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网络接口配置

在 Linux 中,网络接口配置文件用于控制系统中的软件网络接口,并通过接口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控制。当系统启动时,系统通过这些接口配置文件决定启动哪些接口,以及如此对这些接口进行配置.

在 Linux 中,网络接口配置文件用于控制系统中的软件网络接口,并通过这些接口实现对网络设备的控制。当系统启动时,系统通过这些接口配置文件决定启动哪些接口,以及如何对这些接口进行配置.接口配置文件的名称通常类似于 ifcfg-〈name〉,其中 〈name> 与配置文件所控制的设备的名称相关。

在所有的网络接口中,我们日常中最常用到的接口类型就是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接口

在所有的网络配置文件中,最常用的就是 ifcfg—eth0,因为它是系统中第一块网卡的配置文件.如果系统中有多块网卡,ifcfg—eth 后面的数字就会依次递增。正因为每个设备都有对应的一个配置文件,因此管理员也能够单独地控制每一个设备。

以下是一个 ifcfg-eth0 配置文件的示例,在配置中已经为网卡设置好了 IP 地址。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NETWORK=10。0.1.0
NETMASK=255。255.255。0
IPADDR=10.0.1。27
USERCTL=no  // 是否允许非root用户控制网卡

在接口配置文件中,选项之间存在着一些关联,如果不像上例中那样使用固定 IP,使用 DHCP 获取 IP 地址的配置文件又会不一样。以下就是将网卡配置成通过 DHCP 获取 IP 地址的配置: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使用网络管理工具(system—config—network) 对网络接口文件进行更改是比较方便的一种方式,但通过学习手动更改配置文件,能够更好的在各种 Linux 发行版中执行网络配置的工作。
有关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下一章翻译文档 - 《Fedora/Linux 网络配置工具》

下面是以太网接口配置文件中常用的一些选项:

BOOTPROTO=<protocol>

〈protocol> 的值能够是以下几种:

  • none - 不指定启用协议
  • bootp — 使用 BOOTP 协议
  • dhcp — 使用 DHCP 协议

BROADCAST=〈address〉

<address〉 表示广播地址。ifcalc 程序会自动计算这个地址,不推荐手动对它进行配置。

DEVICE=<name〉

<name> 表示物理设备的名称 ,对于动态寻址的 PPP 设备则是指它的逻辑名称。

DNS{1,2}=<adderss〉

〈address〉 表示名称服务器的 IP 地址。如果 PEERDNS 选项被设置为 yes,这里设置的 IP 地址将会替代 /etc/resolv.conf 中的设置

IPADDR=<address>

<address> 的值就是分配给网卡的 IP 地址

NETMASK=〈mask>

<mask〉 表示子网掩码

GATEWAY=〈address>

〈address> 的值为路由器或其它网关设备的 IP 地址

NETWORK=<address〉

<address〉 表示网络地址,ifcalc 程序会自动计算这个地址,不推荐手动对它进行配置。

ONBOOT=〈yes|no〉

  • yes - 系统启动时激活设备
  • no — 系统启动时不激活设备

PEERDNS=<yes|no>

  • yes - 使用 DNS 选项的值替代 /etc/resolv.conf 中的配置。如果使用 DHCP,yes 则为这个选项的默认
  • no — 不更改 /etc/resolv。conf 中的配置

USERCTL=<yes|no〉

  • yes - 允许非 root 用户控制这个设备
  • no — 不允许非 root 用户控制这个设备

以上是有关以太网配置的常用选项,更多配置选项请参考《Linux 以太网接口配置

网络配置文件

在开始对 Linux 进行网络配置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与网络配置相关的一些主要配置文件。了解这些配置文件如何控制和影响网络,对你自定义 Fedora 系统的网络非常有帮助.

在开始对 Linux 进行网络配置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与网络配置相关的一些主要配置文件。了解这些配置文件如何控制和影响网络,对你自定义 Fedora/Linux 系统的网络非常有帮助.

http://www.lryc.cn/news/501218.html

相关文章:

  • 【从零开始入门unity游戏开发之——C#篇01】理论开篇
  • ABAP开发-批量导入BAPI和BDC_1
  • RabbitMQ七种工作模式之 RPC通信模式, 发布确认模式
  •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整体二分
  • PostgreSQL的一主一从集群搭建部署 (同步)
  • ios逆向某新闻 md5+aes
  • grpc的负载均衡
  • 提升搜索体验!—— 推出 Elastic Rerank 模型(技术预览版)
  • 【51单片机】程序实验1112.外部中断-定时器中断
  • webrtc-java:引领Java进入实时通信新时代
  • TongWeb7-东方通快速使用手册
  • JVM内存区块
  • C语言单元总结
  • 通过PS和Unity制作2D动画之一:创建形象
  • Notable是一款优秀开源免费的Markdown编辑器
  • 基于MFC绘制门电路
  • C—指针初阶(2)
  • Linux 基础环境的开发工具以及使用(下)
  • constexpr、const和 #define 的比较
  • 期末复习-Hadoop综合复习
  • 禁用SAP Hana错误密码锁定用户功能
  • Ubuntu 22.04加Windows AD域
  • qt实现窗口的动态切换
  • 第十七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职组“网络安全”赛项资源任务书样题②
  • 【Vulkan入门】09-CreateFrameBuffer
  • FPGA设计-Vivado的Off-Chip Termination设置问题
  • GC常见垃圾回收算法,JVM分代模型
  • 面试题整理(三)
  • 可视化建模以及UML期末复习----做题篇
  • PostGIS分区表学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