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glibc: 频繁调用new/delete会不会导致内存的碎片

最近同事问了一个问题:频繁调用new/delete会不会导致内存的碎片。
下面是我想到的一些回答,
glibc的内存处理机制,是在释放的时候会自动将小块内存整合成大块内存,为接下来满足大块的需求的可能。而且程序也不是一直占着内存不释放(如果是一直不释放,要考虑是不是内存泄漏),这个和磁盘的碎片化还有些不一样,因为文件的存储时间长的多。所以在大量小文件存在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碎片空闲区域被浪费。
而且每个程序对空间的申请量大多是有固定的模式,比如程序里的某个结构体的大小,固定就是10K,那就有了固定模式申请10K,释放10K,这个内存可以被重复利用。
所以应该不会产生太多的碎片。

除非是程序接受外部的消息,遭受到不定长度消息的大量恶意攻击?而且程序的抵抗机制比较弱,还一直占着内存不释放。

chatGPT的回复:
在 Linux 系统中,使用 glibc 的内存分配器时,频繁调用 new 和 delete 的确可能导致内存碎片的产生。以下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为什么会产生内存碎片?

  1. 小块内存频繁分配和释放

new 和 delete 底层依赖于 glibc 的 malloc 和 free。当程序频繁分配和释放不同大小的内存块时,某些内存块可能无法再次利用,导致内存碎片。
例如:申

http://www.lryc.cn/news/501272.html

相关文章:

  • 量子变分算法---损失函数
  • 计算机的性能评估
  • 大数据之国产数据库_OceanBase数据库002_在centos7.9上_安装部署OceanBase001_踩坑指南_亲测可用
  • 【ETCD】【源码阅读】深入解析 EtcdServer.run 函数
  • springboot/ssm校内订餐系统Java代码web项目美食外卖点餐配送源码
  • floodfill算法
  • 【JAVA】六亮增加贴
  • git提交时出现merge branch main of xxx
  • lstm 输入数据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他有两种输入方式,通过参数 batch_first来设置 默认是False
  • Apache Doris 数据类型
  • 编译问题 fatal error: rpc/rpc.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linux 安装composer
  • 数据库公共字段自动填充的三种实现方案
  • 《MySQL 入门:数据库世界的第一扇门》
  • Qt之第三方库QCustomPlot使用(二)
  • JAVA-类与继承
  • SSH连接报错,Corrupted MAC on input 解决方法
  • 【C++】8___继承
  • C# 中的异常处理:构建健壮和可靠的程序
  • 基于智能合约的医院凭证共享中心路径探析
  • vba学习系列(9)--按需求计数单元格数量
  • scale index的计算
  • 鸿蒙实现Web组件开发
  • Linux——linux系统移植
  • 工业摄像头应对复杂环境的策略与解决方案
  • 重生之我在异世界学编程之C语言:深入动态内存管理篇
  • 【经典论文阅读】Latent Diffusion Models(LDM)
  • 智能指针中的weak_ptr(弱引用智能指针)
  • 【电子通识】机电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的区别
  • 工业异常检测-CVPR2024-新的3D异常数据合成办法和自监督网络IM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