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刷题笔记14

136.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136. 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 力扣(LeetCode)

核心思想:按位异或运算

利用按位异或运算的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

异或运算的性质:
a ^ a = 0:相同的数异或结果为0。
a ^ 0 = a:任意数与0异或结果为该数本身。
交换律和结合律:a ^ b ^ a = (a ^ a) ^ b = 0 ^ b = b。
由于数组中除了一个数只出现一次,其他数都出现两次,根据异或运算的性质,这些成对出现的数会互相抵消变成0,
最后剩下的就是那个只出现一次的数。

示例运行
假设 nums = [2, 2, 1],我们来看看代码如何运行:

初始 value = 0。
遍历数组:
value ^= 2:value = 0 ^ 2 = 2
value ^= 2:value = 2 ^ 2 = 0
value ^= 1:value = 0 ^ 1 = 1
最终 value 的值为1,返回1。
这个结果符合预期,证明代码是正确的。

通过异或运算,可以在线性时间内(O(n))找到唯一只出现一次的数字,
并且只使用常量级别的额外空间(O(1))。这个方法既高效又简洁。

代码:C++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singleNumber(vector<int>& nums) {int ret=0;for(auto i: nums) ret^=i;return ret;}
};

118. 杨辉三角

118. 杨辉三角 - 力扣(LeetCode)

杨辉三角的特点是每个数是它上方两个数之和。

核心思想

杨辉三角的特点是,每个位置的值等于其上方相邻两个元素之和。使用这种递归关系,从上往下逐行构造,每一行的首尾元素是固定的 1,中间的元素通过前一行的值计算得到。

思路

  1. 建立结构:构造一个二维数组,将其大小设置为 n 行,逐行填充杨辉三角的值。
  2. 固定边界条件:每一行的首尾元素都是 1,可以直接赋值。
  3. 动态填充中间元素:对于每行的中间元素,利用递推公式 triangle[i][j] = triangle[i - 1][j - 1] + triangle[i - 1][j],计算当前行的每个位置值。
  4. 输出结果:生成所需行数的杨辉三角,输出作为二维数组。

代码:C++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vector<int>> generate(int numRows) {vector<vector<int>> vv;vv.resize(numRows);for(size_t i=0;i<vv.size();++i){vv[i].resize(i+1, 0); // 第0行开一个0,第1行开2个0...// 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1vv[i].front() = 1;vv[i].back() = 1;}for(size_t i=0;i<vv.size();++i){for(size_t j=0; j<vv[i].size(); ++j){if(vv[i][j]==0){vv[i][j]=vv[i-1][j] + vv[i-1][j-1];}}}return vv;}
};//class Solution {
//public:
//    vector<vector<int>> generate(int numRows) {
//        vector<vector<int>> vv;  // 声明一个二维向量vv,存储杨辉三角的每一行
//        vv.resize(numRows);  // 调整vv的大小为numRows行
//        for (size_t i = 0; i < vv.size(); ++i) {  // 遍历每一行
//            vv[i].resize(i + 1, 0);  // 每一行有i+1个元素,初始化为0
//            vv[i].front() = 1;  // 每一行的第一个元素为1
//            vv[i].back() = 1;  // 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元素为1
//        }
//        for (size_t i = 0; i < vv.size(); ++i) {  // 再次遍历每一行
//            for (size_t j = 0; j < vv[i].size(); ++j) {  // 遍历每一行的每个元素
//                if (vv[i][j] == 0) {  // 如果当前元素是0,表示它需要计算
//                    vv[i][j] = vv[i - 1][j - 1] + vv[i - 1][j];  // 当前元素是它左上和右上的元素之和
//                }
//            }
//        }
//        return vv;  // 返回生成的杨辉三角
//    }
//};

 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26. 删除有序数组中的重复项 - 力扣(LeetCode)

核心思想

这道题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双指针在排序数组中去除重复项。一个指针 dst 用于记录去重后的数组位置,另一个指针 src 用于遍历整个数组。由于数组已排序,所以重复的元素必然是相邻的。通过逐个比较和移动指针,可以在不使用额外空间的情况下完成去重。

思路

  1. 设置指针:初始化 src 和 dst 两个指针,均指向数组的起始位置。
  2. 遍历数组:使用 src 指针遍历整个数组:
    • 如果 src 和 dst 指向的元素相同,则说明遇到重复元素,仅移动 src 指针。
    • 如果 src 和 dst 指向的元素不同,则说明遇到新的元素,将 src 的值赋给 dst + 1,然后同时移动 src 和 dst 指针。
  3. 调整数组长度:在遍历结束后,将数组的长度调整为 dst + 1
  4. 返回长度:返回去重后的数组长度。

代码:C++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removeDuplicates(vector<int>& nums) {int src=0;int dst=0;while(src < nums.size()){if(nums[src] == nums[dst]) // 如果 src 和 dst 指向的元素相同,说明是重复元素,移动 src 指针{++src;}else // 如果 src 和 dst 指向的元素不同,将 src 的值复制到 dst + 1 位置,同时移动 src 和 dst 指针{nums[++dst] = nums[src++];}}nums.resize(dst+1);return dst + 1;}
};

17. 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

17. 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 - 力扣(LeetCode)

核心思想

利用回溯(Backtracking)方法,根据数字字符串中的每个数字,将其映射到对应的字母集合,通过递归逐步生成所有可能的组合。这种递归方法允许我们逐一生成不同长度的组合,当达到字符串的末尾时,将组合加入结果列表。

思路

  1. 建立映射:初始化一个数组 numToStr,存储每个数字对应的字母字符串。例如,2 对应 "abc",3 对应 "def",依此类推。
  2. 递归生成组合:定义一个递归函数 Combine,用于将当前数字对应的字母添加到组合字符串中:
    • 如果已经处理到数字字符串的末尾,将当前组合字符串加入结果列表。
    • 否则,获取当前数字对应的字母集合,对每个字母,递归调用 Combine 生成下一个字符的组合。
  3. 边界处理:在递归开始前,判断输入是否为空字符串,如果为空则直接返回空列表。
  4. 返回结果:递归结束后,返回存储所有组合的列表。

 

 代码:C++

class Solution {char* numToStr[10]={"","","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string numToStr[10]={"","","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public:void Combine(string digits, int di, vector<string>& retV, string combineStr){if(di == digits.size()){retV.push_back(combineStr);return;}// 递归// 取数字字符映射的字符串int num = digits[di] - '0';string str = numToStr[num];for(auto ch : str){// di+1就会往下一层走Combine(digits, di+1, retV, combineStr+ch);}}vector<string> letterCombinations(string digits) {vector<string> v;if(digits.empty()){return v;}string str;Combine(digits, 0, v, str);return v;}
};

http://www.lryc.cn/news/483641.html

相关文章:

  • PHP图书绘本借阅管理系统小程序源码
  • 【JavaWeb】JavaWeb入门之XML详解
  • JS手写-this绑定实现
  • 【时间之外】IT人求职和创业应知【31】
  • 如何使用ffmpeg命令行进行录屏
  • ODOO学习笔记(8):模块化架构的优势
  • 数字IC后端实现之Innovus specifyCellEdgeSpacing和ICC2 set_placement_spacing_rule的应用
  • 每日小练:Day2
  • ubuntu 安装kafka-eagle
  • 深入理解指针
  • 自动驾驶合集(更新中)
  • Chapter 14 scoped样式以及data函数
  • Golang | Leetcode Golang题解之第557题反转字符串中的单词III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 Simulink中Matlab function使用全局变量
  • WPF-控件的属性值的类型转化
  • 海思Hi3516DV300上播放G711U音频文件
  • Linux源码阅读笔记-V4L2框架基础介绍
  • 列表(list)
  • 使用Python抓取数据的实战指南
  • GIC寄存器介绍
  • c++实现B树(下)
  • 外星人入侵
  • 【数据仓库】hbase的安装与简单操作
  • 为什么RNN(循环神经网络)存在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
  • 【数据库】数据库迁移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MQTT协议解析 : 物联网领域的最佳选择
  • pycharm中from[本地包]import文件/模块出现问题(最最最全方法!)
  • MongoDB在现代Web开发中的应用
  • Python Bokeh 数据可视化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