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树(基础,分类,遍历)

数据结构-树

1.什么是树?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与线性数据结构(如数组和链表)不同,树结构以节点(Nodes)和边(Edges)组成,通过根节点(Root Node)进行组织。每个节点可以有零个或多个子节点,形成一系列层级结构。

树的基本术语包括:

  • 根节点(Root):树的最上层节点,没有父节点。
  • 节点(Node):树中的基本单元,包含数据和指向子节点的引用。
  • 子节点(Child):直接连接到某一节点的节点。
  • 父节点(Parent):直接连接到子节点的节点。
  • 叶节点(Leaf):没有子节点的节点。
  • 深度(Depth):节点到根节点的路径长度。
  • 高度(Height):节点到其最远叶节点的路径长度。

2.树的类型

  • 二叉树(Binary Tree):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左子树的所有节点值小于根节点值,右子树的所有节点值大于根节点值。
  • 平衡树(Balanced Tree):如 AVL 树和红黑树,保持树的高度平衡,以优化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
2.1. 二叉树(Binary Tre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义:二叉树是一种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的树形结构。每个节点通常包含三个部分:数据、左子节点、右子节点。

特点

  • 结构:每个节点有至多两个子节点,通常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 类型:包括满二叉树(每个节点都有两个子节点)、完全二叉树(除了最底层外,所有层都是满的)和不完全二叉树(节点可能只有一个子节点)。

完全二叉树和非完全二叉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途:广泛应用于表达结构性的数据,例如表达式树、决策树等。

2.2.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义:二叉搜索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左子树包含小于该节点值的节点,右子树包含大于该节点值的节点。(值)

特点

  • 性质:对于每个节点,左子树的所有节点值小于该节点值,右子树的所有节点值大于该节点值。
  • 操作: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可以在平均 O(log n) 时间复杂度下完成,前提是树是平衡的。

用途:常用于实现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2.3. 平衡树(Balanced Tree)

定义:平衡树是一种自我调整的二叉搜索树,确保树的高度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从而优化操作效率。

类型

  • AVL 树:一种严格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高度差最多为1。插入和删除操作后,可能需要进行旋转来保持平衡。
  • 红黑树:一种较宽松的平衡树,其中每个节点都有一个颜色属性(红色或黑色),并且遵循一系列规则来确保树的平衡。红黑树在插入和删除时也进行必要的旋转和重新着色。

特点

  • AVL 树:高度更严格平衡,查询操作通常较快,但插入和删除的旋转次数可能较多。
  • 红黑树:维护平衡较为宽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复杂度较低,但查询操作可能稍慢。

用途:用于实现具有自平衡特性的高效数据结构,如Java的 TreeMapTreeSet

3.二叉树的存储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通常有两种方式: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顺序存储适用于完全二叉树,而链式存储则更为灵活,适用于不完全二叉树。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包括‌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序遍历(广度遍历),这些遍历方式按照不同的顺序访问树的节点。

4.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遍历是指按某条搜索路径访问树中的每个结点,使得每个结点均被访问一次。

1)先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返回,否则先访问根节点,再先序遍历左子树,再先序遍历右子树。

void PreOrderVisit(BiTree T) {if (T != NULL) {visit(T);PreOrderVisit(T->lchild);PreOrderVisit(T->rchild);}
}

2)中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返回,否则先中序遍历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再中序遍历右子树。

void InOrderVisit(BiTree T) {if (T != NULL) {InOrderVisit(T->lchild);visit(T);InOrderVisit(T->rchild);}
}

3)后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返回,否则先后序遍历左子树,再后序遍历右子树,再访问根节点。

void PostOrderVisit(BiTree T) {if (T != NULL) {PostOrderVisit(T->lchild);PostOrderVisit(T->rchild);visit(T);}
http://www.lryc.cn/news/443935.html

相关文章:

  • CodeGeeX4:程序员的高效助手,多语言代码生成神器!
  • 小程序组件间通信
  • Homebrew安装与切换下载源
  • C#回调函数
  • Matplotlib绘制热力图
  • 手写SpringMVC
  • mysql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SQL 删除数据(DELETE 语句)(18)
  • 周边游小程序开发
  • 初级前端面试
  • 微软AI核电计划
  • 图片马赛克处理(Java)
  • python+selenium实现自动联网认证,并实现断网重连
  • 基于机器学习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ADHD)(python论文+代码)HYPERAKTIV
  • Spring Boot 集成 Redisson 实现消息队列
  • go语言Map详解
  • C++——已知数组a[6]={1,3,5,7,9};输入一个数值,要求按照现有排序规律将它放入数组当中。
  • 云计算第四阶段---CLOUD Day7---Day8
  • 深入解析ThingsBoard与ThingsKit物联网平台的差异
  • 五、CAN总线
  • Linux:终端(terminal)与终端管理器(agetty)
  • 钉钉与MySQL对接集成获取部门列表2.0打通EXECUTE语句
  • 微信小程序点赞动画特效实现
  • Day25笔记-普通文件读写with上下文二进制文件csv文件
  • MySQL安装教程
  • 【Windows】快速帮你解决如何找到 Windows 上的 .condarc 文件
  • 『正版软件』XYplorer 专业的 Windows 文件管理工具软件
  • “吉林一号”宽幅02B系列卫星
  • 我的AI工具箱Tauri版-FasterWhisper音频转文本
  • Java后端中的延迟队列实现:使用Redis与RabbitMQ的不同策略
  • Linux中使用cp命令的 -f 选项,但还是提醒覆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