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门面模式 | 外观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哈喽,各位盆友们!我是你们亲爱的学徒小z,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设计模式的——门面模式。

文章目录

  • 定义
  • 通用类图
    • 1.通用结构
    • 2.优点
    • 3.缺点
  • 使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1.一个子系统可以有多个门面
    • 2.门面不参与子系统内的业务逻辑

定义

  • 定义:要求一个子系统的外部与其内部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对象进行。门面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易于使用。

    隐藏系统的复杂性,并向客户端提供了一个客户端可以访问系统的接口。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向现有的系统添加一个接口,来隐藏系统的复杂性

通用类图

image-20241009180228179

1.通用结构

  • Facade门面角色

    客户端可以调用这个角色的方法。此角色知晓子系统的所有功能和责任。一般情况下, 本角色会将所有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委派到相应的子系统去,也就说该角色没有实际的业务逻辑,只是一个委托类。

  • subsystem子系统角色

    可以同时有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个单独的类,而是一个类的集合。子系统并不知道门面的存在。对于子系统而言,门面仅仅是另外一个客户端而已。

  • 通用代码

    //子系统
    public class ClassA {public void doSomethingA(){//业务逻辑}
    }
    public class ClassB {public void doSomethingB(){//业务逻辑}
    }
    public class ClassC {public void doSomethingC(){//业务逻辑}
    }//门面对象
    public class Facade {//被委托的对象private ClassA a = new ClassA();private ClassB b = new ClassB();private ClassC c = new ClassC();//提供给外部访问的方法public void methodA(){this.a.doSomethingA();}public void methodB(){this.b.doSomethingB();}public void methodC(){this.c.doSomethingC();}
    }

2.优点

  • 减少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客户端与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减少
  • 提高了灵活性
  • 提高了安全性

3.缺点

  • 违反了开闭原则:对子系统的修改可能需要对门面类进行相应的修改

使用场景

  • 为一个复杂的模块或子系统提供一个供外界访问的接口
  • 子系统相对独立——外界对子系统的访问只要黑箱操作即可

注意事项

1.一个子系统可以有多个门面

  • 适用条件

  • 门面已经庞大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 子系统可以提供不同访问路径

    以门面模式的通用源代码为例。ClassA、ClassB、ClassC是一个子系统的中3个对象,现在有两个不同的高层模块来访问该子系统,模块一可以完整的访问所有业务逻辑,也就是通用代码中的Facade类,它是子系统的信任模块;而模块二属于受限访问对象,只能访问methodB方法。

    处理方法:需要建立两个门面以供不同的高层模块来访问,在原有的通用源码上增加一个新的门面

    //新增门面
    public class Facade2 {//引用原有的门面private Facade facade = new Facade();//对外提供唯一的访问子系统的方法public void methodB(){this.facade.methodB();}
    }

    增加的门面非常简单,委托给了已经存在的门面对象Facade进行处理,为什么要使用委 托而不再编写一个委托到子系统的方法呢?那是因为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中,尽量保持相同的 代码只编写一遍,避免以后到处修改相似代码出现问题

2.门面不参与子系统内的业务逻辑

举例说明

我们把门面上的methodC上的逻辑修改一下,它必须先调用ClassA的doSomethingA方法,然后再调用ClassC的doSomethingC方法

//修改门面
public class Facade {//被委托的对象private ClassA a = new ClassA();private ClassB b = new ClassB();private ClassC c = new ClassC();//提供给外部访问的方法public void methodA(){this.a.doSomethingA();}public void methodB(){this.b.doSomethingB();}public void methodC(){this.a.doSomethingA();this.c.doSomethingC();}
}

这样的设计不靠谱。因为已经让门面对象参与了业务逻辑,门 面对象只是提供一个访问子系统的一个路径而已,它不应该也不能参与具体的业务逻辑,否则就会产生一个倒依赖的问题:子系统必须依赖门面才能被访问,这是设计上一个严重错误,不仅违反了单一职责原则,同时也破坏了系统的封装性

解决方法

  • 建立一个封装类,封装完毕后提供给门面对象

    //封装类
    public class Context {//委托处理private ClassA a = new ClassA();private ClassC c = new ClassC();//复杂的计算public void complexMethod(){this.a.doSomethingA();this.c.doSomethingC();}
    }//门面类
    public class Facade {//被委托的对象private ClassA a = new ClassA();private ClassB b = new ClassB();private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提供给外部访问的方法public void methodA(){this.a.doSomethingA();}public void methodB(){this.b.doSomethingB();}public void methodC(){this.context.complexMethod();}
    }
  • 该封装类的作用就是产生一个业务规则complexMethod,并且它的生存环境是在子系统内,仅仅依赖两个相关的对象,门面对象通过对它的访问完成一个复杂的业务逻辑

  • 通过这样一次封装后,门面对象又不参与业务逻辑了,在门面模式中,门面角色应该是稳定,它不应该经常变化,一个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它就不应该被改变,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对外的接口。

http://www.lryc.cn/news/458883.html

相关文章:

  • FPGA时序分析和约束学习笔记(1、FPGA基本原理)
  • VMware桥接模式无法连接网络
  • YOLO11改进|卷积篇|引入空间通道重组卷积ScConv
  • Java:方法详解
  • Python 三方库下载安装
  • 使用npm i报错node-sass失败问题解决
  • vite+vue3实现动态路径导入
  • JAVA——File类
  • 掌握Postman,开启API测试新纪元!
  • JAVA-数据结构-排序
  • 初识数据结构--时间复杂度 和 空间复杂度
  • Ubuntu QT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 C语言中缓冲区底层实现以及数据输入的处理
  • RocketMQ事务消息原理
  • 【Java】IntelliJ IDEA开发环境安装
  • Go语言中的通道 (Channel) 实践:Goroutine之间的通信
  • 常用类(二)--String类的简单总结
  • Spring Boot开发:从入门到精通
  • 《数据结构》--队列【各种实现,算法推荐】
  • 面试八股文对校招的用处有多大?--GDB篇
  • Unity用VS打开FGUI脚本变成杂项怎么处理?
  • 交叉熵损失函数(Cross-Entropy Loss Function)解释说明
  • 和外部机构API交互如何防止外部机构服务不可用拖垮调用服务
  • 自动猫砂盆真的有必要吗?买自动猫砂盆不看这四点小心害死猫。
  • 国外解压视频素材哪里找?五个海外解压视频素材网站推荐
  • Android一个APP里面最少有几个线程
  • 位操作解决数组的花样遍历
  • 【面试宝典】深入Python高级:直戳痛点的题目演示(下)
  • Hive数仓操作(十七)
  • 工业和自动化领域常见的通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