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23种设计模式-原型(Prototype)设计模式

文章目录

  • 一.什么是原型设计模式?
  • 二.原型模式的特点
  • 三.原型模式的结构
  • 四.原型模式的优缺点
  • 五.原型模式的 C++ 实现
  • 六.原型模式的 Java 实现
  • 七. 代码解析
  • 八.总结

类图: 原型设计模式类图

一.什么是原型设计模式?

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它通过复制现有对象来生成新对象,而不是通过实例化类来创建。这种模式基于对象的克隆机制,适用于需要频繁创建对象的场景,可以提高性能并减少复杂的初始化过程。

二.原型模式的特点

  • 克隆对象:通过复制已有对象生成新对象,而非通过构造函数创建。
  • 性能优化:避免复杂对象创建的高开销。
  • 灵活性:可以动态添加或删除原型,而不影响其他对象。

三.原型模式的结构

  • Prototype(抽象原型类):定义了克隆方法,通常是 clone() 方法。
  • ConcretePrototype(具体原型类):实现抽象原型类的克隆方法。
  • Client(客户端):调用克隆方法创建新对象,而无需关心对象的具体类型。
    原型设计模式类图

四.原型模式的优缺点

  • 优点:
    • 性能优势:克隆比重新创建对象效率更高。
    • 动态性:无需编译时依赖类,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对象。
    • 避免依赖性:通过克隆机制,可以避免直接依赖类的构造函数。
  • 缺点:
    • 复杂性增加:需要正确实现克隆方法,尤其是深拷贝场景。
    • 资源消耗:可能会为每个可克隆的对象维护克隆逻辑,导致类职责增多。

五.原型模式的 C++ 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memory> // for smart pointers
using namespace std;// 抽象原型类
class Prototype {
public:virtual ~Prototype() = default;// 克隆方法(纯虚函数)virtual unique_ptr<Prototype> clone() const = 0;virtual void display() const = 0;
};// 具体原型类1
class ConcretePrototypeA : public Prototype {
private:string data; // 模拟一些状态
public:ConcretePrototypeA(string data) : data(data) {}// 克隆方法unique_ptr<Prototype> clone() const override {return make_unique<ConcretePrototypeA>(*this); // 调用拷贝构造函数}void display() const override {cout << "ConcretePrototypeA with data: " << data << endl;}
};// 具体原型类2
class ConcretePrototypeB : public Prototype {
private:int value; // 模拟一些状态
public:ConcretePrototypeB(int value) : value(value) {}// 克隆方法unique_ptr<Prototype> clone() const override {return make_unique<ConcretePrototypeB>(*this); // 调用拷贝构造函数}void display() const override {cout << "ConcretePrototypeB with value: " << value << endl;}
};// 客户端代码
void ClientCode(const Prototype& prototype) {auto clonedObject = prototype.clone(); // 克隆一个对象clonedObject->display();               // 显示克隆对象的内容
}int main() {// 创建原型对象ConcretePrototypeA prototypeA("PrototypeA Data");ConcretePrototypeB prototypeB(42);cout << "Cloning ConcretePrototypeA:" << endl;ClientCode(prototypeA);cout << "\nCloning ConcretePrototypeB:" << endl;ClientCode(prototypeB);return 0;
}

六.原型模式的 Java 实现

// 抽象原型类
abstract class Proto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public abstract Prototype clone();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 具体原型类A
class ConcretePrototypeA extends Prototype {private String data;public ConcretePrototypeA(String data) {this.data = data;}@Overridepublic Prototype clone() {try {return (Prototype) super.clone();}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lone not supported!");}}@Overridepublic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PrototypeA with data: " + data);}
}// 具体原型类B
class ConcretePrototypeB extends Prototype {private int value;public ConcretePrototypeB(int value) {this.value = value;}@Overridepublic Prototype clone() {try {return (Prototype) super.clone();}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Clone not supported!");}}@Overridepublic void display() {System.out.println("ConcretePrototypeB with value: " + value);}
}// 客户端代码
public class PrototypePattern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原型对象ConcretePrototypeA prototypeA = new ConcretePrototypeA("PrototypeA Data");ConcretePrototypeB prototypeB = new ConcretePrototypeB(42);System.out.println("Cloning ConcretePrototypeA:");Prototype clonedA = prototypeA.clone();clonedA.display();System.out.println("\nCloning ConcretePrototypeB:");Prototype clonedB = prototypeB.clone();clonedB.display();}
}

七. 代码解析

  • 抽象原型类(Prototype)
    • 定义了一个 clone() 方法,用于生成当前对象的副本。
    • 使用虚函数,使得派生类可以实现自己的克隆逻辑。
  • 具体原型类(ConcretePrototypeA 和 ConcretePrototypeB)
    • 实现了 clone() 方法,通过调用自身的拷贝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克隆。
    • ConcretePrototypeA 和 ConcretePrototypeB 模拟了不同的数据成员,演示了克隆不同类型对象的效果。
  • 客户端代码
    • 接收一个 Prototype 对象的引用,并通过调用 clone() 方法克隆出一个新对象。
    • 客户端无需关心具体的类,只需通过 Prototype 接口调用克隆方法即可。

八.总结

 原型模式通过克隆的方式创建新对象,而不依赖于类的构造函数。这种模式在需要频繁创建对象、或者需要动态生成对象的场景中非常有用。通过正确实现 clone() 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性能。然而,在实现复杂对象的深拷贝时,需要特别注意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资源管理,以避免潜在的错误。
应用场景:

  • 复杂对象的创建:初始化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对象可以通过克隆来生成新对象。
  • 性能优化:避免使用构造函数或工厂方法重复创建对象。
  • 动态对象管理:需要动态生成对象而不依赖具体类。
http://www.lryc.cn/news/495133.html

相关文章:

  • Qt—QLineEdit 使用总结
  • go-zero使用自定义模板实现统一格式的 body 响应
  • BUGKU printf
  • 深度学习:梯度下降法
  • `console.log`调试完全指南
  • ROS VSCode调试方法
  • 16 —— Webpack多页面打包
  • 微服务即时通讯系统的实现(服务端)----(3)
  • .net6.0 mvc 传递 model 实体参数(无法对 null 引用执行运行时绑定)
  • VUE 入门级教程:开启 Vue.js 编程之旅
  • Ubantu系统docker运行成功拉取失败【成功解决】
  • mvn-mac操作小记
  • 机器学习——生成对抗网络(GANs):原理、进展与应用前景分析
  • 「Mac畅玩鸿蒙与硬件33」UI互动应用篇10 - 数字猜谜游戏
  • Ps:存储 Adobe PDF
  • DDR3保姆级使用教程:ZYNQ 7010
  • OpenCV 模板匹配全解析:从单模板到多模板的实战指南
  • 【JAVA] 杂谈: java中的拷贝(克隆方法)
  • 使用 PDF API 合并 PDF 文件
  • 关于BeanUtils.copyProperties是否能正常复制字段【详细版】
  • 爬虫框架快速入门——Scrapy
  • 鸿蒙开发-HMS Kit能力集(应用内支付、推送服务)
  • TYUT设计模式大题
  • Webman中实现定时任务
  • 《以 C++破局:人工智能系统可解释性的探索与实现》
  • C++:QTableWidget删除选中行(单行,多行即可)
  • C++类中多线程的编码方式
  • 数据湖的概念(包含数据中台、数据湖、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的区别)--了解数据湖,这一篇就够了
  • EDKII之安全启动详细介绍
  • 原生js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