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解释模式】

定义

解释器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用于定义一种语言的文法,并提供一个解释器来处理该语言的句子。它通过为每个语法规则定义一个类,使得可以将复杂的表达式逐步解析和求值。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解析和执行语法规则的场景。

UML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组成角色

  • AbstractExpression(抽象表达式):声明一个解释操作的接口,所有具体表达式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
  • TerminalExpression(终结符表达式):实现了抽象表达式接口,代表文法中的基本元素,通常用于处理终结符。
  • NonTerminalExpression(非终结符表达式):也实现了抽象表达式接口,通常用于处理文法中的组合结构,调用一个或多个终结符表达式。
  • Context(上下文):存储在解释过程中需要的全局信息,通常包含解释器所需的数据。

工作流程

  1. 客户端创建上下文对象并定义一个具体的表达式树。
  2. 通过上下文,将输入的句子传递给解释器,解释器会解析该句子。
  3. 解析过程通过调用表达式对象的解释方法,逐步解析并返回结果。

代码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AbstractExpression
interface Expression {int interpret(Map<String, Integer> context);
}// TerminalExpression
class Number implements Expression {private final int number;public Number(int number) {this.number = number;}@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Map<String, Integer> context) {return number;}
}// NonTerminalExpression
class Add implements Expression {private final Expression left;private final Expression right;public Add(Expression left,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this.right = right;}@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Map<String, Integer> context) {return left.interpret(context) + right.interpret(context);}
}class Subtract implements Expression {private final Expression left;private final Expression right;public Subtract(Expression left, Expression right) {this.left = left;this.right = right;}@Overridepublic int interpret(Map<String, Integer> context) {return left.interpret(context) - right.interpret(context);}
}// Client code
public class InterpreterPattern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 + 2 - 3Expression expression = new Subtract(new Add(new Number(1), new Number(2)), new Number(3));// 计算Map<String, Integer> context = new HashMap<>();int result = expression.interpret(context);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result); // Output: Result: 0}
}

优点

  • 易于扩展:可以通过增加新的终结符和非终结符类来扩展语言。
  • 清晰的结构:每个表达式都有对应的类,使得文法和解析逻辑清晰分离。

缺点

  • 类的数量增多:对于复杂文法,可能会导致类的数量激增,管理困难。
  • 性能问题:对于复杂的解析过程,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因为每次解释都需要创建新的对象。

使用场景

  • 当需要定义一种语言的文法并需要解释它时,例如简单编程语言、正则表达式的解释等。
  • 当文法规则相对简单且可扩展时,适合使用解释器模式。
http://www.lryc.cn/news/452483.html

相关文章:

  • 51单片机应用开发(进阶)---数码管+按键+蜂鸣器(电磁炉显示模拟)
  • Emergency Stop (ES)
  • [C++][第三方库][gtest]详细讲解
  • 【Java数据结构】 链表
  • 前端——Ajax和jQuery
  • C++-vector模拟实现
  • Activity
  • 【力扣 | SQL题 | 每日四题】力扣1581, 1811, 1821, 1831
  • 洛谷【P1955 [NOI2015] 程序自动分析】
  • Swift并发笔记
  • React 组件命名规范
  • eNSP网络配置指南:IP设置、DNS、Telnet、DHCP与路由表管理
  • 初步认识产品经理
  • web前端面试中拍摄的真实js面试题(真图)
  • python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当损失函数的数值变成 `nan` 时,这通常意味着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出现了数值不稳定性以及解决办法,数据分析
  • Kafka快速实战与基本原理详解
  • tftp传文件被服务器拒绝进入tftp: server error: (768) Access to staonline.pcap denied
  • express,生成用户登录后的 token
  • 银河麒麟桌面操作系统修改默认Shell为Bash
  •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 SpringBoot系列 启动流程
  • vgg19提取特征
  • Qt 中的 QChartView
  • cheese安卓版纯本地离线文字识别插件
  • 【C++】多肽
  • Linux下Socket编程
  • Scrapy 爬虫的大模型支持
  • 数据仓库简介(一)
  • Kafka和RabbitMQ区别
  • go-zero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