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ndroid中的MVP模式

MVP(Model-View-Presenter)架构在 Android 开发中是一种流行的架构模式,它将业务逻辑和 UI 代码分离,通过 Presenter 来处理用户的操作和界面更新。MVP 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测试性,特别是 Presenter 中的逻辑可以单独测试。

MVP 模式的三大组件

  • Model:负责业务逻辑和数据层的处理,比如访问数据库、网络请求等。
  • View:负责显示数据和捕获用户输入,通常对应于 Activity、Fragment 等 UI 组件。
  • Presenter:作为 View 和 Model 的桥梁,处理从 View 发来的用户操作,并根据 Model 提供的数据更新 View。
简单 MVP 实现步骤:

我们将创建一个简单的 Android 应用来展示 MVP 模式。在这个例子中,用户输入用户名并点击按钮,Presenter 将验证用户名是否有效,并更新 UI 来展示结果。

1. Model

Model 是业务逻辑和数据层。在这个例子中,Model 只负责验证用户名是否有效。

public class UserModel {// 简单模拟用户名验证public boolean isValidUser(String username) {return username != null && !username.trim().isEmpty();}
}

2. View 接口

View 是应用的 UI 层。在 MVP 模式中,我们通常会为 View 创建一个接口,定义所有 UI 操作。Activity 或 Fragment 将实现这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UserViewInterface {// 显示成功消息void showSuccessMessage();// 显示错误消息void showErrorMessage();
}

3. Presenter

Presenter 负责处理用户操作,将输入的数据传递给 Model 进行处理,并且根据处理结果来更新 View。

public class UserPresenter {private IUserViewInterface mUserViewInterface;private UserModel model;public UserPresenter(IUserViewInterface userViewInterface) {this.mUserViewInterface = userViewInterface;this.model = new UserModel();}public void checkUser(String username) {// 通过 Model 验证用户名if (model.isValidUser(username)) {// 用户名有效,更新 ViewmUserViewInterface.showSuccessMessage();} else {// 用户名无效,更新 ViewmUserViewInterface.showErrorMessage();}}
}

4. 实现 View (Activity)

我们的 MainActivity 实现了 UserView 接口,负责显示 UI,并处理用户交互。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import android.widget.EditText;
import android.widget.Toast;
import androidx.appcompat.app.AppCompatActivity;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IUserViewInterface {private EditText usernameEditText;private Button checkButton;private UserPresenter presenter;@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初始化 UI 元素usernameEditText = findViewById(R.id.user_name_edit_text);checkButton = findViewById(R.id.check_button);// 初始化 Presenterpresenter = new UserPresenter(this);// 设置按钮点击事件check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View.OnClickListener() {@Override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获取输入的用户名并传递给 Presenter 处理String username = usernameEditText.getText().toString();presenter.checkUser(username);}});}// 实现 UserView 接口的方法@Overridepublic void showSuccessMessage() {// 显示成功的消息Toast.makeText(this, "Username is valid", Toast.LENGTH_SHORT).show();}@Overridepublic void showErrorMessage() {// 显示错误的消息Toast.makeText(this, "Username is invalid", Toast.LENGTH_SHORT).show();}
}

5. 布局文件 (XML)

创建简单的布局,包括一个 EditText 用于输入用户名,一个 Button 用于触发验证。

res/layout/activity_main.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android:padding="16dp"><EditTextandroid:id="@+id/user_name_edit_text"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android:hint="Enter username" /><Buttonandroid:id="@+id/check_button"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android:text="Check Username" /></LinearLayout>

6. 总结

通过 MVP 架构,你可以清晰地分离业务逻辑和 UI 控制。Presenter 处理了所有的业务逻辑,并且是 ViewModel 之间的桥梁。这样,你的 Activity 只负责展示 UI 和用户交互,业务逻辑都交给 Presenter 来处理。这样的架构便于单元测试、代码维护和扩展。

在这个例子中:

  • MainActivity 实现了 UserView 接口,负责捕获用户交互和更新界面。
  • UserPresenterViewModel 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处理逻辑,将结果反馈给 View。
  • UserModel 提供简单的业务逻辑(验证用户名是否有效)。

通过这种结构,代码的分工更加明确,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职责,代码的维护性、扩展性以及测试性都得到了提升。

核心主要是通过UI的接口类解耦,UI类里去实现这个UI的接口,这样Presenter就可以感知UI的接口,实现View和Model的解耦合。

4o

http://www.lryc.cn/news/467026.html

相关文章:

  • kebuadm部署k8s集群
  • Unity3D学习FPS游戏(2)简单场景、玩家移动控制
  • 网上的 AQS 文章让我很失望
  • 滑动窗口子串
  • 【windows11 提示“Microsoft Visual C++ Runtime Library Runtime Error】
  • 【leetcode|哈希表、动态规划】最长连续序列、最大子数组和
  • 【人工智能】掌握深度学习中的时间序列预测:深入解析RNN与LSTM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 今日开放!24下软考机考「模拟练习平台」操作指南来啦!
  • 合并.md文档
  • 10月18日笔记(基于系统服务的权限提升)
  • 【STM32 Blue Pill编程实例】-控制步进电机(ULN2003+28BYJ-48)
  • 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集成学习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应用场景
  • WSL2 Linux子系统调整存储位置
  • Shiro授权
  • 算法题总结(十五)——贪心算法(下)
  • 《深度学习》【项目】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 <下>
  • postgresql是国产数据库吗?
  • 软考——计算机网络概论
  • 01 设计模式-创造型模式-工厂模式
  • ComnandLineRunner接口, ApplcationRunner接口
  • Swift用于将String拆分为数组的components与split的区别
  • docker之redis安装(项目部署准备)
  • 使用Maven前的简单准备
  • Java | Leetcode Java题解之第494题目标和
  • 阅读笔记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Chapter 13
  • Python GUI 编程:tkinter 初学者入门指南——复选框
  • 使用vscode导入库失败解决方法
  • 无线网卡知识的学习-- mac80211主要代码流程
  • 关于k8s集群高可用性的探究
  • 保姆级Pinpoint(APM)实战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