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实战OpenCV之图像阈值处理

基础入门

        图像阈值处理是一种二值化技术,它基于预设的阈值,可以将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背景,另一大类是前景或目标对象。这个过程涉及将图像中的每个像素值与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决定保留原始值还是替换为新值,新值通常是二值化后的0或255。

        OpenCV提供了cv::threshold()函数,以实现基本的阈值处理。

double threshold(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double thresh, double maxval, int type);

        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

        src:输入的单通道图像,通常为灰度图像。

        dst:输出图像,与src尺寸相同,类型根据type参数确定。

        thresh:阈值。

        maxval:当像素值超过阈值时,设置的新值。

        type:阈值类型,常见的取值如下。

          cv::THRESH_BINARY:大于阈值设为maxval,否则设为0。

          cv::THRESH_BINARY_INV:小于阈值设为maxval,否则设为0。

          cv::THRESH_TRUNC:大于阈值的像素设为阈值,其余不变。

          cv::THRESH_TOZERO:小于阈值的像素设为0,其余不变。

          cv::THRESH_TOZERO_INV:大于阈值的像素设为0,其余不变。

实战解析

        下面的实战代码完成了一个基本的图像处理任务 —— 将一张灰度图像转换成二值图像。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Mat类型的变量img,并尝试使用imread函数读取图片,通过参数IMREAD_GRAYSCALE指定以灰度模式加载。接下来,我们调用threshold函数对灰度图像img进行阈值处理,将其转换为二值图像。这里,阈值被设置为127,阈值类型为THRESH_BINARY。这意味着,所有像素值大于或等于127的将被设为最大值255(代表白色),其余设为0(代表黑色)。最后,分别使用imshow函数显示原始的灰度图像和经过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Mat img = imread("OpenCV.png", IMREAD_GRAYSCALE);if (img.empty()){cout << "Can not open or find the image" << endl;return -1;}Mat binaryImg;threshold(img, binaryImg, 127, 255, THRESH_BINARY);imshow("Original Image", img);imshow("Binary Image", binaryImg);waitKey(0);return 0;
}

        执行上面的代码,运行效果可参考下图。

        在实际应用中,阈值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光照变化大、噪声较多的图像。此时,可以使用下面的自适应阈值处理方法。它能够根据图像局部特性动态调整阈值,特别适合于处理光照不均匀的场景,比如:车牌识别、文档扫描等应用。

自适应阈值处理

        自适应阈值处理是一种更智能的图像二值化方法,它不像普通阈值处理那样使用单一固定阈值,而是针对图像的不同区域或区块计算各自的阈值,以适应局部的亮度变化。这对于光照不均匀的图像特别有效,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细节。

        在OpenCV中,自适应阈值处理使用cv::adaptiveThreshold()函数,其声明如下。

void adaptiveThreshold(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double maxValue, int adaptiveMethod, int thresholdType, int blockSize, double C);

        其参数含义与cv::threshold()类似,额外参数的含义如下。

        adaptiveMethod:自适应方法,常见取值有cv::ADAPTIVE_THRESH_MEAN_C(均值)和cv::ADAPTIVE_THRESH_GAUSSIAN_C(高斯加权)。

        blockSize:用于计算局部阈值的邻域大小,通常选择奇数值,以便有明确的中心像素点。

        C:常数项,从计算出的局部阈值中减去或加上这个常数,用于调整最终的阈值。

        下面的实战代码演示了使用adaptiveThreshold函数进行自适应阈值处理的情形。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
#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Mat img = imread("OpenCV.png", IMREAD_GRAYSCALE);if (img.empty()){cout << "Can not open or find the image" << endl;return -1;}// 自适应阈值处理Mat adaptiveThreshImg;adaptiveThreshold(img, adaptiveThreshImg, 255, ADAPTIVE_THRESH_MEAN_C, THRESH_BINARY, 11, 2);imshow("Original Image", img);imshow("Adaptive Threshold Image", adaptiveThreshImg);waitKey(0);return 0;
}

        执行上面的代码,运行效果可参考下图。可以看到,经过自适应阈值处理后,图像的轮廓变得格外清晰。自适应阈值处理方法适用于复杂光照条件下图像的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后续图像分析和识别的准确率。

http://www.lryc.cn/news/441666.html

相关文章:

  • 登录后继续执行方法
  • JVM-类加载器的双亲委派模型详解
  • 【计算机基础题目】Linux系统中文件权限 字母权限和数字权限的相互转换
  • VRRP协议原理
  • Dockerfile自定义制作镜像,其中10个指令的作用分析
  • Linux6-vi/vim
  • 2012年408考研真题-数据结构
  • 【北京迅为】《STM32MP157开发板使用手册》- 第四十章 二值信号量实验
  • Docker UI强大之处?
  • 前端面试题——token安全问题处理与大数据列表展示
  • Flask项目入门和视图
  • 深入理解Lucene:开源全文搜索引擎
  • Qt中pro项目文件配置介绍
  • 相亲交友中的用户画像构建方法探讨
  • 总结
  • C# 开发教程-入门基础
  • Windows上,使用远程桌面连接Ubuntu
  • SharePoint Online 计划 1 部署方案
  • kubernetes存储之GlusterFS(GlusterFS for Kubernetes Storage)
  • 网络安全等保培训 ppt
  • 开关磁阻电机(SRM)系统的matlab性能仿真与分析
  • 最新动态一致的文生视频大模型FancyVideo部署
  • 茴香豆:企业级知识问答工具实践闯关任务
  • 英飞凌 PSoC6 RT-Thread 评估板简介
  • 深度学习笔记(8)预训练模型
  • C#事件的用法
  • 金砖软件测试赛项之Jmeter如何录制脚本!
  • docker-squash镜像压缩
  • Vue3快速入门+axios的异步请求(基础使用)
  • VM16安装macOS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