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FPGA 第7讲 简单组合逻辑译码器

时间:2024.11.15

一、学习内容

1.译码器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在编码时,每一种二进制代码,都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即都表示了一个确定的信号或者对象。把代码状态的特定含义翻译出来的过程叫做译码,实现译码操作的电路称为译码器。或者说,译码器是可以将输入二进制代码的状态翻译成输出信号,以表示其原来含义的电路。

       译码器(decoder)是一类多输入多输出组合逻辑电路器件,其可以分为:变量译码和显示译码两类。

1.1变量译码器

变量译码器一般是一种较少输入变为较多输出的器件,常见的有 n 线-2^n线译码和 8421BCD 码译码两类。

1.2显示译码器

       显示译码器用来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对应的七段码,一般其可分为驱动 LED 和驱动 LCD 两类。

2.实验目标

        设计并仿真验证 3-8 译码器。
注:3-8 译码器的上板验证需要用到 8 个 led 灯或者数码管,因为板卡 led 灯数目不够且数码管部分还未作讲解,3-8 译码器只进行仿真验证,不再上板测试。

二、实验

1.准备工作

建立文件夹存放工程,进行文件体系的构建,建立visio文件

2.绘制波形和框图

在visio软件里绘制波形和框图

2.1模块框图 

 根据功能分析,工程只需实现一个 3-8 译码器的功能,所以设计成一个模块即可。
       模块命名 decoder3_8,模块的输入为 3 个 1bit 信号,输出为 1 个 8bit 信号,实现通过输入3 个信号组成的二进制的 8 种情况来控制对应输出 8bit 的 8 种不同状态。

TIPS:

     输出信号定义为8位宽,在框图里要进行加粗处理,用以区别

2.2波形图绘制

       输入为 3 个 1bit 信号,其任意二进制组合有 8 种情况,每种组合与 out 输出 8bit 的 8 种状态一一对应,实现由 3 种输入控制对应的 8 种输出的译码效果。

TIPS:

用X表示初始波形未知

 3.代码编写

方法一:always 中 if-else 实现方法

module decorder
(//编写输入输出列表input   wire       in_1,input   wire       in_2,input   wire       in_3,output  reg   [7:0] out);
//进行输入输出的赋值
always@(*)
//if-else条件分支语句
if({in_1,in_2,in_3}==3'b000)      //{in_1,in_2,in_3}对三路信号进行拼接out = 8'b0000_0001;else if({in_1,in_2,in_3}==3'b001)      out = 8'b0000_0010;else if({in_1,in_2,in_3}==3'b010)      out = 8'b0000_0100;else if({in_1,in_2,in_3}==3'b011)      out = 8'b0000_1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00)      out = 8'b0001_0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01)      out = 8'b0010_0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10)      out = 8'b0100_0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11)      out = 8'b1000_0000;
else 
out = 8'b0000_0001;endmodule
TIPS:

     最后一个 else 对应的 if 中的条件只有一种情况,还可能产生以上另外的 7 种情况,如果不加这个else 综合器会把不符合该 if 中条件的上面另外 7 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会产生大量的冗余逻辑并产生 latch(锁存器),所以在组合逻辑中最后一个 if后一定要加上 else,并任意指定一种确定的输出情况

 

方法二:always 中 case 实现方法

module decorder
(//编写输入输出列表input   wire       in_1,input   wire       in_2,input   wire       in_3,output  reg   [7:0] out);
//进行输入输出的赋值
/* always@(*)
//if-else条件分支语句
if({in_1,in_2,in_3}==3'b000)      //{in_1,in_2,in_3}对三路信号进行拼接out = 8'b0000_0001;else if({in_1,in_2,in_3}==3'b001)      out = 8'b0000_0010;else if({in_1,in_2,in_3}==3'b010)      out = 8'b0000_0100;else if({in_1,in_2,in_3}==3'b011)      out = 8'b0000_1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00)      out = 8'b0001_0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01)      out = 8'b0010_0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10)      out = 8'b0100_0000;else if({in_1,in_2,in_3}==3'b111)      out = 8'b1000_0000;
else 
out = 8'b0000_0001; */
always@(*)case({in_1,in_2,in_3})3'b000:out = 8'b0000_0001;3'b001:out = 8'b0000_0010;3'b010:out = 8'b0000_0100;3'b011:out = 8'b0000_1000;3'b100:out = 8'b0001_0000;3'b101:out = 8'b0010_0000;3'b110:out = 8'b0100_0000;3'b111:out = 8'b1000_0000;default:out = 8'b1000_0000;  //避免latchendcaseendmodule

 

总结:

       经过验证对比发现两种方法虽然最后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而所得到的 RTL 视图差别较大,但最后的逻辑资源使用却是相同的(时序逻辑中不一定相同),说明综合器进行了适当的优化。

       if-else 的这种写法是存在优先级的,即第一个 if 中的条件的优先级最高,后面的 if 中的条件的优先级依次递减,好在该 if 中的条件只有一个,也只会产生一种情况,并不会产生优先级的冲突,所以这里优先级的高低关系并不会对最后的功能产生任何影响。而 case 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优先级的问题,而是通过判断case 中的条件来选择对应的输出。
        通过 RTL 视图我们也能够发现 if 括号里面的条件会生成名为“EQUAL”的比较器单元,而 case 则会生成名为“DECODER”的译码器单元,这些单元并不是 FPGA 硬件底层中最小单元,而只是一种用于 RTL 视图中易于表达的抽象后的图形,使之更易于我们观察、理解其代码所实现功能的硬件结构的大致样子,也符合了“HDL(硬件描述语言)”所表述的含义。

4.仿真验证

`timescale 1ns/1ns
module tb_decorder();
reg          in_1;
reg          in_2;
reg          in_3;
wire  [7:0]  out;
//输入信号的初始化
initial
beginin_1 <= 1'b0;in_2 <= 1'b0;in_3 <= 1'b0;end
//使用always进行随机数的赋值
always #10  in_1 <={$random}%2;
always #10  in_2 <={$random}%2;
always #10  in_2 <={$random}%2;initial
begin$timeformat(-9,0,"ns",6);//时间格式的设置$monitor("@time %t:in_1=%b in_2=%b in_3=%b out=%b",$time,in_1,in_2,in_3,out);  //监测函数
end
//实例化
decorder decorder_inst
(
.in_1(in_1),
.in_2(in_2),
.in_3(in_3),
.out (out)
);
endmodule

 

三、实验结果

打印信息

波形结果

四、知识点和小技巧

输出等级

        速度等级表示的是FPGA芯片在正常工作时速度的快慢,在ultra系列芯片中,数字越小,速度越快;对于赛琳斯公司的器件,数字越大,速度越快。

http://www.lryc.cn/news/485142.html

相关文章:

  • opencv kdtree pcl kdtree 效率对比
  • 1+X应急响应(网络)系统备份:
  • python os.path.dirname(path) 详解
  • 深度解析 Feign
  • AI工业大模型报告:体系架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
  • 深入理解接口测试:实用指南与最佳实践5.0(五)
  • 常用List工具类(取交集、并集等等)
  • 4 C++ 复合类型:引用和指针
  • ABAP关于PS模块CJ20N中项目物料的屏幕和字段增强CI_RSADD
  • 探索IDE的无限可能:使用技巧与插件推荐
  • 自动化生成测试用例:利用OpenAI提升电商网站测试覆盖率
  • 时间序列关于可解释性值得关注的论文汇总-第2篇
  • Vulnhub:DC-4靶机渗透——土豆片的靶机渗透练习
  • 【云原生系列--Longhorn的部署】
  • Java集合(Collection+Map)
  • 微信小程序02-页面制作
  • zabbix监控端界面时间与服务器时间不对应
  • 端对端加密是如何通过SDK防御实现的?
  • Flutter:input输入框
  • RabbitMQ 与 PHP Swoole 实现
  • 【计算机体系架构】 MESI缓冲一致性
  • STM32设计学生宿舍监测控制系统
  • 企业生产环境-麒麟V10(ARM架构)操作系统部署kafka高可用集群
  • awk(常用)
  •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 Java EE 技术基础知识体系梳理
  • 【2025最新计算机毕业设计】基于SpringBoot+Vue电脑在线装机指南教程网站【源码+文档】
  • HDFS新增节点和删除datanode节点
  • 数据结构-线性表-具有独立头节点的双向循环链表
  • CSS 响应式设计之媒体查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