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快速理解AUTOSAR CP的软件架构层次以及各层的作用

AUTOSAR CP 的架构中,软件分为 应用层 (App)运行时环境 (RTE)基础软件层 (BSW) 三个主要层级。下面是每一层的主要功能与简单的代码示例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概述

  • 应用层 (App):包含应用程序代码,主要实现业务逻辑。应用层通过 RTE 与基础软件通信,而不直接与硬件交互。

  • 运行时环境 (RTE):负责将应用层与基础软件连接。RTE在不同模块间提供数据交换的接口,是 AUTOSAR 中的中间件。

  • 基础软件层 (BSW):提供了操作系统、内存管理、通信栈等底层服务。BSW 层直接与硬件交互,并为 RTE 和 App 层提供服务。

代码示例

我们将以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为例,其中:

  • App 层 模拟一个温度控制应用程序。
  • RTE 层 提供接口将应用程序与 BSW 层连接。
  • BSW 层 模拟一个虚拟传感器和一个简单的控制器。

假设系统实现的功能是读取温度并判断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则启动冷却系统。

各层代码示例

基础软件层 (BSW)

在基础软件层中,我们定义一个温度传感器模块和一个冷却系统模块。

// BSW_TemperatureSensor.h
#ifndef BSW_TEMPERATURE_SENSOR_H
#define BSW_TEMPERATURE_SENSOR_Hint BSW_ReadTemperature();#endif// BSW_TemperatureSensor.c
#include "BSW_TemperatureSensor.h"
#include <stdlib.h> // For generating random temperature values// 模拟读取温度
int BSW_ReadTemperature() {// 生成20到40之间的随机温度return rand() % 21 + 20;
}// BSW_CoolingSystem.h
#ifndef BSW_COOLING_SYSTEM_H
#define BSW_COOLING_SYSTEM_Hvoid BSW_StartCooling();
void BSW_StopCooling();#endif// BSW_CoolingSystem.c
#include "BSW_CoolingSystem.h"
#include <stdio.h>// 模拟冷却系统的启动与停止
void BSW_StartCooling() {printf("Cooling System Started.\n");
}void BSW_StopCooling() {printf("Cooling System Stopped.\n");
}
运行时环境 (RTE)

在 RTE 层,我们定义了读取温度和控制冷却系统的接口函数。RTE 实现从 BSW 层获取数据或执行操作,再提供给 App 层调用。

// RTE.h
#ifndef RTE_H
#define RTE_Hint RTE_GetTemperature();
void RTE_ControlCoolingSystem(int enable);#endif// RTE.c
#include "RTE.h"
#include "BSW_TemperatureSensor.h"
#include "BSW_CoolingSystem.h"// 获取温度数据
int RTE_GetTemperature() {return BSW_ReadTemperature();
}// 控制冷却系统的开关
void RTE_ControlCoolingSystem(int enable) {if (enable) {BSW_StartCooling();} else {BSW_StopCooling();}
}
应用层 (App)

在应用层,我们实现温度控制逻辑。应用程序通过 RTE 获取温度数据并控制冷却系统的启动与停止。

// App_TemperatureControl.h
#ifndef APP_TEMPERATURE_CONTROL_H
#define APP_TEMPERATURE_CONTROL_Hvoid App_TemperatureControl();#endif// App_TemperatureControl.c
#include "App_TemperatureControl.h"
#include "RTE.h"
#include <stdio.h>#define TEMPERATURE_THRESHOLD 30  // 定义温度阈值void App_TemperatureControl() {int temperature = RTE_GetTemperature();printf("Current Temperature: %d°C\n", temperature);if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_THRESHOLD) {printf("Temperature exceeds threshold! Activating cooling system.\n");RTE_ControlCoolingSystem(1); // 启动冷却系统} else {printf("Temperature is within safe limits.\n");RTE_ControlCoolingSystem(0); // 停止冷却系统}
}
主函数 (Main)

在主函数中,调用应用程序层的温度控制逻辑来运行系统。

// main.c
#include "App_TemperatureControl.h"int main() {// 模拟温度控制系统的多次运行for (int i = 0; i < 5; i++) {App_TemperatureControl();printf("\n");}return 0;
}

代码解释

  1. BSW 层:提供了 BSW_ReadTemperature() 以模拟温度传感器的读取,以及 BSW_StartCooling()BSW_StopCooling() 来控制冷却系统的启动和停止。

  2. RTE 层RTE_GetTemperature()BSW_ReadTemperature() 的数据封装并提供给 App 层,RTE_ControlCoolingSystem() 通过调用 BSW 中的冷却系统函数来启动或停止冷却。

  3. App 层:应用程序 App_TemperatureControl() 调用 RTE_GetTemperature() 读取温度,并通过 RTE_ControlCoolingSystem() 来控制冷却系统。

运行示例

假设温度随机值生成了以下数据,程序的输出可能如下:

Current Temperature: 25°C
Temperature is within safe limits.Current Temperature: 32°C
Temperature exceeds threshold! Activating cool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Started.Current Temperature: 28°C
Temperature is within safe limits.
Cooling System Stopped.Current Temperature: 35°C
Temperature exceeds threshold! Activating cool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Started.Current Temperature: 29°C
Temperature is within safe limits.
Cooling System Stopped.

总结

这个例子展示了 AUTOSAR 三层架构中各层的功能和交互:

  • App 层 实现业务逻辑,通过 RTE 层与其他层通信。
  • RTE 层 提供接口,使得 App 层可以访问 BSW 的功能。
  • BSW 层 直接与硬件交互,提供基础服务。

这种分层架构使得应用代码与硬件解耦,增强了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http://www.lryc.cn/news/461299.html

相关文章:

  • 【Unity】Unity中接入Admob聚合广告平台,可通过中介接入 AppLovin,Unity Ads,Meta等渠道的广告
  • PythonExcel批量pingIP地址
  • 软媒市场新蓝海:软文媒体自助发布与自助发稿的崛起
  • 【笔记】Day2.5.1查询运费模板列表(未完
  • 阿基米德螺旋线等距取点
  • 2024年全球增强现实(AR)市场分析报告
  • 探索 NetworkX:Python中的网络分析利器
  • Python知识点:基于Python技术,如何使用AirSim进行无人机模拟
  • 《中国林业产业》是什么级别的期刊?是正规期刊吗?能评职称吗?
  • 私域流量下的白酒新传奇:半年破五千万的营销策略揭秘
  • Tomcat 配置:方便运行 Java Web 项目
  • Spring Boot知识管理:机器学习与AI集成
  • Superset SQL模板使用
  • 算法工程师重生之第二十七天(合并区间 单调递增的数字 监控二叉树 总结)
  • 前端开发基础NodeJS+NPM基本使用(零基础入门)
  • 深度学习 nd.random.normal()
  • Redis Geo 数据类型解析:基于 ZSET 的高效地理位置管理0708
  • 爬虫post收尾以及cookie加代理
  • c++STL——map与set的使用及介绍
  • Vxe UI vue vxe-table select 下拉框选项列表数据量超大过大时卡顿解决方法
  • python 基础笔记(其实有点内容的)
  • (39)MATLAB生成高斯脉冲及其频谱
  • 35岁前端开发者:转型还是坚守?
  • 对MVC详细解读
  • centos系列图形化 VNC server配置,及VNC viewer连接,2024年亲测有效
  • STL序列式容器之string的基本用法及实现
  • lua脚本使用cjson转换json时,空数组[]变成了空对象{}
  • ImportError: /../lib/libstdc++.so.6: version `GLIBCXX_3.4.29解决方案
  • java-实现一个简单的httpserver-0.6.0
  • 【论文#码率控制】ADAPTIVE RATE CONTROL FOR H.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