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软考流水线计算

        某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采用双缓冲工作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T为10μs,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M为6μs,系统对每个磁盘块数据的处理时间C为2μ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10个磁盘块的Doc1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双缓冲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μs,比使用单缓冲节约了( )μs时间。

双缓冲的运行时间为  108μs

  • T:磁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10μs。
  • M: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为6μs。
  • C:系统对每个磁盘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2μs。

下一次传输数据同时,CPU读取上一次数据并处理,最后一次的数据会单独占用8μs,所以运行时间计算就是,T*磁盘数+M+C

        还有一个叫流水线的计算公式:第一次运行时长+(次数-1)*周期 套用在这道题上就是T+M+C +(10-1)*10 =108 这个周期是单次运行中,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

单缓冲运行的时间为 168μs

        在单缓冲中数据的传入和读取不能分开,因为只有一个缓存必须上一步执行完毕后才能,接受下一次的数据,CPU在处理数据的同时,下一次的数据可以传送进来,每次运行会节省2μs,最后一次需要单独占用时间处理。最后的运行时长就是:(T+M)*10+C=162

http://www.lryc.cn/news/442652.html

相关文章:

  • 1份可以派上用场丢失数据恢复的应用程序列表
  • MySQL Workbench 超详细安装教程(一步一图解,保姆级安装)
  • 深度学习常见面试题及答案(16~20)
  • Packet Tracer - IPv4 ACL 的实施挑战(完美解析)
  • Langchain-chatchat源码部署及测试实验
  • 【Linux】线程(第十六篇)
  • 2024华为杯研赛E题保姆级教程思路分析
  • 国内可以使用的ChatGPT服务【9月持续更新】
  • Linux环境Docker安装Mongodb
  • PyTorch 池化层详解
  • Intel架构的基本知识
  • Element Plus 中Input输入框
  • 大模型中常见 loss 函数
  • (十六)Ubuntu 20.04 下搭建PX4+MATLAB 仿真环境(HITL)
  • Matlab simulink建模与仿真 第十七章(补充离散库和补充数学库)
  • Android Glide:让图片加载从未如此简单
  • YOLOv9改进策略【注意力机制篇】| 2024 SCSA-CBAM 空间和通道的协同注意模块
  • Obsidian 全部笔记共享配置文件,obsidian仓库-文件夹配置统一化
  • c++可视化打印树
  • ElementUI 快速入门:使用 Vue 脚手架搭建项目
  • 算法打卡:第十一章 图论part02
  •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及其matlab程序详解
  • 力扣 438找到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异位词
  • 图像滤波---各项异性扩散滤波使用笔记及代码
  • 用Go语言构建健壮的并发系统:深入理解错误传播与处理
  • 掌握C#中的动态规划技术
  • C语言进阶【5】---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2】(小数存储很难吗?)
  • 如何更新至CDS-Beta下载ERA5数据
  • SQL编程题复习(24/9/20)
  • react crash course 2024 (1)理论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