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学opencv|读取图像(四十一 )使用cv2.add()函数实现各个像素点BGR叠加

【1】引言

前序已经学习了直接在画布上使用掩模,会获得彩色图像的多种叠加效果,相关文章链接为:

python学opencv|读取图像(四十)掩模:三通道图像的局部覆盖-CSDN博客

这时候如果更进一步,直接用两张图片互相叠加,是否会有新的图像出现?这就是本次文章想讨论的内容。

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已经掌握了对灰度图像的掩模操作:

python学opencv|读取图像(九)用numpy创建黑白相间灰度图_numpy生成全黑图片-CSDN博客

因此,这种图片叠加的操作,应该可以同时作用于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

探索图像的叠加效果,需要使用的函数是cv2.add()。

【2】官网教程

点击下述链接,可以直达cv2.add()函数官网说明:

OpenCV: Operations on arrays

官网页面关于cv2.add()函数的说明为:

图1

具体的各个参数的意义为:

void cv::add     (     InputArray     src1,   #输入图像1
        InputArray     src2,                         #输入图像2
        OutputArray     dst,                        #输出图像2
        InputArray     mask = noArray(),    #掩模
        int     dtype = -1 )                           #输出图像的深度,为默认值,暂无需关注

【3】代码测试

【3.1】灰度图像

首先是引入cv2等模块和原始图像:

import cv2 as cv # 引入CV模块
import numpy as np #引入numpy模块# 读取图片-直接转化灰度图
src = cv.imread('srcf.png',0) #读取图像
dst=src#输出图像

然后进行图形叠加操作:

#图像叠加
dst1=dst+dst #图像使用“+”叠加
dst2=cv.add(dst,dst) #图像使用“cv.add()函数”叠加

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图像:

#在屏幕展示效果
cv.imshow('srcdst', dst)  # 在屏幕展示效果
cv.imshow('srcdst1', dst1)  # 在屏幕展示效果
cv.imshow('srcdst2', dst1)  # 在屏幕展示效果

为探寻实际的叠加效果,读取了特定像素点的BGR值:

#显示BGR值
print("dst像素数为[258,258]位置处的BGR=", dst[258, 258])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1像素数为[258,258]位置处的BGR=", dst1[258,258])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2像素数为[258,258]位置处的BGR=", dst2[258,258])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dst[100, 100])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1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dst1[100,100])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2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dst2[100,100])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之后保存相关图像:

#保存图像
cv.imwrite('srcf-dst.png', dst)  # 保存图像
cv.imwrite('srcf-dst1.png', dst1)  # 保存图像
cv.imwrite('srcf-dst2.png', dst2)  # 保存图像cv.waitKey()  # 图像不会自动关闭
cv.destroyAllWindows()  # 释放所有窗口

本文使用的原始图像为:

图2 原始图像

叠加后的图像效果为:

图3 图像使用“+”叠加-灰度图像

图4 图像使用“cv.add()函数”叠加-灰度图像

由图3和图4对比可见:图4相对来说更亮。

这时候,再看特定点的BGR值:

图5 特定像素点BGR值-灰度图像

在像素点[258,258]获得的原始图像dst对应的BGR=71,dst1和dst2在该点对应的BGR=142=2*71,可以明显看到使用“+”叠加和“cv.add()函数”叠加的效果在本质上都是对该像素点的BGR值进行叠加。

在像素点[100,100]获得的原始图像dst对应的BGR=156,dst1在该点对应的BGR=56,dst2在该点对应的BGR=255。实际上,使用“+”叠加和“cv.add()函数”叠加的效果在本质上都是对该像素点的BGR值进行叠加,但对于使用“+”叠加,像素点BGR值超过255后会重新计数,57=156*2-255,但由于像素点是从0开始计算,所以第57个数对应的BGR值为56;使用和“cv.add()函数”叠加,像素点BGR值超过255后会直接截断为255。

【3.2】彩色图像

之后进行彩色图像的零值和反零值处理,这只需要改一行代码,将src = cv.imread('srcun.png',0)改为:

src = cv.imread('srcun.png') #读取图像

直接输出完整代码:

import cv2 as cv # 引入CV模块
import numpy as np #引入numpy模块# 读取图片-直接转化灰度图
src = cv.imread('srcf.png') #读取图像
dst=src#输出图像#图像叠加
dst1=dst+dst #图像使用“+”叠加
dst2=cv.add(dst,dst) #图像使用“cv.add()函数”叠加#在屏幕展示效果
cv.imshow('srcdst', dst)  # 在屏幕展示效果
cv.imshow('srcdst1', dst1)  # 在屏幕展示效果
cv.imshow('srcdst2', dst2)  # 在屏幕展示效果#显示BGR值
print("dst像素数为[258,258]位置处的BGR=", dst[258, 258])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1像素数为[258,258]位置处的BGR=", dst1[258,258])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2像素数为[258,258]位置处的BGR=", dst2[258,258])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dst[100, 100])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1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dst1[100,100])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print("dst2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 dst2[100,100])  # 获取像素数为[100,100]位置处的BGR#保存图像
cv.imwrite('srcf-c-dst.png', dst)  # 保存图像
cv.imwrite('srcf-c-dst1.png', dst1)  # 保存图像
cv.imwrite('srcf-c-dst2.png', dst2)  # 保存图像cv.waitKey()  # 图像不会自动关闭
cv.destroyAllWindows()  # 释放所有窗口

代码运行后获得的图像效果为:

图6 图像使用“+”叠加-灰度图像

图7 图像使用“cv.add()函数”叠加-彩色图像

此时的特定像素点BGR值为:

图8 特定像素点BGR值-彩色图像

对像素点[258,258]和像素点[100,100]获得的原始图像dst对应的BGR和叠加后的图像dst1、dst2在该点对应的BGR分析可知:使用“+”叠加和“cv.add()函数”叠加的效果在本质上都是对该像素点的BGR值进行叠加,但对于使用“+”叠加,像素点BGR值超过255后会重新计数;使用和“cv.add()函数”叠加,像素点BGR值超过255后会直接截断为255。

图9 对比效果

【4】细节说明

如果相互叠加的两个图像原本对应的BGR值分别为BGR1和BGR2,使用“+”叠加时,重新计数的BGR=BGR1+BGR2-255-1。

【5】总结

掌握了python+opencv实现各个像素点BGR叠加的技巧。

http://www.lryc.cn/news/525179.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 MVC和Spring WebFlux的区别
  • Linux探秘坊-------4.进度条小程序
  • Llama 3:开源大模型的里程碑式突破
  • 计算机网络 (56)交互式音频/视频
  • STM32 GPIO工作模式
  • 自动化实现的思路变化
  • MongoDB的索引与聚合
  • Java菜鸟养成计划(java基础)--java运算符
  • 除了基本的事件绑定,鸿蒙的ArkUI
  • 0164__【GNU】gcc -O编译选项 -Og -O0 -O1 -O2 -O3 -Os
  • vue3组件传值具体使用
  • Web 音视频(二)在浏览器中解析视频
  • 江天科技主要产品销售单价下滑,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大幅下降
  • 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还有各大金融机构的分类,金融行业的组织
  • vue md5加密
  • 学习ASP.NET Core的身份认证(基于JwtBearer的身份认证7)
  • Ubuntu16.04 安装OpenCV4.5.4 避坑
  • DDD - 整洁架构_解决技术设计困局
  • Python自动化运维:一键掌控服务器的高效之道
  • 数论问题61一一各种进位制
  • Java开发提速秘籍:巧用Apache Commons Lang工具库
  • 使用sql查询excel内容
  • [Python学习日记-78] 基于 TCP 的 socket 开发项目 —— 模拟 SSH 远程执行命令
  • 电子应用设计方案101:智能家庭AI喝水杯系统设计
  • vue学习路线
  • (15)Chainlink Automation(定时任务) 详细介绍及用法
  • 从入门到精通:RabbitMQ的深度探索与实战应用
  • 基于微信小程序高校订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ssm+论文源码调试讲解
  • 【vitePress】基于github快速添加评论功能(giscus)
  • PID 控制算法(二):C 语言实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