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介绍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涉及多个阶段,从实例化到销毁,在开发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接口和注解介入这些阶段来定制化自己的功能。以下是详细的生命周期流程:


1. Bean 的实例化(Instantiation)

  • 方式:通过构造函数或工厂方法创建 Bean 的实例。
  • 触发条件:容器启动时,根据配置(如 @Component、XML 配置等)创建 Bean。
  • 关键点:此时 Bean 的属性尚未注入。

2. 属性赋值(Population of Properties)

  • 依赖注入:通过 @Autowired、Setter 方法、XML 配置的 <property> 等方式注入依赖。
  • 处理 @Value:解析并注入外部化配置(如 application.properties)。

3. Aware 接口回调

Bean 可以通过实现 Aware 接口获取容器信息:

  • BeanNameAware:获取 Bean 的名称。
  • BeanFactoryAware:获取 BeanFactory 实例。
  • ApplicationContextAware:获取 ApplicationContext 实例。
  • EnvironmentAware:获取环境变量和配置。
public class MyBean implements BeanNameAware {@Overridepublic void setBeanName(String name) {// 获取 Bean 的名称}
}

4. BeanPostProcessor 的前置处理

  • 接口BeanPostProcessor.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
  • 作用:在初始化方法(如 @PostConstruct)之前执行自定义逻辑。
  • 典型应用:AOP 代理的生成、监控埋点等。

5. 初始化(Initialization)

初始化逻辑按顺序执行:

  1. @PostConstruct 注解:JSR-250 标准,标记初始化方法。
  2. InitializingBean.afterPropertiesSet():Spring 提供的初始化接口。
  3. 自定义 init-method:通过 XML 或 @Bean(initMethod = "init") 指定。
public class MyBean {@PostConstructpublic void postConstruct() {// 初始化逻辑}public void init() {// XML 或 @Bean 指定的初始化方法}
}

6. BeanPostProcessor 的后置处理

  • 接口BeanPostProcessor.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 作用:在初始化方法之后执行自定义逻辑。
  • 典型应用:最终代理对象的包装(如 Spring AOP)。

7. Bean 就绪(Ready)

  • 此时 Bean 已完全初始化,可被应用程序使用。
  • 作用域影响
    • Singleton:容器中只有一个实例。
    • Prototype:每次请求都生成新实例(销毁需手动处理)。
    • 其他作用域(Request、Session 等):生命周期与会话或请求绑定。

8. 销毁(Destruction)

销毁逻辑按顺序执行:

  1. @PreDestroy 注解:JSR-250 标准,标记销毁方法。
  2. DisposableBean.destroy():Spring 提供的销毁接口。
  3. 自定义 destroy-method:通过 XML 或 @Bean(destroyMethod = "destroy") 指定。
public class MyBean {@PreDestroypublic void preDestroy() {// 销毁逻辑}public void destroy() {// XML 或 @Bean 指定的销毁方法}
}

完整生命周期流程图

实例化 → 属性注入 → Aware 接口 → BeanPostProcessor 前置处理 → 
@PostConstruct → InitializingBean → init-method → 
BeanPostProcessor 后置处理 → 使用中 → 
@PreDestroy → DisposableBean → destroy-method

扩展点与注意事项

  1.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 在 Bean 定义加载后、实例化前修改 Bean 的定义(如修改属性值)。
  2. BeanDefinitionRegistryPostProcessor
    • 更早阶段注册额外的 Bean 定义。
  3. 作用域差异
    • Prototype Bean 的销毁需手动调用 ctx.getBeanFactory().destroyBean(bean)
  4. 循环依赖
    • 通过三级缓存解决(仅限 Singleton Bean)。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LifecycleBean implements BeanNameAware, InitializingBean, DisposableBean {private String name;@Overridepublic void setBean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BeanNameAware 回调}@PostConstructpublic void postConstruct() {System.out.println("@PostConstruct 方法");}@Override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 {System.out.println("InitializingBean.afterPropertiesSet()");}public void customInit()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 init-method");}@PreDestroypublic void preDestroy() {System.out.println("@PreDestroy 方法");}@Overridepublic void destroy() {System.out.println("DisposableBean.destroy()");}public void customDestroy()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 destroy-method");}
}

通过理解 Spring Bean 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控制 Bean 的初始化与销毁过程,优化资源管理和扩展框架功能。

http://www.lryc.cn/news/531428.html

相关文章:

  • 调用腾讯云批量文本翻译API翻译srt字幕
  • 车载软件架构 --- 软件定义汽车面向服务架构的应用迁移
  • Baklib引领内容中台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融合之路
  • 想品客老师的第十一天:模块化开发
  • 接入DeepSeek大模型
  • 基于遗传算法的256QAM星座图的最优概率整形matlab仿真,对比优化前后整形星座图和误码率
  • JavaScript系列(57)--工程化实践详解
  • Linux-CentOS的yum源
  • 【大数据技术】案例03:用户行为日志分析(python+hadoop+mapreduce+yarn+hive)
  • LeetCode 0680.验证回文串 II:两侧向中间,不同就试删
  • 第二十章 存储函数
  • 架构规划之任务边界划分过程中承接分配
  • 【C++】线程池实现
  • vsnprintf的概念和使用案例
  • 解读隐私保护工具 Fluidkey:如何畅游链上世界而不暴露地址?
  • Linux环境Kanass安装配置简明教程
  • 数据分析常用的AI工具
  • 项目中常用中间件有哪些?分别起什么作用?
  • kaggle视频行为分析1st and Future - Player Contact Detection
  • 1. junit5介绍
  • (脚本学习)BUU18 [CISCN2019 华北赛区 Day2 Web1]Hack World1
  • Caxa 二次开发 ObjectCRX-1 踩坑:环境配置以及 Helloworld
  • 【自然语言处理(NLP)】生成词向量:GloVe(Global Vectors for Word Representation)原理及应用
  • bable-预设
  • 回顾生化之父三上真司的游戏思想
  • 无公网IP 外网访问青龙面板
  • 中国证券基本知识汇总
  • C基础寒假练习(2)
  • Baklib如何提升内容中台智能化推荐系统的精准服务与用户体验
  • 【Java】位图 布隆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