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规则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从规则到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引言

还记得早些年用翻译软件翻译一句简单的英文句子,却发现翻译结果让人啼笑皆非的日子吗?从“我喜欢吃苹果”被翻译成“我喜欢吃苹果电脑”,到今天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NMT)能够生成语义流畅、接近人类水平的翻译,我们见证了机器翻译技术的巨大飞跃。

但机器翻译技术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本文将带你从技术的角度梳理机器翻译的演进历程,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机器翻译的演进历程
第一阶段: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RBMT)

最早的机器翻译依赖于语言学家编写的语法规则和双语词典。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匹配”:

  • 将输入语言按照规则进行语法分析,拆解为语法成分。
  • 按规则转换成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再组装输出。

优点

  • 规则明确,可控性强。

缺点

  • 开发成本高,语言间规则难以覆盖所有场景。
  • 对长句和复杂语法的处理能力不足。
第二阶段: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SMT)

2000 年后,统计机器翻译成为主流。这种方法通过大量双语语料库,利用统计模型生成翻译。其核心是“概率”:

  • 根据语料库统计出某个词或短语的翻译概率。
  • 利用概率模型找到最佳翻译。

代码示例:SMT中的词对齐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Python 示例,展示如何统计词对齐概率: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模拟双语语料库
data = [("I like apples", "我 喜欢 苹果"),(
http://www.lryc.cn/news/528781.html

相关文章:

  • 园区管理智能化创新引领企业效能提升与风险控制新趋势
  • Python爬虫之——Cookie存储器
  • 第21节课:前端构建工具—自动化与模块化的利器
  • 企业SaaS(软件即服务)行业中AARRR
  • 为什么要学习rust
  • 观察者模式和订阅发布模式的关系
  • 基于STM32的智能温控花盆设计
  • OpenAI-Edge-TTS:本地化 OpenAI 兼容的文本转语音 API,免费高效!
  • P4681 [THUSC 2015] 平方运算 Solution
  • 【apt源】RK3588 平台ubuntu20.04更换apt源
  • Angular 2 表单深度解析
  • PHP 7 新特性
  • vim如何解决‘’文件非法关闭后,遗留交换文件‘’的问题
  • 【练习】树形dp
  • Mybatis是如何进行分页的?
  • 【新春特辑】2025年春节技术展望:蛇年里的科技创新与趋势预测
  • 论文笔记(六十三)Understanding Diffusion Models: A Unified Perspective(五)
  • C++并发:C++内存模型和原子操作
  • JavaScript函数中this的指向
  • 【java学习笔记】@Autowired注解 使用方法和作用 | 配合@Component注解使用 | IOC控制反转
  • 数论问题76一一容斥原理
  • python-leetcode-从中序与后序遍历序列构造二叉树
  • 【Oracle篇】使用Hint对优化器的执行计划进行干预(含单表、多表、查询块、声明四大类Hint干预)
  • 设置jmeter外观颜色
  • 计算机网络 IP 网络层 2 (重置版)
  • 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
  • MySQL 基础学习(3):排序查询和条件查询
  • webAPI -DOM 相关知识点总结(非常细)
  • web集群
  • 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性能优化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