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Judge | 置换选择排序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给定初始整数顺串,以及大小固定并且初始元素已知的二叉最小堆(为完全二叉树或类似完全二叉树,且父元素键值总小于等于任何一个子结点的键值),要求利用堆实现置换选择排序,并输出第一个顺串。例如给定初始顺串29,14,35,13,以及堆(记为16 19 31 25 21 56 40), 置换选择排序得到的第一个顺串为16 19 21 2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

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m为初始顺串的数的个数,n为二叉最小堆的大小
第二行包含m个整数,即初始顺串
第三行包含n个整数,即已经建好的堆的元素(有序,按照从堆顶到堆底,从左到右的顺序)

输出

输出包含一行,即第一个顺串。

样例输入

4 7
29 14 35 13
16 19 31 25 21 56 40

样例输出

16 19 21 25

思路

  1.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小根堆,堆顶元素是最小的,我们可以将堆顶元素取出,将其放入res数组中,然后将堆顶元素删除,注意,在这一步当中是不用关注初始化顺串的元素的。
  2. 然后将初始的顺串中的下一个元素放入堆中,然后调整堆,使其满足堆的性质。
    1. 如果初始的顺串被选中的元素比res数组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大,那么就将这个元素放入堆中,然后调整堆;否则将这个元素先放入堆,然后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堆的大小减一,最后调整堆。
  3. 然后将堆顶元素取出,放入res数组中,然后将堆顶元素删除。
  4. 重复上述步骤2、3,直到堆为空或者初始顺串中的元素全部被替换。

看完原理,我们可以将代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调整堆的代码,一个是置换选择排序的代码。

代码解析

先说调整堆的代码:

void reflushHeap(int n) {int i = 1;while(2*i <= n || 2*i+1 <= n) {if(2*i <= n && 2*i+1 <= n) {if(ar[2*i] < ar[2*i+1]) {if(ar[i] > ar[2*i]) {swap(ar[i], ar[2*i]);i = 2*i;}} else {if(ar[i] > ar[2*i+1]) {swap(ar[i], ar[2*i+1]);i = 2*i+1;}}} else if(2*i <= n && 2*i+1 > n) {if(ar[i] > ar[2*i]) {swap(ar[i], ar[2*i]);i = 2*i;}	} else break;}
}

然后是置换选择排序的代码:
这代码在排除输入部分之后是这样的:

while(t--) {if(n <= 0) break;res.push_back(ar[1]);if(res.back() > in[j]) {ar[1] = in[j];swap(ar[1], ar[n]);--n;reflushHeap(n);} else {ar[1] = in[j];reflushHeap(n);}++j;
}

Code

#include <bits/stdc++.h>
#pragma GCC optimize(3,"Ofast","inline")
using namespace std;int ar[1024], in[1024];void reflushHeap(int n) {int i = 1;while(2*i <= n || 2*i+1 <= n) {if(2*i <= n && 2*i+1 <= n) {if(ar[2*i] < ar[2*i+1]) {if(ar[i] > ar[2*i]) {swap(ar[i], ar[2*i]);i = 2*i;}} else {if(ar[i] > ar[2*i+1]) {swap(ar[i], ar[2*i+1]);i = 2*i+1;}}} else if(2*i <= n && 2*i+1 > n) {if(ar[i] > ar[2*i]) {swap(ar[i], ar[2*i]);i = 2*i;}	} else break;}
}int main() {vector<int> res;ios::sync_with_stdio(false);cin.tie(nullptr);cout.tie(nullptr);int m, n, t, j = 1;cin >> m >> n;res.reserve(m);for(int i = 1; i <= m; ++i) {cin >> in[i];}for(int i = 1; i <= n; ++i) {cin >> ar[i];}t = m;while(t--) {if(n <= 0) break;res.push_back(ar[1]);if(res.back() > in[j]) {ar[1] = in[j];swap(ar[1], ar[n]);--n;reflushHeap(n);} else {ar[1] = in[j];reflushHeap(n);}++j;}for(auto i: res) {cout << i << " ";}
}
http://www.lryc.cn/news/453406.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提取b站的视频字幕,下载视频
  • Vue中使用ECharts实现热力图的详细教程
  • Arduino UNO R3自学笔记13 之 Arduino使用LM35如何测量温度?
  • 蓝桥杯【物联网】零基础到国奖之路:十六. 扩展模块之矩阵按键
  • Apollo9.0 Planning2.0决策规划算法代码详细解析 (4): PlanningComponent::Proc()
  • AAA Redis的过期删除策略+缓存雪崩+缓存一致性问题
  • 成都跃享未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抖音小店:引领教育咨询新风尚
  • 【堆排】为何使用向下调整法建堆比向上调整法建堆更好呢?
  • 在Stable Diffusion WebUI中安装SadTalker插件时几种错误提示的处理方法
  • 使用ffmpeg合并视频和音频
  • 周末总结(2024/10/05)
  • 在Ubuntu中自动挂载SMB/CIFS共享
  • pWnOS2.0 靶机渗透( cms 渗透,php+mysql 网站渗透,密码碰撞)
  • 【AI】AIOT简介
  • picgo + typora + gitee图床
  • 【路径规划】多机器人路径规划
  • 深度学习Day-35:One-hot独热编码
  • Streamlit 实现登录注册验证
  • ASP.NET Zero 多租户介绍
  • 【60天备战2024年11月软考高级系统架构设计师——第29天:微服务架构——微服务的优缺点】
  • 读论文、学习时 零碎知识点记录01
  • 图解C#高级教程(一):委托
  • CMSIS-RTOS V2封装层专题视频,一期视频将常用配置和用法梳理清楚,适用于RTX5和FreeRTOS(2024-09-28)
  • 渗透测试入门学习——使用python脚本自动识别图片验证码,OCR技术初体验
  • docker环境下配置cerbot获取免费ssl证书并自动续期
  • Studying-多线程学习Part1-线程库的基本使用、线程函数中的数据未定义错误、互斥量解决多线程数据共享问题
  • Flink 03 | 数据流基本操作
  • 在 TS 的 class 中,如何防止外部实例化
  • HTML详解
  • 记录|Modbus-TCP产品使用记录【德克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