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Queueing at Bank
链接:
1017 Queueing at Bank - PAT (Advanced Level) Practice (pintia.cn)
题目大意:
有n个客户,k个窗口。已知每个客户的到达时间和需要的时长,如果有窗口就依次过去,如果没有窗口就在黄线外等候(黄线外只有一个队伍,先来先服务),求客户的平均等待时长
- 有 N 位顾客,每位顾客有一个到达时间和处理时间。
- 银行营业时间为
08:00:00
到17:00:00
,顾客到达时间早于08:00:00
需要等到银行开门,晚于17:00:01
的顾客不会被服务。 - 需要计算的是所有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等待时间是从顾客到达时算起,直到他被某个窗口接待开始为止。
- 顾客在窗口处理时长不能超过1小时。
处理逻辑:
1. 输入数据与时间转换
首先,代码从输入中读取客户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并将这些信息保存为一个结构体数组 p[]
。客户的到达时间(come
)会被转换为秒数,以便更方便地处理时间比较和计算。服务时间(t
)是以分钟为单位的,会转换为秒数。
2. 排序顾客
在所有输入数据处理完之后,代码对有效的顾客按照到达时间进行排序。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顾客按照先到先服务的顺序进行处理。
3. 初始化窗口的空闲时间
银行有 k 个窗口,初始时所有窗口都从 08:00:00 开始可以提供服务,这个时间被转换为秒数 28800
秒。使用一个小顶堆(priority_queue
)来存储每个窗口的空闲时间,即每个窗口何时会变得空闲,以便下一个顾客可以开始服务。
4. 处理每位顾客的等待时间
对于每一位顾客,代码通过比较顾客到达时间与最早空闲的窗口时间,来决定顾客是否需要等待。如果窗口空闲时间早于或等于顾客到达时间,顾客可以直接服务;否则,顾客需要等待,等待时间是窗口的空闲时间减去顾客到达时间。
无论顾客是否等待,窗口的空闲时间都会更新为顾客服务结束后的时间,即 max(pq.top(), p[i].come) + p[i].t
,表示窗口在顾客服务结束后变得空闲。
5. 计算平均等待时间
最后,代码计算所有顾客的总等待时间,并输出平均等待时间(单位是分钟,保留 1 位小数)。如果没有有效顾客,则输出 0.0
。
代码: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e4 + 10;typedef struct{int come, t; // come: 顾客到达时间(秒),t: 处理时间(秒)
} node;int cnt;
node p[N]; // 存储有效的顾客信息bool cmp(node a, node b) {return a.come < b.come; // 按到达时间升序排序
}priority_queue<int, vector<int>, greater<int>> pq; // 小顶堆,表示窗口的空闲时间int main() {int n, k;scanf("%d%d", &n, &k);for (int i = 0; i < n; i++) {int hh, mm, ss, tt;scanf("%d:%d:%d %d", &hh, &mm, &ss, &tt);int t = hh * 3600 + mm * 60 + ss; // 将时间转换为秒if (t > 61200) continue; // 过滤掉 17:00:01 之后的顾客p[cnt].come = t; // 存储顾客的到达时间p[cnt].t = tt * 60; // 处理时间(分钟转换为秒)cnt++;}// 对有效顾客按到达时间排序sort(p, p + cnt, cmp);int wait = 0; // 总等待时间for (int i = 0; i < k; i++) pq.push(28800); // 所有窗口初始为空闲,从 08:00:00 开始for (int i = 0; i < cnt; i++) {if (pq.top() > p[i].come) { // 如果窗口的最早空闲时间大于顾客到达时间wait += pq.top() - p[i].come; // 顾客需要等待}// 更新窗口的空闲时间pq.push(max(pq.top(), p[i].come) + p[i].t); // 顾客服务结束后的时间入堆pq.pop(); // 弹出已经处理完的窗口}// 输出平均等待时间,单位为分钟,保留 1 位小数if (cnt == 0) {printf("0.0\n");} else {printf("%.1lf\n", (double)wait / 60.0 / (double)cnt);}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