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PTist】网格线、对齐线、标尺

前言:本篇文章介绍辅助我们摆放元素位置的几个功能

一、网格线功能

网格线主要是用来辅助我们对齐元素的,右键可以选择使用哪种网格线,以及关闭和打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显示效果就是图中的这种效果。但是强迫症有点难受,它底部没对齐啊啊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行,我要把它改成对齐的!
猜测目前的网格线设置的是固定值。
然后咱们先全局搜索一下“网格线”,发现了这里的定义
src/store/main.ts

gridLineSize: number  // 网格线尺寸(0表示不显示网格线)

网格线这个组件是 src/views/Editor/Canvas/GridLines.vue,其中就两个方法,一个计算网格线颜色的,避免网格线颜色和底色太接近看不清;另一个是计算网格路径的。网格线使用过 path 标签渲染出来的,我们来看一下网格路径的计算方法

const { canvasScale, gridLineSize } = storeToRefs(useMainStore())
// 网格路径
const path = computed(() => {const maxX = VIEWPORT_SIZEconst maxY = VIEWPORT_SIZE * viewportRatio.valuelet p = ''for (let i = 0; i <= Math.floor(maxY / gridLineSize.value); i++) {p += `M0 ${i * gridLineSize.value} L${maxX} ${i * gridLineSize.value} `}for (let i = 0; i <= Math.floor(maxX / gridLineSize.value); i++) {p += `M${i * gridLineSize.value} 0 L${i * gridLineSize.value} ${maxY} `}return p
})

以及页面中的这个网格线组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里面的线条数据,只有一个不是整数,所以 562.5 应该就是最后一行的纵坐标,不过最后一行应该也是50的倍数,所以应该是下边框上还有一条线
话说好像不能让底部对齐,因为网格得是正方形,好吧,那我还是忍忍吧。
然后还有一个相关的组件 src/views/Editor/Canvas/index.vue,里面有右键菜单。可以看到,设置网格线尺寸的方法是 mainStore.setGridLineSize(50)
这个方法在 src/store/main.ts

setGridLineSize(size: number) {this.gridLineSize = size
},

二、对齐线

对齐线就是这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齐线的定义在这里 src/views/Editor/Canvas/AlignmentLine.vue
控制对齐线的显示的属性有四个:
type: 'vertical' | 'horizontal' 控制方向
lefttop 控制位置
sizeStyle ,如果是竖向就有 height 值,如果是横向就有 width 值表示长度。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组件的父组件在哪里,以及是怎么从父组件获取 props
是在 src/views/Editor/Canvas/index.vue 文件中
其中的 .viewport-wrapper 是覆盖整个编辑区域的框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的对齐线是通过 v-for 渲染的数组

<AlignmentLine v-for="(line, index) in alignmentLines" :key="index" :type="line.type" :axis="line.axis" :length="line.length":canvasScale="canvasScale"
/>

数据 alignmentLines 的修改依赖于两个方法

const { dragElement } = useDragElement(elementList, alignmentLines, canvasScale)
const { scaleElement, scaleMultiElement } = useScaleElement(elementList, alignmentLines, canvasScale)

看方法名就是拖拽和缩放元素的时候会更新
这个写法比较少见,没有通过一个方法返回 alignmentLines 更新后的值,而是在方法里面直接修改了 alignmentLines
然后我们会发现代码的组织性真的很好,这些钩子函数在另外的文件中维护,并且方法名很明确。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方法好复杂,各种计算的。
简单看一下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还有多条的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标尺

标尺就是这个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跟缩放行为有关,中间顶部 500 的位置和左侧 300 的位置是固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还有如果选中一个元素的话,标尺的对应坐标会高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的父组件跟上面的对齐线的父组件是同一个
src/views/Editor/Canvas/index.vue

<Ruler :viewportStyles="viewportStyles" :elementList="elementList" v-if="showRuler" />

showRuler 通过右键菜单控制标尺的开关。

const { dragViewport, viewportStyles } = useViewportSize(canvasRef)
const elementList = ref<PPTElement[]>([])
const setLocalElementList = () => {elementList.value = currentSlide.value ? JSON.parse(JSON.stringify(currentSlide.value.elements)) : []
}
watchEffect(setLocalElementList)
// 开关标尺
const toggleRuler = () => {mainStore.setRulerState(!showRuler.value)
}

标尺组件在这里 src/views/Editor/Canvas/Ruler.vue
根元素下有两个元素,一个是 .h,表示顶部的标尺; 一个是 .v,表示左侧的标尺
先看下动态添加的类名是啥意思:class="{ 'hide': markerSize < 36, 'omit': markerSize < 72 }"

const markerSize = computed(() => {return props.viewportStyles.width * canvasScale.value / 10
})

就是缩放值小于72的时候,中间的这个小齿齿会隐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缩放值小于 36 的时候,数字会隐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的高亮是这个元素

<div class="range" v-if="elementListRange":style="{left: elementListRange.minX * canvasScale + 'px',width: (elementListRange.maxX - elementListRange.minX) * canvasScale + 'px',}"
></div>
const { canvasScale, activeElementIdList } = storeToRefs(useMainStore())
watchEffect(() => {const els = props.elementList.filter(el => activeElementIdList.value.includes(el.id))if (!els.length) return elementListRange.value = nullelementListRange.value = getElementListRange(els)
})

activeElementIdList 是公用的数据,通过 src/store/main.ts 中的下面的方法修改

// 设置选中元素列表
setActiveElementIdList(activeElementIdList: string[]) {if (activeElementIdList.length === 1) this.handleElementId = activeElementIdList[0]else this.handleElementId = ''this.activeElementIdList = activeElementIdList
},

然后各种地方都可能会用到,包括组合元素、鼠标选中、切换页面(清空)等等。

计算元素的范围 getElementListRange 也是一个公用的方法,在这个文件中 src/utils/element.ts,大致就是找选中的元素的所有的位置,取最边缘的位置,作为包含所有的选中元素的范围。

http://www.lryc.cn/news/509786.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3218. 切蛋糕的最小总开销 I
  • ECCV-2024 | 指令不够用、大模型来生成!BEVInstructor:基于BEV感知和大模型的视觉语言导航指令生成
  • 【UE5.3.2 】引擎中安装RiderLink插件
  • 【HarmonyOS 5.0】第十二篇-ArkUI公共属性(一)
  • 京准电钟解读,NTP网络授时服务器如何提升DCS系统效率
  • 4.银河麒麟V10(ARM) 离线安装 MySQL
  • Redis四种模式在Spring Boot框架下的配置
  • Golang的性能监控指标
  • 基于GAN和DenseNett组合的调制信号分类网络(源码)
  • uniapp 项目基础搭建(vue2)
  • 中关村科金外呼机器人智能沟通破解营销难题
  • 【Linux】处理用户输入
  • flask后端开发(1):第一个Flask项目
  • Highcharts 饼图:数据可视化利器
  • 黑马商城项目—服务注册、服务发现
  • 【ES6复习笔记】Map(14)
  • 15-makefile
  • yii2 手动添加 phpoffice\phpexcel
  • 使用 AI 辅助开发一个开源 IP 信息查询工具:一
  • HNUST-数据分析技术课堂实验
  • P3456 [POI2007] GRZ-Ridges and Valleys BFS-连通块思想
  • WhisperKit: Android 端测试 Whisper -- Android手机(Qualcomm GPU)部署音频大模型
  • Clickhouse(Centos)
  • Yolo11改进策略:Block改进|使用FastVit的RepMixerBlock改进Yolo11,重参数重构助力Yolo11涨点(全网首发)
  • 微信小程序-基于Vant Weapp UI 组件库的Area 省市区选择
  • NIO(New IO)和BIO(Blocking IO)的区别
  • ROS1入门教程6:复杂行为处理
  • 碰撞检测算法之闵可夫斯基差集法(Minkowski Difference)
  • 【唐叔学算法】第18天:解密选择排序的双重魅力-直接选择排序与堆排序的Java实现及性能剖析
  • 2008-2020年各省技术服务水平相关指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