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16、鸿蒙学习——Visibility与(if...else)该如何选择

在鸿蒙中我们如果要控制一个组件的显示与隐藏可以设置组件的Visibility属性,也可使用(if...else)条件控制,具体我们该选择哪个?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1、Visibility

名称描述
Hidden隐藏,但参与布局进行占位。
Visible显示。
None隐藏,但不参与布局,不进行占位。
// xxx.ets
@Entry
@Component
struct VisibilityExample {build() {Column() {Column() {// 隐藏不参与占位Text('None').fontSize(9).width('90%').fontColor(0xCCCCCC)Row().visibility(Visibility.None).width('90%').height(80).backgroundColor(0xAFEEEE)// 隐藏参与占位Text('Hidden').fontSize(9).width('90%').fontColor(0xCCCCCC)Row().visibility(Visibility.Hidden).width('90%').height(80).backgroundColor(0xAFEEEE)// 正常显示,组件默认的显示模式Text('Visible').fontSize(9).width('90%').fontColor(0xCCCCCC)Row().visibility(Visibility.Visible).width('90%').height(80).backgroundColor(0xAFEEEE)}.width('90%').border({ width: 1 })}.width('100%').margin({ top: 5 })}
}

 2、if...else

if语句的每个分支都包含一个构建函数。此类构建函数必须创建一个或多个子组件。在初始渲染时,if语句会执行构建函数,并将生成的子组件添加到其父组件中。

每当if或else if条件语句中使用的状态变量发生变化时,条件语句都会更新并重新评估新的条件值。如果条件值评估发生了变化,这意味着需要构建另一个条件分支。此时ArkUI框架将:

  • 删除所有以前渲染的(早期分支的)组件。
  • 执行新分支的构造函数,将生成的子组件添加到其父组件中。

二者区别

通过if进行条件渲染,其作用方式是满足条件时创建、未满足条件时销毁组件:- 只有在满足条件时,组件才会被创建。 - 条件不满足时,组件会被销毁,不会挂载在组件树上。

通过visibility进行显隐控制,根据参数值,控制当前组件显示或隐藏: - 初始时,无论是否显示,组件都会被创建。 - 隐藏时,组件不会被销毁,会继续挂载在组件树上,只是状态为不可见。

如何选择

1、关于if条件渲染或visibility显隐控制,实现组件的展示和隐藏状态的切换,两者的优势场景分别如下: 显隐控制的优势场景: - 如果组件动效占用较多、频繁地在展示和隐藏间切换时,建议使用显隐控制替代条件渲染,以避免组件的频繁创建与销毁,提升性能。详细使用场景,请参考《[优化布局性能](zh-cn/application-dev/performance/reduce-view-nesting-levels.md · OpenHarmony/docs - Gitee.com)》。

2、条件渲染的优势场景: - 在应用冷启动阶段,应用加载绘制首页时,如果组件初始不需要显示,建议使用条件渲染替代显隐控制,以减少渲染时间,加快启动速度。详细使用场景,请参考《[应用冷启动与加载绘制首页](zh-cn/application-dev/performance/reduce-redundant-operations-when-render-first-frame.md · OpenHarmony/docs - Gitee.com)》。

3、如果组件动效占用较少或无动效、不会较频繁地在展示和隐藏间切换,或者大部分时间不需要显示,建议使用条件渲染替代显隐控制,以减少界面复杂度、减少嵌套层次,提升性能。 - 如果被控制的组件所占内存庞大,开发者优先考虑内存时,建议使用条件渲染替代显隐控制,以即时销毁不需要显示的组件,节省内存。

4、针对反复切换条件渲染的控制分支的情况,且控制分支中的组件子树结构比较复杂,建议使用组件复用机制,提升应用性能。详细使用场景,请参考《[组件复用实践](zh-cn/application-dev/performance/component-recycle.md · OpenHarmony/docs - Gitee.com)》。

5、针对反复切换条件渲染的控制分支,但切换项仅涉及页面中少部分组件的情况,建议精准控制组件更新的范围,例如使用容器限制刷新范围,提升应用性能。详细使用场景,请参考《[提升应用响应速度](zh-cn/application-dev/performance/improve-application-response.md · OpenHarmony/docs - Gitee.com)》。

参考:华为开发者问答 | 华为开发者联盟

http://www.lryc.cn/news/497989.html

相关文章:

  • PH热榜 | 2024-12-05
  • Qt Chart 模块化封装曲线图
  • 【AI系统】MobileFormer
  • python数据分析之爬虫基础:解析
  • uniapp中导入uview或者uview plus
  • 【LeetCode】122.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II
  • openGauss开源数据库实战十九
  • 恶补英语初级第18天,《询问他人的喜好(上)》
  • centos 报 ping: www.baidu.com: Name or service not known
  • Python:使用随机森林分类器进行模型评估:ROC 曲线与 AUC 指标计算
  • 数据库表约束完全指南:提升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 【JavaEE】多线程(6)
  • BERT和RoBERTa;双向表示与单向的简单理解
  • Pytorch使用手册-计算机视觉迁移学习教程(专题十三)
  • Jackson - Java对象与JSON相互转换
  • 怎麼解決路由器IP地址衝突?
  • 趣味数学 2.3.7 | 完全免费,无注册登录,简约纯净
  • Oracle ASM特性介绍和增删盘操作
  • 深度优先搜索迷宫路径
  • 多媒体技术的 发展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资面试
  • 行为型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实践
  • 中酱黑松露手工古法酱油,邂逅独特 “酱油红”
  • Java NIO channel
  • 智能交通(8)——腾讯开悟智能交通信号灯调度赛道
  • ip所属地址是什么意思?怎么改ip地址归属地
  • 攻防世界 ctf刷题 新手区1-10
  • Node做一个自动删除指定文件和文件夹工具
  • 陈若尧新歌《一来二去》陆续登陆全球音乐平台
  • 【Docker】针对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如何编排?
  • 小程序项目的基本组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