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746.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入门dp C++实现

问题:Leetcode 746.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cost ,其中 cost[i] 是从楼梯第 i 个台阶向上爬需要支付的费用。一旦你支付此费用,即可选择向上爬一个或者两个台阶。

你可以选择从下标为 0 或下标为 1 的台阶开始爬楼梯。

请你计算并返回达到楼梯顶部的最低花费。

caf88cbd5c1547b5b2c2c8a3dd74da82.png


算法1:递归

        因为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从 01 爬到  i 」,所以定义 dfs ( i ) 表示从 01 爬到 i 的最小花费。

枚举最后一步爬了几个台阶,分类讨论:

        如果最后一步爬了 1 个台阶,那么我们得先爬到 i − 1,要解决的问题缩小成:从 01 爬到 i − 1 的最小花费。把这个最小花费加上 cost [ i − 1 ] ,就得到了 dfs ( i ) ,即 dfs ( i ) = dfs ( i − 1 ) + cost [ i − 1 ] 
        如果最后一步爬了 2 个台阶,那么我们得先爬到 i − 2,要解决的问题缩小成:从 01 爬到 i − 2 的最小花费。把这个最小花费加上 cost [ i − 2 ] ,就得到了 dfs ( i ) ,即 dfs ( i ) = dfs ( i − 2 ) + cost [ i − 2 ] 
        这两种情况取最小值,就得到了从 01 爬到 i 的最小花费,即dfs ( i ) = min ( dfs ( i − 1 ) + cost [ i − 1 ] , dfs ( i − 2 ) + cost [ i − 2 ] )
        递归边界:dfs ( 0 ) = 0, dfs ( 1 ) = 0。爬到 01 无需花费,因为我们一开始在 01

        递归入口:dfs ( n ),也就是答案。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vector<int>& cost) {int n = cost.size();function<int(int)>dfs = [&](int i)->int{if(i <= 1) return 0;return min(cost[i - 1] + dfs(i - 1),cost[i - 2] + dfs(i - 2));};return dfs(n);}
};

算法2:递归 + 记录返回值 = 记忆化搜索

        注意到「先爬 1 个台阶,再爬 2 个台阶」和「先爬 2 个台阶,再爬 1 个台阶」,都相当于爬 3 个台阶,都会从 dfs ( i ) 递归到 dfs ( i  − 3 ) 

        一叶知秋,整个递归中有大量重复递归调用(递归入参相同)。由于递归函数没有副作用,同样的入参无论计算多少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可以用记忆化搜索来优化:

        如果一个状态(递归入参)是第一次遇到,那么可以在返回前,把状态及其结果记到一个 memo 数组中。
        如果一个状态不是第一次遇到(memo 中保存的结果不等于 memo 的初始值),那么可以直接返回 memo 中保存的结果。
        注意:memo 数组的初始值一定不能等于要记忆化的值!例如初始值设置为 0,并且要记忆化的 dfs ( i ) 也等于 0,那就没法判断 0 到底表示第一次遇到这个状态,还是表示之前遇到过了,从而导致记忆化失效。一般把初始值设置为 −1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vector<int>& cost) {int n = cost.size();vector<int> memo(n + 1,-1);function<int(int)>dfs = [&](int i)->int{if(i <= 1) return 0;int& res = memo[i];if(res != -1)   return memo[i];return res = min(cost[i - 1] + dfs(i - 1),cost[i - 2] + dfs(i - 2));};return dfs(n);}
};

算法3:1:1 翻译成递推

我们可以去掉递归中的「递」,只保留「归」的部分,即自底向上计算。

具体来说,dp [ i ] 的定义和 dfs ( i ) 的定义是一样的,都表示从 0 1 爬到 i 的最小花费。

相应的递推式(状态转移方程)也和 dfs 一样:dp [ i ] = min ( dp [ i − 1 ] + cost [ i − 1 ] , dp [ i − 2 ] + cost [ i − 2 ] )
相当于之前是用递归去计算每个状态,现在是枚举并计算每个状态。

初始值 dp [ 0 ] = 0, dp [ 1 ] = 0 ,翻译自递归边界 dfs ( 0 ) = 0 , dfs ( 1 ) = 0 

答案为 dp [ n ] ,翻译自递归入口 dfs ( n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vector<int>& cost) {int n = cost.size();vector<int> dp(n + 1);for(int i = 2;i <= n;i++){dp[i] = min(dp[i - 1] + cost[i - 1],dp[i - 2] + cost[i - 2]);}return dp[n];}
};

算法4:空间优化

        观察状态转移方程,发现一旦算出 dp [ i ] ,那么 dp [ i − 2 ] 及其左边的状态就永远不会用到了。

        这意味着每次循环,只需要知道「上一个状态」和「上上一个状态」的 f 值是多少,分别记作dp1​ 和 dp0​ 。它俩的初始值均为 0,对应着 dp [ 1 ]  dp [  0 ] 

        每次循环,计算出新的状态 newdp = min ( dp1 +cost [ i − 1 ] , dp0​ + cost [ i − 2 ] ) ,那么对于下一轮循环来说:「上上一个状态」就是 dp1 ​更新 dp0 = dp1 。「上一个状态」就是 newdp ,更新 dp1​ = newdp 
        最后答案为 dp1 ,因为最后一轮循环算出的 newdp 赋给了 dp1​ 。代码实现时,可以把 i 改成从 1 遍历到 n−1,这样 newdp = min ( dp1​ + cost [ i ] , dp0 + cost [ i − 1 ] ) ,可以简化一点代码。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vector<int>& cost) {int n = cost.size();int dp0 = 0,dp1 = 0;for(int i = 2;i <= n;i++){int newdp = min(dp1 + cost[i - 1],dp0 + cost[i - 2]);dp0 = dp1;dp1 = newdp;}return dp1;}
};

 

http://www.lryc.cn/news/456692.html

相关文章:

  • 路由协议常见知识点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InstructBlip深度解读
  • 网页前端开发之Javascript入门篇(7/9):字符串
  • 双登股份再战IPO:数据打架,实控人杨善基千万元股权激励儿子
  • 4.Python 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传入参数、函数的返回值、None 类型、函数说明文档、变量的作用域)
  • 【JavaEE】——文件IO
  • Python的pandas库基本操作(数据分析)
  • 软件测试(平铺版本)
  • 树控件QTreeWidget
  • Python酷库之旅-第三方库Pandas(139)
  • 昇思学习打卡营学习记录:CycleGAN壁画修复
  • 南京大学《软件分析》李越, 谭添——1. 导论
  • 使用seata管理分布式事务
  • 浏览器指纹
  • W外链平台有什么优势?
  • 深入理解Spring Cache:加速应用性能的秘钥
  • C语言入门基础题(力扣):完成旅途的最少时间(C语言版)
  • 基于LORA的一主多从监测系统_0.96OLED
  • C#系统学习路线
  • UI开发:从实践到探索
  • 操作系统 | 学习笔记 | 王道 | 3.1 内存管理概念
  • Unity射线之拾取物体
  • Python的numpy库矩阵计算(数据分析)
  • R语言的基本语句及基本规则
  • 网络受限情况下安装openpyxl模块提示缺少Jdcal,et_xmlfile
  • 【算法】- 查找 - 散列表查询(哈希表)
  • 货币政策工具
  • std::async概念和使用方法
  • Chatgpt 原理解构
  • 【每日刷题】Day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