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操作系统中的任务调度算法

一、引言

在操作系统中,任务调度算法是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合理分配有限的 CPU 资源,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任务调度的目标是实现公平性、最小化等待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并最大化 CPU 的利用率。不同的任务调度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操作系统根据系统负载和任务的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调度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任务调度算法,分析其优缺点,并通过具体示例展示各算法的调度效果。

二、常见任务调度算法

2.1 先来先服务(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ed)

原理

先来先服务(FCFS)是最简单的任务调度算法,按照任务进入就绪队列的顺序进行调度。先到的任务先执行,直到任务完成或者因为 I/O 操作阻塞时,才会调度下一个任务。

优点
  • 算法实现简单,易于理解。
  • 对于长任务来说,不会发生饥饿现象。
缺点
  • 对于短任务不够友好,长任务可能会导致短任务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系统的平均周转时间增加。
  • 系统整体吞吐量较低,尤其在任务长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示例

假设系统有三个任务 T1、T2、T3,它们的到达时间和执行时间分别为:T1(到达时间 0,执行时间 15)、T2(到达时间 3,执行时间 5)、T3(到达时间 6,执行时间 7)。按照 FCFS 算法进行调度:

  • T1 先到达,开始执行,执行完毕时间为 15。
  • 然后 T2 执行,执行完毕时间为 20。
  • 最后 T3 执行,执行完毕时间为 27。
任务到达时间执行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 - 执行时间)
T101515150
T235201712
T367272114
  • 平均周转时间 = (15 + 17 + 21) / 3 = 17.67
  • 平均等待时间 = (0 + 12 + 14) / 3 = 8.67

2.2 短作业优先(SJF,Shortest Job First)

原理

短作业优先(SJF)算法会选择预计执行时间最短的任务优先执行。若多个任务预计执行时间相同,则按照到达时间顺序执行。

优点
  • 有效减少了平均周转时间,特别适用于短任务较多的系统。
  • 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缺点
  • 难以准确预测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可能导致长任务饥饿,因为短任务会不断占用 CPU,长任务可能长时间得不到执行机会。
示例

假设系统有三个任务 T1、T2、T3,它们的到达时间和执行时间分别为:T1(到达时间 0,执行时间 10)、T2(到达时间 1,执行时间 2)、T3(到达时间 4,执行时间 5)。按照 SJF 算法调度,执行顺序如下:

  • T2 执行(执行时间最短),执行完时间为 3。
  • 然后 T3 执行,执行完时间为 8。
  • 最后 T1 执行,执行完时间为 18。
任务到达时间执行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 - 执行时间)
T212320
T34584-1
T101018188
  • 平均周转时间 = (2 + 4 + 18) / 3 = 8
  • 平均等待时间 = (0 + -1 + 8) / 3 = 2.33

2.3 时间片轮转(RR,Round Robin)

原理

时间片轮转(RR)将 CPU 时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时间片,每个任务轮流执行一个时间片。当一个任务的时间片用完时,即使任务未完成,也会被暂停,重新排到队列的末尾,等待下一轮调度。

优点
  • 每个任务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适用于交互式系统。
  • 保证系统中的每个任务都有公平的机会获得 CPU 时间。
缺点
  • 如果时间片过长,可能退化为 FCFS 算法,失去轮转的优势。
  • 如果时间片过短,会增加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导致系统效率降低。
示例

假设时间片为 4 个时间单位,三个任务的到达时间和执行时间分别为:T1(到达时间 0,执行时间 6)、T2(到达时间 2,执行时间 4)、T3(到达时间 4,执行时间 8)。根据 RR 算法调度,执行顺序如下:

  • T1 执行 4 个时间单位,剩余执行时间为 2,排队等候。
  • T2 执行 4 个时间单位,执行完毕。
  • T3 执行 4 个时间单位,剩余执行时间为 4,排队等候。
  • T1 执行剩余 2 个时间单位,执行完毕。
  • T3 执行剩余 4 个时间单位,执行完毕。
任务到达时间执行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 - 执行时间)
T10612126
T224640
T34820168
  • 平均周转时间 = (12 + 4 + 16) / 3 = 10.67
  • 平均等待时间 = (6 + 0 + 8) / 3 = 4.67

2.4 优先级调度(Priority Scheduling)

原理

优先级调度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决定调度顺序,优先级高的任务优先获得 CPU 资源。优先级可以是静态的(在任务创建时设定)或动态的(根据任务执行的情况调整)。

优点
  • 可以根据任务的重要程度或紧急程度进行调度,提高响应能力。
  • 对于重要任务,能够优先处理,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缺点
  • 如果不加以控制,低优先级任务可能会长时间得不到执行,导致饥饿现象。
示例

假设有任务 T1(优先级 2,执行时间 5)、T2(优先级 1,执行时间 3)、T3(优先级 3,执行时间 4)。根据优先级调度,执行顺序如下:

  • T3 优先级最高,先执行,执行完时间为 4。
  • 然后 T1 执行,执行完时间为 9。
  • 最后 T2 执行,执行完时间为 12。
  • 任务到达时间执行时间完成时间周转时间(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等待时间(周转时间 - 执行时间)
    T304440
    T115983
    T22312107
  • 平均周转时间 = (4 + 8 + 10) / 3 = 7.33
  • 平均等待时间 = (0 + 3 + 7) / 3 = 3.33

2.5 多级反馈队列(Multilevel Feedback Queue)

原理

多级反馈队列使用多个优先级队列,每个队列有不同的时间片,通常优先级越高,时间片越短。任务根据执行情况从一个队列移动到另一个队列。新任务进入最高优先级队列,并按照时间片轮转执行。如果未完成,任务会移动到较低优先级队列,直到最终完成。

优点
  • 兼顾了多种调度策略的优点,既保证了短任务的快速执行,又能合理调度长任务。
  • 高优先级队列能快速响应交互式任务,低优先级队列能够照顾到批处理任务。
缺点
  • 算法相对复杂,需要管理多个队列及任务之间的迁移。
示例

假设有三个优先级队列 Q1(时间片 2)、Q2(时间片 4)、Q3(时间片 6),任务 T1(执行时间 5)、T2(执行时间 3)、T3(执行时间 10)进入系统。执行顺序如下:

  • T1 执行 2 个时间单位,剩余 3 个时间单位,移至 Q2。
  • T2 执行 2 个时间单位,剩余 1 个时间单位,移至 Q3。
  • T3 执行 4 个时间单位,剩余 6 个时间单位,移至 Q3。

然后,依次按队列顺序继续执行,直到所有任务完成。

三、总结

不同的任务调度算法各有优缺点,根据系统类型和任务特性选择合适的算法至关重要。随着应用场景的复杂化,新的调度算法不断出现,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性能需求。在实际系统中,综合考虑任务的响应时间、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合理调度任务,以实现最佳的操作系统性能。


这样的一篇博客对任务调度算法的介绍更加详细,且示例、分析更加清晰。

http://www.lryc.cn/news/535023.html

相关文章:

  • Linux 虚拟服务器(LVS)技术详解
  • AIoT时代来临,物联网技术如何颠覆未来生活?
  • C++17 新特性解析
  • 嵌入式软件C语言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解析(四)
  • 在 C# 中,处理 Excel 和 PDF 文件的库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常用的选择
  • 绩效归因概述
  • Spring Boot 中加载多个 YAML 配置文件
  • 厚植创新实力、聚焦生物科技:柏强制药的责任与机遇
  • Linux中getifaddrs函数
  • 【HarmonyOS Next 自定义可拖拽image】
  • 解决No module named ‘llama_index.llms.huggingface‘
  • SearchBar组件的功能与用法
  • 13.推荐系统的性能优化
  • Grafana-使用Button修改MySQL数据库
  • 飞科FH6218电吹风异响维修
  • 分治下的快速排序(典型算法思想)—— OJ例题算法解析思路
  • Unity3D实现显示模型线框(shader)
  • 深度剖析责任链模式
  • 基于 openEuler 构建 LVS-DR 群集
  • CSS3+动画
  • 使用DeepSeek和Kimi快速自动生成PPT
  • DeepSeek使用最佳实践
  • 机器学习 - 进一步理解最大似然估计和高斯分布的关系
  • Oracle常用导元数据方法
  • linux安装jdk 许可证确认 user did not accept the oracle-license-v1-1 license
  • Spring基于文心一言API使用的大模型
  • 【Elasticsearch】derivative聚合
  • 4.7.KMP算法(新版)
  • iOS AES/CBC/CTR加解密以及AES-CMAC
  • 错误报告:WebSocket 设备连接断开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