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Electron快速入门——跨平台桌面端应用开发框架

个人简介

👀个人主页: 前端杂货铺
🙋‍♂️学习方向: 主攻前端方向,正逐渐往全干发展
📃个人状态: 研发工程师,现效力于中国工业软件事业
🚀人生格言: 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推荐学习:🍍前端面试宝典 🎨100个小功能 🍉Vue2 🍋Vue3 🍓Vue2/3项目实战 🥝Node.js实战 🍒Three.js

🌕个人推广:每篇文章最下方都有加入方式,旨在交流学习&资源分享,快加入进来吧

文章目录

    • 前言
    • 快速入门 Electron
    • Electron 打包
    • 写在最后

前言

Electron 是一款应用广泛的 跨平台桌面应用 开发框架(使用 JavaScript、HTML 和 CSS 构建的)。

Electron 本质上是结合了 Chromium 和 Node.js 和 Native API(以二进制形式存在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 Elecreon 的基本使用。


快速入门 Electron

首先我们初始化项目,在编译器(如 vscode)的终端键入如下代码。

npm init

一路回车后,即可得到 package.json 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 Electron 官方文档的推荐,我们做出以下更改。

  • 添加描述信息为 electron test
  • 修改主程序入口为 main.js
  • 添加应用启动命令 electron .
  • 添加作者信息为 zahuopu
{"name": "electron-test","version": "1.0.0","description": "electron test","main": "main.js","scripts": {"start": "electron ."},"author": "zahuopu","license": "ISC"
}

做完以上修改后,我们再来安装 Electron。

npm install --save-dev electron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 Electron 实现文件的读写操作(文件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ages/index.css 中设置样式。

h1 {background-color: grey;color: orange;
}

pages/index.html 中引入样式和脚本,并添加一些按钮等信息。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meta charset="UTF-8"><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title>Document</title><link rel="stylesheet" href="index.css"><!-- self 表示仅允许从同源的资源加载;unsafe-inline 表示在HTML文档内使用内联样式;data: 表示允许使用 data: URI来嵌入图像 --><meta http-equiv="Content-Security-Policy" content="default-src 'self'; style-src 'self' 'unsafe-inline'; img-src 'self' data:;">
</head>
<body><h1>欢迎来到前端杂货铺,我们一起学习 Electron 开发。</h1><button id="btn">click me</button><hr><input id="input" type="text"><button id="btn2">写入hello.txt</button><hr><button id="btn3">读取hello.txt</button><script src="./render.js"></script>
</body>
</html>

main.js 为主进程,该进程在 Node.js 环境中运行。

  • 在主进程中我们添加 writeFile(写文件)和 readFile(读文件)的方法。
  • 使用 Electron 的 ipcMain 和 ipcRenderer 模块进行进程间通信(IPC)。
  • 要将消息从网页发送到主进程,可以使用 ipcMain.handle 设置主进程处理程序,然后公开一个调用 ipcRenderer.invoke 的函数以在预加载脚本中触发处理程序。

Tips:

  1. on 用于监听事件,当事件发生时执行特定的回调函数。
  2. handle 用于处理来自渲染进程的异步请求,并返回结果。
// 主进程
// app模块:控制应用的事件生命周期;BrowserWindow模块:用于创建和管理应用窗口。
const { app, BrowserWindow, ipcMain } = require('electron');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fs = require('fs');// 写入文件
function writeFile(event, data) {fs.writeFileSync('./hello.txt', data);
}// 读取文件
function readFile() {return fs.readFileSync('./hello.txt').toString();
}// 将 index.html 加载到新的 BrowserWindow 中
function createWindow() {const win = new BrowserWindow({width: 800, // 窗口宽度height: 600, // 窗口高度autoHideMenuBar: true, // 隐藏菜单栏webPreferences: {preload: path.resolve(__dirname, './preload.js')}})// 注册 file-save 事件,用于写文件ipcMain.on('file-save', writeFile);// 设置主进程处理程序 file-read,用于读文件ipcMain.handle('file-read', readFile);win.loadFile('./pages/index.html');
}// 浏览器窗口只能在 app 模块的 ready 事件被触发后创建
app.on('ready', () => {createWindow();app.on('activate', () => {// 当应用被激活时,若没有窗口则创建窗口if (BrowserWindow.getAllWindows().length === 0) {createWindow();}})
})// 当所有窗口被关闭时触发
app.on('window-all-closed', () => {// 不是 macOS,当所有窗口被关闭时退出(macOS关闭所有窗口时程序依旧存在)if (process.platform !== 'darwin') {app.quit();}
}) 

preload.js 预加载脚本中进行通信桥梁的搭建,用于 main.js 主进程 与 render.js 渲染进程的通信。

预加载脚本在网页加载到渲染器之前注入,类似于 Chrome 扩展的 内容脚本。要向渲染器添加需要特权访问的功能,可以通过 contextBridge API 定义 global 对象。

// 预加载脚本
const { contextBridge, ipcRenderer } = require('electron');contextBridge.exposeInMainWorld('myAPI', {version: process.version,// 触发主进程中注册的 file-save 事件,写文件saveFile: (data) => {ipcRenderer.send('file-save', data);},// 触发主进程的处理程序 file-readreadFile() {return ipcRenderer.invoke('file-read');}
})

render.js 渲染进程中添加鼠标点击事件,触发注册的事件和设置的处理程序。

// 渲染进程
const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const btn2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2');
const btn3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3');
const inpu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put');btn.onclick = () => {alert(myAPI.version);
}btn2.onclick = () => {myAPI.saveFile(input.value);
}btn3.onclick = async () => {const data = await myAPI.readFile();alert(data);
}

之后,在终端键入 npm start,即可得到窗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Electron 打包

electron 打包的方式有多种,经常使用的是借助 electron-builder 进行打包。

在终端键入 npm install electron-builder --save-dev 安装打包插件。

在 package.json 的 scripts 中添加 "build": "electron-builder"

"scripts": {"start": "electron .","build": "electron-builder"
},

electron-builder 将会根据我们在 package.json 中的配置来打包应用程序。例如,可以指定打包不同平台的应用程序:

"build": {"appId": "com.yourapp.id","productName": "YourAppName","directories": {"output": "build"},"files": ["dist/**/*","node_modules/**/*","main.js","index.html","package.json"],"win": {"target": "nsis"},"mac": {"target": "dmg"},"linux": {"target": ["AppImage","deb"]}
}

之后终端键入 npm run build 即可完成打包(ps:打包速度受硬件配置和网络的影响,有时可能需要科学上网才能成功打包)。

我使用 mac 打包成功后得到了如下的 dist 文件,打开 MacOS 文件夹下的可执行程序即可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令人震惊的是打包出来的应用体积竟然高达 236.3MB(仅写了不到100行代码)。


写在最后

Electron 是一个使用 JavaScript、HTML 和 CSS 构建桌面应用的框架。

其优点是它的跨平台性、简单易上手( 使用 JavaScript、HTML 和 CSS 即可打造)。

其缺点是打包体积过大(毕竟内置了Chromium)、性能一般、安全性一般等。

Electron 在 2013 年上线,十余年的时间也是逐渐健壮起来,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缺点,希望后续的 Electron 在不断的迭代过程中越来越成熟好用吧!

好啦,本篇文章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啦,祝你这篇文章阅读愉快,你下篇文章的阅读愉快留着我下篇文章再祝!


参考资料:

  1. Electron 中文网
  2. 禹神:一小时快速上手Electron,前端Electron开发教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517883.html

相关文章:

  • Delphi+SQL Server实现的(GUI)户籍管理系统
  • 【JavaEE进阶】获取Cookie/Session
  • 在macOS上安装Flutter和环境配置
  • 【电子通识】PWM驱动让有刷直流电机恒流工作
  • Maven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如何安装?
  • maven如何从外部导包
  • 如何在 Hive SQL 中处理复杂的数据类型?
  • 数据结构:DisjointSet
  • 中国省级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合理化数据测算(2000-2023年)
  • Nginx不使用域名如何配置证书
  • Perturbed-Attention Guidance(PAG) 笔记
  • 自动驾驶控制与规划——Project 6: A* Route Planning
  • 通俗易懂之线性回归时序预测PyTorch实践
  • [离线数仓] 总结二、Hive数仓分层开发
  • 页面顶部导航栏(Navbar)的功能(Navbar/index.vue)
  • thinnkphp5.1和 thinkphp6以及nginx,apache 解决跨域问题
  • vue2新增删除
  • 测试ip端口-telnet开启与使用
  • Python爬虫基础——XPath表达式
  • ansible-性能优化
  • 高等数学学习笔记 ☞ 一元函数微分的基础知识
  • 前后端实现防抖节流实现
  • 【笔记】算法记录
  • 【网络云SRE运维开发】2025第2周-每日【2025/01/08】小测-【第8章 STP生成树协议】理论和实操解析
  • git push -f 指定分支
  • CTF知识点总结(二)
  • 解决Edge打开PDF总是没有焦点
  • 69.基于SpringBoot + Vue实现的前后端分离-家乡特色推荐系统(项目 + 论文PPT)
  •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DETR网络
  • 《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中的SLAM技术》ch1: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