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篇(应用案例 - UV统计)(持续更新迭代)

目录

一、HyperLogLog

二、测试百万数据的统计


一、HyperLogLog

首先我们搞懂两个概念:

UV:全称Unique Visitor,也叫独立访客量,是指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

1天内同一个用户多次访问该网站,只记录1次。

PV:全称Page View,也叫页面访问量或点击量,用户每访问网站的一个页面,记录1次PV,用户多次打开页

面,则记录多次PV。

往往用来衡量网站的流量。

通常来说UV会比PV大很多,所以衡量同一个网站的访问量,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所以我们只是单纯的把这两个值作为一个参考值

UV统计在服务端做会比较麻烦,因为要判断该用户是否已经统计过了,需要将统计过的用户信息保存。

但是如果每个访问的用户都保存到Redis中,数据量会非常恐怖,那怎么处理呢?

Hyperloglog(HLL)是从Loglog算法派生的概率算法,用于确定非常大的集合的基数,而不需要存储其所有

值。

相关算法原理大家可以参考:https://juejin.cn/post/6844903785744056333#heading-0

Redis中的HLL是基于string结构实现的,单个HLL的内存永远小于16kb,内存占用低的令人发指!

作为代价,其测量结果是概率性的,有小于0.81%的误差。

不过对于UV统计来说,这完全可以忽略。

二、测试百万数据的统计

测试思路:我们直接利用单元测试,向HyperLogLog中添加100万条数据,看看内存占用和统计效果如何

经过测试:我们会发生他的误差是在允许范围内,并且内存占用极小

http://www.lryc.cn/news/453126.html

相关文章:

  • 解锁微信小程序新技能:ECharts动态折线图搭配WebSocket,数据刷新快人一步!
  • 上交所服务器崩溃:金融交易背后的技术隐患暴露杭州BGP高防服务器43.228.71.X
  • P4、P4D、HelixSwarm 各种技术问题咨询
  • Linux 应用层协议HTTP
  • Python和C++混淆矩阵地理学医学物理学视觉语言模型和算法模型评估工具
  • HTTP 协议的基本格式和 fiddler 的用法
  • 【计算机网络】详解UDP协议格式特点缓冲区
  • 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的几个新领域
  • android 原生加载pdf
  • MAE(平均绝对误差)和std(标准差)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03实战篇:把握667分析题的阅读材料、题目
  • C++系列-多态
  • 基于C++和Python的进程线程CPU使用率监控工具
  • fish-speech语音大模型本地部署
  • 如何写出更牛的验证激励
  • EasyCVR视频汇聚平台:解锁视频监控核心功能,打造高效安全监管体系
  • 面对大文件(300G以上)如何加速上传速度
  • 基于 Redis 实现消息队列的深入解析
  • C++(string类的实现)
  • nrf 24l01使用方法
  • C语言普及难度三题
  • 10.4每日作业
  • 日常工作记录:服务器被攻击导致chattr: command not found
  • 多线程-初阶(1)
  • Spring Boot集成encache快速入门Demo
  • 【C语言】数组练习
  • 微服务实战——ElasticSearch(保存)
  • leetcode练习 路径总和II
  • 使用Three.js库创建的简单WebGL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展示具有不同透明度和缩放比例的圆环列
  • Redis: 集群架构,优缺点和数据分区方式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