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热题100之哈希

1.两数之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分析1(暴力法)

  • 双重循环枚举满足num[i] + nums[j] = = target的索引,刚开始不知道如何返回一对索引。后来知道可以直接通过return {i,j}返回索引;
  • 注意:j应该从i+1处开始,避免使用两次相同的元素;
  • 如果没有找到,则需要返回空return{};
  • 时间复杂度: o ( N 2 ) , o(N^2), o(N2),其中N是数组中的元素数量。最坏情况下数组中任意两个数都要被匹配一次;

具体实现代码(详解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twoSum(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 = nums.size(); // 获取数组的长度// 外层循环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for (int i = 0; i < l; i++) {// 内层循环从下一个元素开始遍历for (int j = i + 1; j < l; j++) {// 检查当前两个元素的和是否等于目标值if (nums[i] + nums[j] == target) {// 如果找到了,返回这两个元素的索引return {i, j};}}}// 如果没有找到满足条件的元素,返回空的 vectorreturn {};}
};

思路分析2(哈希表优化)

  • 遍历数组:对每个元素 nums[i],计算它的补数 target - nums[i];
  • 查找补数:使用 hashtable.find() 方法检查补数是否已存在于哈希表中;
  • 返回索引:如果找到了补数,就返回补数的索引和当前索引i;
  • 更新哈希表:如果未找到补数,则将当前元素及其索引存入哈希表

样例模拟:

对于 nums = [2, 7, 11, 15] 和 target = 9,我们使用twoSum 函数来找到两个数的索引,使它们的和等于目标值。
1.第一轮迭代(i= 0)

  • 当前元素 nums[0] = 2,补数为 9 - 2 = 7;
  • 哈希表中没有 7,所以将 2 存入哈希表:hashtable[2] = 0;

2.第二轮迭代(i =1):

  • 当前元素 nums[1] = 7,补数为 9 - 7 = 2。
  • 在哈希表中找到 2,其索引为 0;
  • 返回 {0, 1},表示 nums[0] 和 nums[1] 的和等于 9。

具体实现代码(详解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twoSum(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unordered_map<int, int> hashtable; // 创建哈希表,存储数字及其索引// 遍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计算当前数字的补数int complement = target - nums[i];// 在哈希表中查找补数auto it = hashtable.find(complement);if (it != hashtable.end()) {// 如果找到了补数,返回其索引和当前索引return {it->second, i};}// 将当前数字及其索引存入哈希表hashtable[nums[i]] = i;}// 如果没有找到,返回空的 vectorreturn {};}
};

2.字母异位词分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分析1(字母排序)

  • 理解字母异位词:两个字符串互为字母异位词,当且仅当两个字符串包含的字母相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需要根据特征进行归类,就应该利用哈希表;
  • 由于互为字母异位词的两个字符串包含的字母相同,因此对两个字符串分别进行排序之后得到的字符串一定是相同的,故可以将排序之后的字符串作为哈希表的键,哈希表的值为一组字母异位词列表。
    • 哈希表:使用 unordered_map 来存储排序后的字符串作为键,原字符串作为值的列表。
    • 字符串排序:通过排序将字母异位词归为同一键。
    • 结果构造:将哈希表中的每个值(异位词组)添加到结果向量中。

具体实现代码(详解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vector<string>> groupAnagrams(vector<string>& strs) {unordered_map<string, vector<string>> mp; // 哈希表,存储异位词组// 遍历每个字符串for (string& str : strs) {string key = str; // 复制当前字符串sort(key.begin(), key.end()); // 将字符串排序,作为哈希表的键mp[key].push_back(str); // 将原字符串加入对应的组}vector<vector<string>> ans; // 存储结果for (auto it = mp.begin(); it != mp.end(); ++it) {ans.push_back(it->second); // 将每组异位词添加到结果中}return ans; // 返回结果}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klogk),其中 n 是 strs 中的字符串的数量,k 是 strs 中的字符串的的最大长度。需要遍历 n 个字符串,对于每个字符串,需要 O(klogk) 的时间进行排序以及 O(1) 的时间更新哈希表,因此总时间复杂度是 O(nklogk)。

3.128最长连续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路分析1(先排序,虽然不符合 O ( n ) O(n) O(n)的时间复杂度吗,但是是最快的)

  • 先对数组进行排序;
  • 然后判断是否是连续序列
    • 如果差1,即是连续的数字,更新最长序列长度
    • 如果它们相等(重复),则可以忽略,不需要修改 mx
  • 否则,说明当前数字与之前的连续序列断开了。需要重置当前序列长度 mx 为 1,因为当前数字本身可以视为新的序列的开始。

具体实现代码(详解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ongestConsecutive(vector<int>& nums) {if(nums.size() == 0) return 0; // 如果数组为空,返回 0int ans = 1, mx = 1; // 初始化最长序列长度和当前序列长度sort(nums.begin(), nums.end()); // 对数组进行排序for(int i = 1; i < nums.size(); i++) {if(nums[i - 1] + 1 == nums[i]) { // 如果是连续的数字ans = max(ans, ++mx); // 更新最长序列长度}else if(nums[i - 1] == nums[i]) { continue; // 跳过重复数字}else {mx = 1; // 重置当前序列长度}}return ans; // 返回最长连续序列的长度}
};

2.思路分析2:使用哈希集合(优化为 O ( n ) O(n) O(n))

  • 使用 unordered_set 存储输入数组中的所有数字。这允许我们在 O(1) 的时间内快速查找任意数字。

  • 通过 for 循环遍历 numSet 中的每个数字,检查它是否是一个潜在的连续序列的起点。

  • 确定起始点:

    • 通过 numSet.find(num - 1) == numSet.end() 检查当前数字 num 是否是一个连续序列的起点。
    • 如果 num - 1 不在集合中,说明 num 是一个新的序列的开始。
  • 查找连续序列

    • 如果 num 是起始数字,初始化 currentNum 为 num,并将 currentStreak 设为 1(表示当前序列的长度)。
    • 使用 while 循环,查找 currentNum + 1 是否存在于集合中。如果存在,则 currentNum 自增,并且 currentStreak 增加 1,直到没有连续的数字为止。
  • 更新最长序列长度:在每次找到一个完整的连续序列后,将 longestStreak 更新为当前序列长度和已有最长序列长度的较大值。

  • 最后,返回 longestStreak,即数组中最长连续序列的长度

具体实现代码(详解版):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ongestConsecutive(vector<int>& nums) {// 使用 unordered_set 存储所有数字unordered_set<int> numSet(nums.begin(), nums.end());int longestStreak = 0;// 遍历每个数字for (int num : numSet) {// 只从未处理的起始数字开始查找//如果 num - 1 不在集合中,说明 num 是一个新的序列的开始。if (numSet.find(num - 1) == numSet.end()) {int currentNum = num;int currentStreak = 1;// 向上查找连续的数字while (numSet.find(currentNum + 1) != numSet.end()) {currentNum++;currentStreak++;}// 更新最长序列长度longestStreak = max(longestStreak, currentStreak);}}return longestStreak; // 返回最长连续序列的长度}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两种算法的通过时间,使用算法1的竟然还快一点~(hhhh)

总结:哈希表(集合)常常用于解决与查找、计数或分组相关的问题,在数据结构和算法中广泛应用,如实现字典、集合等。哈希表是一种高效且灵活的数据结构,适合于多种场景,尤其是当需要快速查找、插入和删除时。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式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http://www.lryc.cn/news/466351.html

相关文章:

  • 软工——模块设计(爱啦爱啦)
  • Xmind一款极简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软件,支持PC和移动端,Xmind 2024.10.01101版本如何升级到Pro版?简单操作,最新可用!
  • 自动化工具:Ansible
  • 我是类(最终版)
  • 详解ip route
  • OpenGL进阶系列04 - OpenGL 点精灵
  • VSCode按ctrl与鼠标左键无法实现跳转的解决办法
  • U盘数据丢失不用慌,这4个工具可以帮你恢复。
  • 如何在Ubuntu上挂载一块硬盘:详解方案与实操步骤【小白无坑版】
  • 【JAVA】第三张_Eclipse下载、安装、汉化
  • go-zero系列-限流(并发控制)及hey压测
  • Electron-(三)网页报错处理与请求监听
  • 银河麒麟(debian)下安装postgresql、postgis
  • 【已解决】【Hadoop】 Shell命令易错点及解决方法
  • ST7789读取ID错误新思路(以STC32G为例)
  • 【MySQL】入门篇—基本数据类型:使用ORDER BY进行排序
  • java线程池bug的一些思考
  • 深入解析浮动布局及其在现代Web开发中的应用与替代(浮动的概念及应用、如何清除浮动、使用Flex布局和Grid布局的区别、使用`float`布局的历史和现状)
  • WPF基础权限系统
  • 【Java函数篇】Java 8 Predicate函数接口的用法详解
  • C++ 一个反射的例子
  • vue3 解决背景图与窗口留有间隙的问题
  • Cesium for UE-04-一些说明
  • AIGC:开启智能创造的璀璨新篇章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外部存储器
  • 如何使用 Browserless 抓取动态网站?
  • 第21~22周Java主流框架入门-Spring 2.SpringAOP面向切面编程
  • Flutter不常用组件----InteractiveViewer
  • 【LeetCode HOT 100】详细题解之二分查找篇
  • 管理篇(顶级思维模型(31个))(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