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八大排序算法——堆排序

目录

前言

一、向上调整算法建堆

二、向下调整算法建堆 

三、堆排序


前言

        堆排序是基于堆结构的一种排序思想,因此要为一个乱序的数组进行排序的前提是数组必须要是一个堆,所以要先对数组进行建堆操作


一、向上调整算法建堆

        时间复杂度:O( n*logn )

         由于向上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的证明太过晦涩难懂,还要涉及数学中的错位相减法,所以这里就不证明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这里只需要知道向上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 O( n*logn )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void sweap(int* num1, int* num2)
{int tmp = *num1;*num1 = *num2;*num2 = tmp;
}
//向上调整算法(大根堆)
void AdjustUp(int* arr, int pos)
{//当前调整的位置不能是堆顶if (pos == 0){return;}//寻找双亲节点int parents = (pos - 1) / 2;//当前位置与双亲节点进行比较//如果当前位置的数大于双亲节点,就进行交换,并且继续向上调整//如果当前位置的数小于双亲节点,表示堆已经构建好了if (arr[parents] < arr[pos]){//交换两个数位置sweap(&arr[parents], &arr[pos]);//继续向上调整AdjustUp(arr, parents);}
}
int main()
{//给定一个乱序数组int arr[] = { 8,3,2,6,7,1,4,9,5 };//计算数组元素个数int size = sizeof(arr) / sizeof(arr[0]);//向上调整算法建堆//从前往后依次调整建堆//先让节点之前的数为堆,然后整体为堆for (int i = 0; i < size; i++){AdjustUp(arr, i);}return 0;
}

二、向下调整算法建堆 

         时间复杂度:O( n )

        由于向下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的证明太过晦涩难懂,还要涉及数学中的错位相减法,所以这里就不证明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这里只需要知道向下调整算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 O( n )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void sweap(int* num1, int* num2)
{int tmp = *num1;*num1 = *num2;*num2 = tmp;
}
//向下调整算法(大根堆)
void AdjustDown(int* arr, int size, int pos)
{//左孩子位置int child = pos * 2 + 1;//向下调整算法,直到左孩子位置大于数组个数if (child < size){//选出左右孩子中最大的那个孩子if (child + 1 < size && arr[child] < arr[child + 1]){child++;}//与当前位置进行比较//如果左右孩子中最大数大于当前位置的数,就进行交换,并且继续向下调整//如果左右孩子中最大数小于当前位置的数,表示堆已经调整好了if (arr[child] > arr[pos]){//交换两个数的位置sweap(&arr[pos], &arr[child]);//继续向下调整AdjustDown(arr, size, child);}}
}
int main()
{//给定一个乱序数组int arr[] = { 8,3,2,6,7,1,4,9,5 };//计算数组元素个数int size = sizeof(arr) / sizeof(arr[0]);//向上调整算法建堆//从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父节点往前依次调整建堆//先让节点的左右子树为堆,然后整体为堆int pos = (size - 1) / 2;//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父节点for (int i = pos; i >= 0; i--){AdjustDown(arr, size, i);}return 0;
}

三、堆排序

         时间复杂度:O( n*logn )

         在进行建堆操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向上调整算法和向下调整算法,但是由于向下调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要优于向上调整算法,因此更推荐使用向下调整算法建堆

        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为O( n )每次调整的堆结构的时间复杂度为O( logn ) ,因此整体时间复杂度为O( n*logn )

堆排序的过程大致如下:

  1. 将待排序的数组构造成一个大顶堆(或小顶堆,根据需要)。此时,整个数组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就是堆结构的顶端
  2. 将顶端的数与末尾的数交换。此时,末尾的数为最大值(或最小值),剩余待排序数组个数为n-1
  3. 将剩余的n-1个数再构造成大顶堆(或小顶堆),再将顶端数与n-1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有序数组

【注意】

  • 排升序要建大堆
  • 排降序要建小堆 

        整体代码实现 

//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void sweap(int* num1, int* num2)
{int tmp = *num1;*num1 = *num2;*num2 = tmp;
}//向下调整算法(大根堆)
void AdjustDown(int* arr, int size, int pos)
{//左孩子位置int child = pos * 2 + 1;//向下调整算法,直到左孩子位置大于数组个数if (child < size){//选出左右孩子中最大的那个孩子if (child + 1 < size && arr[child] < arr[child + 1]){child++;}//与当前位置进行比较//如果左右孩子中最大数大于当前位置的数,就进行交换,并且继续向下调整//如果左右孩子中最大数小于当前位置的数,表示堆已经调整好了if (arr[child] > arr[pos]){//交换两个数的位置sweap(&arr[pos], &arr[child]);//继续向下调整AdjustDown(arr, size, child);}}
}//堆排序——升序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size)
{//从后往前依次调整建堆//先让节点的左右子树为堆,然后整体为堆int pos = (size - 1) / 2;//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父节点for (int i = pos; i >= 0; i--){//向下调整建堆AdjustDown(arr, size, i);}//堆排序//排升序要建大堆//排降序要建小堆for (int i = 0; i < size; i++){//堆顶与最后一个有效元素交换位置sweap(&arr[0], &arr[size - 1 - i]);//向下调整,保持堆的结构AdjustDown(arr, size - i - 1, 0);}
}int main()
{//给定一个乱序数组int arr[] = { 8,3,2,6,7,1,4,9,5 };//计算数组元素个数int size = sizeof(arr) / sizeof(arr[0]);//堆排序HeapSort(arr, size);//打印排序后的数据for (int i = 0; i < size; i++){printf("%d ", arr[i]);}return 0;
}

 

http://www.lryc.cn/news/474237.html

相关文章:

  • U盘文件不翼而飞?这些数据恢复工具帮你找回!
  • 在Java中 try catch 会影响性能吗?
  • 吞吐量最高飙升20倍!破解强化学习训练部署难题
  • redis的数据过期策略
  • 三周精通FastAPI:27 使用使用SQLModel操作SQL (关系型) 数据库
  • Kubernetes金丝雀发布
  • 树形DP讲解
  • 容器:如何调试容器
  • 用图说明 CPU、MCU、MPU、SoC 的区别
  • 牛客周赛 Round 65
  • 超级经典的79个软件测试面试题(内含答案)
  • 【Mac】安装 F5-TTS
  • Leaflet查询矢量瓦片偏移的问题
  • 存储引擎技术进化
  • CentOS 9 Stream 上安装 Maven
  • 强势改进!TCN-Transformer时间序列预测
  • MyBatis的不同参数传递封装
  • kotlin 协程方法总结
  • 脉冲当量计算方法
  • TongWeb7.0.E.6_P11嵌入式版本使用指引(by lqw)
  • Node.js:Express 服务 路由
  • C++之多态(上)
  • PySpark单机模式安装教程
  • DEVOPS: 认证与调度
  • ICPC区域赛成都站【赛后回顾+总结】
  • 保险大模型革新:全面自动化倒计时
  • 《使用Gin框架构建分布式应用》阅读笔记:p212-p233
  • 点云聚类学习 KMeans/DBSCAN
  • 反悔贪心
  • 汽车软件融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