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ocket UDP 环路回显的服务端

基于socket通讯的方式,无论用http或者udp或者自定义的协议,程序结构都是类似的。这个以UDP协议为例简要说明。

#include <stdio.h> // 标准输入输出库
#include <sys/types.h> // 提供了一些数据类型,如ssize_t
#include <sys/socket.h> // 提供socket编程的接口
#include <netinet/in.h> // 提供IPv4和IPv6地址的结构体定义
#include <arpa/inet.h> // 提供网络地址转换的函数,如inet_pton和inet_ntop(注意:这里应该是<arpa/inet.h>的拼写错误,正确的是<arpa/inet.h>,但您已经写对了)
#include <unistd.h> // 提供对POSIX操作系统API的访问,如close函数
#include <stdlib.h> // 标准库,提供内存分配、程序退出等函数
#include <sys/stat.h> // 提供对文件状态的操作,本程序中未使用
#include <fcntl.h> // 提供对文件控制的操作,如文件描述符的设置,本程序中未使用
#include <string.h> // 提供字符串处理的函数,如bzero#define N 64 // 定义缓冲区的大小int main(int argc, char const *argv[]) // 程序的主入口
{int sockfd; // 声明socket文件描述符sockfd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0); // 创建一个UDP socketif(sockfd < 0) // 检查socket是否创建成功{perror("sock err"); // 如果创建失败,打印错误信息return -1; // 并返回-1表示错误}// 绑定套接字(ip+port)struct sockaddr_in addr; // 声明一个IPv4地址的结构体addr.sin_family = AF_INET; // 设置地址族为IPv4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 将命令行参数转换为整数,并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后设置为端口号// 自动绑定所有的本机网卡的地址addr.sin_addr.s_addr = INADDR_ANY; // 设置IP地址为INADDR_ANY,表示绑定到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int addrlen = sizeof(addr); // 获取地址结构体的长度if(bind(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 addrlen) < 0) // 绑定socket到指定的地址和端口{perror("bind err"); // 如果绑定失败,打印错误信息return -1; // 并返回-1表示错误}ssize_t len; // 声明一个变量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长度char buf[N] = {0}; // 声明并初始化一个缓冲区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 声明一个结构体来存储客户端的地址信息// cliaddr接收客户端的地址while (1) // 进入一个无限循环来等待客户端的数据{bzero(buf, N); // 清空缓冲区len = recvfrom(sockfd, buf, N, 0,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addrlen); // 从socket接收数据if(len > 0) // 如果成功接收到数据{printf("recv data=%s\n", buf); // 打印接收到的数据sendto(sockfd, buf, len, 0, (struct sockaddr *)&cliaddr, addrlen); // 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回客户端(注意:这里应该使用len而不是N)}}// 关闭socket(注意:由于有无限循环,这行代码实际上永远不会被执行)close(sockfd); // 关闭socket以释放资源return 0; // 程序正常结束
}

程序功能

这个程序实现了一个简单的UDP服务器,它监听一个指定的端口,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原封不动地发送回客户端(回显服务器)。

程序结构

  1. 初始化:创建socket,设置地址和端口,绑定socket。
  2. 接收数据: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等待并接收来自客户端的数据。
  3. 处理数据:打印接收到的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回客户端。
  4. 关闭socket(实际上不会被执行):在循环结束后关闭socket。

UDP发送和接收函数的参数

  • recvfrom()函数:
    • sockfd:socket文件描述符。
    • buf:指向存储接收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
    • len:缓冲区的大小。
    • flags:标志位,通常设置为0。
    • src_addr:指向存储发送方地址信息的结构体的指针。
    • addrlen:指向存储地址结构体长度的变量的指针。
  • sendto()函数:
    • sockfd:socket文件描述符。
    • buf:指向要发送的数据的缓冲区的指针。
    • len:要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注意:这里应该使用实际接收到的数据长度,而不是缓冲区的大小)。
    • flags:标志位,通常设置为0。
    • dest_addr:指向存储接收方地址信息的结构体的指针。
    • addrlen:地址结构体的长度。

其中:

sockaddr_in 结构体在 IPv4 网络编程中用于表示一个 Internet 地址。这个结构体定义在 <netinet/in.h> 头文件中(在 POSIX 兼容的系统中),并且它通常用于 bind()connect()sendto()recvfrom() 等网络相关的系统调用中,以指定或接收网络地址信息。

 sockaddr_in 结构体的定义:

struct sockaddr_in {sa_family_t    sin_family; // 地址族,对于 IPv4 来说是 AF_INETuint16_t       sin_port;   // 端口号,使用网络字节序(大端模式)struct in_addr sin_addr;   // IPv4 地址,也使用网络字节序// 在某些实现中,可能有一个用于填充的数组,以确保结构体大小与 sockaddr 一致// char        sin_zero[8]; // 这通常用于保持结构体大小的一致性,但现代代码通常不直接使用它
};
  • sin_family:这是一个 sa_family_t 类型的字段,用于指定地址族。对于 IPv4 地址,它应该被设置为 AF_INET

  • sin_port:这是一个 uint16_t 类型的字段,用于指定端口号。端口号应该以网络字节序(大端模式)存储,这通常意味着在将主机字节序(小端模式或大端模式,取决于具体的系统架构)的端口号传递给网络之前,需要使用 htons() 函数进行转换。

  • sin_addr:这是一个 struct in_addr 类型的字段,它包含了一个 IPv4 地址。IPv4 地址也应该以网络字节序存储。struct in_addr 通常定义为一个包含单个 uint32_t 类型字段 s_addr 的结构体,用于存储 32 位的 IPv4 地址。

  • sin_zero:在某些实现中,sockaddr_in 结构体可能包含一个名为 sin_zero 的字符数组字段,用于填充,以确保结构体的大小与更通用的 sockaddr 结构体一致。然而,在现代的网络编程实践中,这个字段通常不被直接使用,而且可能在一些实现中根本不存在。如果你的系统定义中包含了这个字段,你通常不需要关心它,只需要确保在初始化 sockaddr_in 结构体时将其清零(尽管这通常不是必需的,因为系统调用通常只关心 sin_familysin_port, 和 sin_addr 字段)。

在使用 sockaddr_in 结构体时,你需要确保正确地设置 sin_familysin_port, 和 sin_addr 字段,并且如果 sin_zero 字段存在,也最好将其清零(尽管这通常不是错误源)。然后,你可以将这个结构体的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网络相关的系统调用。

 

http://www.lryc.cn/news/501452.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ssm车辆违章信息管理系统Java代码web项目汽车违章处罚源码
  • 5G模组AT命令脚本-关闭模组的IP过滤功能
  • STM32:实现ping命令(lwip)
  • nvm安装指定版本显示不存在及nvm ls-remote 列表只出现 iojs 而没有 node.js 解决办法
  • Spring Boot 中 WebClient 的实践详解
  • 在GITHUB上传本地文件指南(详细图文版)
  • 【大模型系列篇】LLaMA-Factory大模型微调实践 - 从零开始
  • 30天学会Go--第7天 GO语言 Redis 学习与实践
  • java 使用JSqlParser和CCJSqlParser 解析sql
  • 基于spring boot的高校专业实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OpenCV相机标定与3D重建(11)机器人世界手眼标定函数calibrateRobotWorldHandEye()的使用
  • 计算机网络ENSP课设--三层架构企业网络
  • 【openwrt】openwrt-21.02 基于IP地址使用ipset实现策略路由操作说明
  • Git:常用命令
  • 【2025最新版】搭建个人博客教程
  • 微信小程序实现联动删除输入验证码框
  • 数据库中decimal、float 和 double区别
  • 网络编程01
  • el-dialog修改其样式不生效加deep也没用
  • 三天精通一算法之快速排序
  • 互联网、物联网的相关标准
  • Linux题库及答案
  • Android 镜像模式和扩展模式区别探讨-Android14
  • 深度学习笔记之BERT(五)TinyBERT
  • 【时间序列预测】基于PyTorch实现CNN_BiLSTM算法
  • 联想Y7000 2024版本笔记本 RTX4060安装ubuntu22.04双系统及深度学习环境配置
  • VuePress学习
  • 一次“okhttp访问间隔60秒,提示unexpected end of stream“的问题排查过程
  • SQL最佳实践:避免使用COUNT=0
  • PG与ORACLE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