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分清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区别,以及这些层面的代表协议

目录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数据链路层

OSI模型的第二层,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传输帧,处理帧的封装、地址、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确保数据在物理介质上可靠地传输,并为上层协议提供服务。

以太网(Ethernet):

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它定义了包括物理层的电缆、连接器、信号传输技术以及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和访问控制机制(如CSMA/CD)。

点对点协议(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用于点对点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常用于拨号上网、数字用户线(DSL)和某些无线连接。它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如IP。

无线局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无线局域网协议,如IEEE 802.11系列(Wi-Fi),定义了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规范,包括帧格式、访问控制和安全机制。

令牌环(Token Ring):

一种局域网技术,它使用令牌传递机制来控制网络访问,确保一次只有一个设备可以发送数据。

FDDI(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一种高速网络技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适用于高速局域网和城域网。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链路层协议,常用于广域网和某些局域网环境。

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

HDLC的一个简化版本,用于X.25网络中的数据链路层。

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

一种简单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通过串行线路连接两个网络设备,主要在早期的因特网拨号连接中使用。

帧中继(Frame Relay):

用于广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它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式来传输数据帧,常用于连接局域网到广域网。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面向连接的、高速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它使用小的、固定长度的单元(称为“信元”)来传输数据。

网络层

OSI模型的第三层,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实现路由选择和数据包的寻址,确保数据包能够从源头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并在网络中进行有效的路由选择。

互联网协议(IP, Internet Protocol):

IP是网络层最核心的协议,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IPv4和IPv6是两个主要的版本。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用于网络诊断,如ping命令。

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用于将网络层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

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ARP允许主机从已知的MAC地址获取其IP地址,现在逐渐被DHCP替代。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用于管理多播组成员,允许路由器跟踪多播流量的接收者。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内部找到最短路径。

边界网关协议(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一种外部网关协议(EGP),用于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传输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协议(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一种简单的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交换路由信息。

增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EIGRP, 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Cisco开发的高级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用于在大型网络中高效地传播路由信息。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用于在大型网络中提供高效的路由。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和其他网络配置参数给网络中的设备。

多播路由协议:

包括PI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和MBGP(Multicast 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用于多播流量的路由选择。

传输层

OSI模型的第四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个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确保数据在两个主机之间可靠、安全地传输。

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它确保数据正确无误地从源传输到目的地,通过确认、重传机制等来实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发送封装的IP数据报。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不提供数据确认和重传机制,因此通常用于那些对实时性要求高但可以容忍一定丢包率的应用,如视频流、在线游戏等。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一种可靠的、面向消息的、基于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支持多宿主和多流,常用于电信网络。

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DCCP,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

一种提供部分可靠性的传输层协议,它允许应用程序直接访问拥塞控制和数据包调度机制,适用于需要快速传输但不需要TCP级别的可靠性的应用。

实时传输协议(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通常与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一起使用,用于在网络中传输实时数据,如音频和视频。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RTP的配套协议,用于监控数据传输质量并提供反馈。

安全实时传输协议(SRTP, Secure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的安全版本,提供加密、认证和完整性保护,以确保实时通信的安全性。

传输层安全协议(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一种安全协议,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提供加密通信和数据完整性保障,广泛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安全套接字层(SSL, Secure Sockets Layer):

TLS的前身,现在通常用TLS来指代这两个协议,它们都用于在网络通信中提供安全和数据完整性。

http://www.lryc.cn/news/484631.html

相关文章:

  • git没有识别出大写字母改成小写重命名的文件目录
  • 自己动手写Qt Creator插件
  • 数据重塑:长宽数据转换【基于tidyr】
  • 多模态大模型开启AI社交新纪元,Soul App创始人张璐团队亮相2024 GITEX GLOBAL
  • 实验6记录网络与故障排除
  • QEMU 模拟器中运行的 Linux 系统
  • Ceph PG(归置组)的状态说明
  • Docker使用docker-compose一键部署nacos、Mysql、redis
  • HTTP常见的状态码有哪些,都代表什么意思
  • WebKit的Windows接口(适用2024年11月份版)
  • Android 最新的AndroidStudio引入依赖失败如何解决?如:Failed to resolve:xxxx
  • ue5 蓝图学习(一)结构体的使用
  • docker--工作目录迁移
  • Golang | Leetcode Golang题解之第556题下一个更大元素III
  • 2分钟在阿里云ECS控制台部署个人应用(图文示例)
  • 2023.8 用于生物医学问答的选择性 UMLS 知识注入
  • chat2db调用ollama实现数据库的操作。
  • Rust 生态系统的未来与学习方向
  • Vue的基础使用
  • c++中,头文件包含iostream.h和`<iostream>`的差别
  • 界面控件DevExpress WPF中文教程:TreeList视图及创建分配视图
  • 软件工程笔记二—— 软件生存期模型
  • 关于若依500验证码问题的求助
  • 网络安全:守护数字世界的坚固防线
  • Vue前端开发,组件及组件的使用
  •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VarianceThreshold.移除低方差的特征来减少数据集中的特征数量
  • git 同步上游仓库到远端仓库
  • SQL中的时间类型:深入解析与应用
  • 如何用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慢查询问题
  • vscode文件重定向输入输出(竞赛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