zabbix 监控系统 配置钉钉告警
  • 跟着李沐老师学习深度学习(十一)
  • 32单片机学习记录4之串口通信
  • 微信小程序 - 组件和样式
  • JavaScript 发起网络请求 axios、fetch、async / await
  • 本地搭建自己的专属客服之OneApi关联Ollama部署的大模型并创建令牌《下》
  • Win10环境借助DockerDesktop部署最新MySQL9.2
  • 【Maven】多module项目优雅的实现pom依赖管理
  • 前端vue引入特殊字体不生效
  • 【Linux】--- 基础开发工具之yum/apt、vim、gcc/g++的使用
  • WEB安全--SQL注入--INTO OUTFILE
  • 如何从0开始将vscode源码编译、运行、打包桌面APP
  • 关于视频去水印的一点尝试
  • 如何在 Java 应用中实现数据库的主从复制(读写分离)?请简要描述架构和关键代码实现?
  • 【css】width:100%;padding:20px;造成超出100%宽度的解决办法 - box-sizing的使用方法 - CSS布局
  • 【TI C2000】F28002x的系统延时、GPIO配置及SCI(UART)串口发送、接收
  • 【PyQt】信号与槽机制
  • STM32 是什么?同类产品有哪些
  • 20250213编译飞凌的OK3588-C_Linux5.10.209+Qt5.15.10_用户资料_R1
  • 【DeepSeek】DeepSeek R1 本地windows部署(Ollama+Docker+OpenWeb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