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语言冒泡排序教程简介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因其工作原理像气泡一样逐渐上浮而得名。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轮一轮地比较相邻的元素,将较大的元素逐步“冒泡”到数组的尾部。

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冒泡排序的基本概念,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冒泡排序,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一、冒泡排序的原理

冒泡排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多次遍历数组,将较大的元素逐步交换到数组的末端。每一轮遍历都会将一个最大的元素“冒泡”到正确的位置。

假设我们有一个数组 [5, 3, 8, 4, 2],冒泡排序的过程如下:

  1. 第一轮遍历:

    • 比较 53,因为 5 > 3,交换它们。
    • 比较 58,无需交换。
    • 比较 84,因为 8 > 4,交换它们。
    • 比较 82,因为 8 > 2,交换它们。

    第一轮之后,数组变成:[3, 5, 4, 2, 8]。此时,最大值 8 已经排好位置。

  2. 第二轮遍历:

    • 比较 35,无需交换。
    • 比较 54,因为 5 > 4,交换它们。
    • 比较 52,因为 5 > 2,交换它们。

    第二轮之后,数组变成:[3, 4, 2, 5, 8]。最大值 5 已经排好位置。

  3. 第三轮遍历:

    • 比较 34,无需交换。
    • 比较 42,因为 4 > 2,交换它们。

    第三轮之后,数组变成:[3, 2, 4, 5, 8]。最大值 4 已经排好位置。

  4. 第四轮遍历:

    • 比较 32,因为 3 > 2,交换它们。

    第四轮之后,数组变成:[2, 3, 4, 5, 8]。此时,所有元素已经按升序排列。


二、冒泡排序的代码实现

现在,让我们通过C语言代码来实现冒泡排序。

#include <stdio.h>// 冒泡排序函数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外层循环控制总的轮数for (int i = 0; i < n - 1; i++) {// 内层循环进行相邻元素的比较与交换for (int j = 0; j < n - 1 - i; j++)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元素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
}// 输出数组
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 {printf("%d ", arr[i]);}printf("\n");
}int main() {int arr[] = {5, 3, 8, 4, 2};  // 初始化数组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 计算数组元素个数printf("排序前的数组: ");printArray(arr, n);  // 输出排序前的数组bubbleSort(arr, n);  // 调用冒泡排序函数printf("排序后的数组: ");printArray(arr, n);  //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return 0;
}

三、代码分析

  1. bubbleSort函数

    • 外层循环控制冒泡的轮数,每一轮都会将一个最大的元素“冒泡”到正确的位置。
    • 内层循环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 注意:内层循环的次数随着外层循环的进行逐渐减少,因为每轮排序之后,最大的元素已经排好位置。
  2. printArray函数

    • 用于输出数组中的元素,帮助我们查看排序前后的数组状态。
  3. main函数

    • 创建一个数组,并初始化。
    • 输出排序前的数组。
    • 调用bubbleSort函数进行排序。
    • 输出排序后的数组。

四、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 O(n²),其中 n 是数组的长度。由于冒泡排序需要进行两层嵌套循环:外层循环进行 n - 1 次遍历,内层循环最多进行 n - i 次比较和交换。

  • 最好情况:如果数组已经是有序的,冒泡排序仍然会进行 n - 1 轮遍历。此时,时间复杂度为 O(n),但这是一个理想情况。
  • 最坏情况:如果数组是逆序排列的,每一轮遍历都需要交换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n²)。
  • 平均情况:大部分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 O(n²)。

五、冒泡排序的优缺点

优点:
  • 简单易懂: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之一,非常适合初学者理解。
  • 原地排序: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只需常数空间。
缺点:
  • 效率低下:时间复杂度较高,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
  • 交换次数多:在排序过程中频繁交换元素,可能会消耗较多的时间。

六、总结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适合小规模数据的排序。当数据量较大时,冒泡排序的效率较低,通常不推荐使用。在实际开发中,我们更常使用其他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或归并排序。

希望通过这篇博客,大家能够掌握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式,并能在实际编程中灵活运用。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疑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http://www.lryc.cn/news/516032.html

相关文章:

  • Fabric链码部署测试
  • k620老显卡,装cuda.等。
  • 网站常用功能模块-鉴权
  • 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2路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 FQ-GAN代码解析
  • 如何恢复已删除的 Telegram 消息 [iOSamp;Android]
  • asp.net core中的 Cookie 和 Session
  • Python实现一个简单的 HTTP echo 服务器
  • Ruby 中文编码
  • 淘金优化算法的信息共享与更新机制改进
  • Python中的ast.literal_eval:安全地解析字符串为Python对象
  • 【AI数学基础】线性代数:内积和范数
  • Go语言的 的泛型(Generics)核心知识
  • C++vector
  • 如何配置【Docker镜像】加速器+【Docker镜像】的使用
  • Docker--Docker Network(网络)
  • Vue项目中生成node_modules文件夹的两种常用方法及npm优势
  • 如何在 Ubuntu 22.04 上安装 Cassandra NoSQL 数据库教程
  • leetcode 面试经典 150 题:轮转数组
  • 如何在 Mac 上轻松恢复语音备忘录
  • C++ 基础概念: 未定义行为(Undefined Behavior)
  • Rad Studio 11.3 Alexandria 3236a(DELPHI 11.3)官方ISO/百度云盘 下载地址
  • vue3-watchEffect异步依赖收集
  • 微信小程序中 “页面” 和 “非页面” 的区别
  • 【蓝桥杯】43709.机器人繁殖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分类-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
  • R shiny app | 网页应用 空格分隔的文本文件在线转csv
  • 三天速成微服务
  • 【踩坑记录】uni-app 微信小程序调试不更新问题解决指南
  • 【Adobe Acrobat PDF】Acrobat failed to connect to a DDE server.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