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之旅:属性及其基本操作
上次分享到了,多线程中是是如何创建的,那么接下来,小编继续分享下多线程的相关知识。
多线程中的一些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属性 | 获取方法 |
ID | getId() |
名称 | getName() |
状态 | getState() |
优先级 | getPriority() |
是否后台线程 | isDemo() |
是否存活 | isAlive() |
是否被中断 | isInterrupted() |
那么其中这些属性名称有着什么意思呢?
ID:是线程唯一的标识,不同线程不会重复
这里是jvm自动分配的,不能手动设置
名称:是各种调试工具用到的东西,可以帮助调试和日志记录
Thread对象的身份标识
状态:表示线程当前所处的一个情况
一般初学听的更多是就绪/阻塞
后面详细介绍。
优先级:影响线程调度一个工具,理论上来说,优先级高的更容易被调度到
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会影响系统的调度,这里的影响有着多种因素:
操作系统调度算法、优先级映射……
后台线程:特殊类型的线程,主要是为程序提高服务和支持功能。
有着后台线程,那么也有着前台线程
那么又是前台线程呢?
前台线程也是一个特殊线程,默认创建的。
有个值得注意的,前台线程会影响jvm的退出,前台线程结束后,jvm才会退出。
后台线程是不会影响jvm的退出的。
存活:可以简单理解为,执行run方法是否结束了
线程中断:用于请求线程停止当前工作的一种机制。
ok,接下来以一个代码来演示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new Thread(()->{while (true){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start();//获取线程属性//获取IDSystem.out.println("ID:"+t.getId());//线程名字System.out.println("name:"+t.getName());//线程状态System.out.println("状态:"+t.getState());//线程优先级System.out.println("优先级:"+t.getPriority());//是否是后台线程System.out.println("前台/后台:"+t.isDaemon());//是否存活System.out.println("是否存活:"+t.isAlive());//是否被中断System.out.println("是否被中断:"+t.isInterrupted());}
在代码运行期间,截了以下的运行图:
从运行结果来看,ID被jvm自动分配为:22
name被jvm自动填充为Thread-0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main方法也是一个线程,还是个主线程,而且有着自己独属的名字
就直接命名为main
而后创建的线程从Thread-n开始(这是默认填充名字),n从0开始
状态则显示为TIMED_WAITING
这里简单介绍下这里的几种状态:
状态 | 含义 | 例子 |
NEW | 线程被创建但尚未启动 | 新买的车还没发动。 |
RUNNABLE | 线程正在执行或准备执行 | 车辆在路上行驶。 |
BLOCKED | 线程等待获取锁 | 等待电梯开门。 |
WAITING | 线程无限期等待另一个线程执行特定操作 | 在咖啡店等朋友,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到。 |
TIMED_WAITING | 线程等待一段时间后继续执行 | 在咖啡店等朋友,但只愿意等 10 分钟 |
TERMINATED | 线程已完成执行,不能再次启动 | 完成购物并离开商店。 |
从图中可以看到优先级为5
那么此时这个5是什么意思呢?
在Java的优先级中,优先级是一个整数值,范围到MIN_PRIORITY(1)->MAX_PRIORITY(10);
Thread.MIN_PRIORITY
: 最低优先级,值为 1。Thread.NORM_PRIORITY
: 默认优先级,值为 5。Thread.MAX_PRIORITY
: 最高优先级,值为 10。
接着看到是否存活,很显然,线程run方法执行的内容是死循环,所以是存在这个线程,即存活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是通过创建线程对象,任何才有通过对象,去创建线程。
那么此时,可能会出现Thread对象存在,但是线程是不存在的了(注意:是不会出现,线程存在,Thread对象不存在的)
比如:1.调用start之前,内核中,还没创建线程呢
2.线程中的run方法执行完毕了,内核中的线程自然就无了,但此时Thread对象,仍然存在
是否被中断,这里的中断内容,后续会讲到。
那么接下来讲讲这个线程的一些核心操作
一些核心操作
1.线程创建
这个前一篇文章已经讲述过了噢,那么接下来仅仅补充下
这个线程创建,即是调用这个start方法,那么值得注意的是,start方法不能启动多次,只能一次,
因为一个Thread对象,对应一个线程,在jvm中。
多次启动后的报错信息
还有就是,在线程中是可以启动其他线程的,也可以创建其他线程的
不只是在main方法中去创建线程。
2.线程的中断
即是一个线程结束
在java中,这个线程中断结束,是比较温柔的做法 ,假设B正在运行,那么此时,A想让B结束,
那么A就是想办法,把B的run() 方法运行完即可。
这里有一个简单直接的做法可以演示
public class Demo11 {private static boolean isQuit=false;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不能写在内部,因为我们下面创建线程任务是使用lambda表达式,写在内部涉及到变量捕获
// boolean isQuit=false;Thread t=new Thread(()->{while (!isQuit){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start();Thread.sleep(2000);//在这里影响t线程结束isQuit=true;System.out.println("t线程结束!");}
}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通过Thread.currentThread()获取到当前线程的实例,去判断下是否被中断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 t=new Thread(()->{//获取当前线程的引用Thread currentThread=Thread.currentThread();//默认为falsewhile (!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catch语句已执行!");break;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start();Thread.sleep(4000);//这里来控制t线程结束,调用后,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返回truet.interrupt();}
此时为什么会执行到catch语句的内容呢?
这是因为在主线程中呢,t.interrupt();会让这个中断标志设置为true,一开始为false。
那么此时t线程中的,sleep()正在休眠,此时会导致sleep()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此时呢,就会执行到catch语句代码
值得注意的是,sleep()唤醒后,又会重新设置这个中断标志位,即恢复默认情况
那么此时如若我们呢catch语句没有中断操作,除了它,它还是会继续打印hello world代码。
所以Interrupt方法能够设置标志位,也能唤醒sleep等阻塞方法
而且sleep方法唤醒后,又能清空标志位。
3.线程等待
我们之前讲到,这个操作系统针对多个线程的执行,是一个随机调度,抢占式执行的过程。
那么这个线程等待呢,就是确定两个线程的“结束顺序”
比如A线程中调用B.join(),那么这个意思就是让A线程等待B线程 先结束,然后再执行A线程的内容
这个join就是线程等待的关键字。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代码来演示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Thread t1=new Thread(()->{for(int i=0;i<4;i++){System.out.println("hello t1");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hread t2=new Thread(()->{for(int i=0;i<=4;i++){System.out.println("hello t2");try {Thread.sleep(1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e);}}});t1.start();t2.start();t1.join();t2.join();
所以运行结果中,可能会带着交替出现的效果。
由于是线程是随机调度的,所以打印结果,有可能使交替出现,也有可能不是。
这里我们使main主线程等待t1、t2线程
那么其实也可以t1等待t2线程,或者也可以t2等待t1,甚至多个线程进行等待
那么刚刚使用的这个是无参版本的,
那么此时这个join有可能就是会出现死等的情况,有时候往往不是一个好选择
所以java这里呢,提供了两个带参数的版本
public void join(long millis) | 等待线程结束,最多等待millis毫秒 |
public void join(long millis,int nanos) | 同理,但是提供的精度会更高 |
所以我们如若使用到这个带参数的版本,这样等预定的时间过后,就会执行其他任务了,而不是死等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