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iewStub的原理

**ViewStub是Android开发中的一个轻量级控件,主要用于懒加载布局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其原理和工作方式如下:

定义与特点

  • 轻量级与不可见:ViewStub是一个不可见的、不占布局位置的轻量级View,它在初始化时不会实例化其中的View,也不占用实际的布局空间,因此CPU和内存资源占用极少。
  • 延迟加载:ViewStub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延迟加载布局,只有在需要时才会实例化视图,从而减少了内存占用和CPU操作。

工作原理

  1. 在XML布局中定义:首先,在XML布局文件中定义ViewStub,并指定其android:layout属性为需要延迟加载的布局资源。此时,ViewStub并不会加载或显示该布局。
  2. 调用inflate()方法:当需要在界面上显示该布局时,通过调用ViewStub的inflate()方法,ViewStub会实例化并加载指定的布局资源,并将其替换为实际的View。此时,原始的ViewStub对象将不再可用,因为它已经被实例化后的View所替代。
  3. 性能优化:由于ViewStub在初始化时不会实例化其中的View,因此它能够在不影响应用性能的情况下,按需加载布局资源。这对于包含大量视图或使用许多动态视图的应用程序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性能优化手段。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使用场景:ViewStub适用于那些在初始化时不需要立即显示的视图,如复杂的表单、某些仅在用户操作后才显示的视图等。使用ViewStub可以减少初始布局的时间和资源消耗,提高应用启动速度和响应速度。
  • 注意事项
    • ViewStub只能被inflate一次,之后ViewStub对象将被置为空,无法再次使用。
    • ViewStub只能用来inflate一个布局文件,而不是某个具体的View。
    • 如果需要多次加载同一布局,应考虑使用其他方式,如include标签。
    • 确保android:layout属性指向的布局资源存在,否则会导致运行时异常。

当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使用ViewStub来延迟加载布局。

首先,在你的布局文件(比如activity_main.xml)中定义一个ViewStub。这个ViewStub将作为占位符,用于稍后加载另一个布局。

<!-- activity_main.xml -->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其他视图元素 --><ViewStubandroid:id="@+id/view_stub"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android:layout_gravity="center"android:layout="@layout/stub_layout" /> <!-- 这里指定了要延迟加载的布局 --><!-- 更多视图元素 --></LinearLayout>

注意:android:layout="@layout/stub_layout"属性实际上是不应该用在ViewStub上的,因为ViewStub使用android:layout_inflateId来指定要替换成的View的ID(尽管在一些老版本的Android Studio或IDE中,你可能看到了这个属性的使用,但这不是官方推荐的方式)。正确的方式是在代码中通过inflate()方法指定要加载的布局。

然后,在你的Activity或Fragment中,当需要显示ViewStub中指定的布局时,你可以调用inflate()方法。但是,更常见的是使用inflate()的返回值,因为它将返回被加载的布局的根视图,这样你就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比如设置监听器、修改属性等)。

// MainActivity.java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Override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找到ViewStubViewStub viewStub = findViewById(R.id.view_stub);// 当需要显示时,调用inflate()方法。注意,inflate()方法会返回被加载的布局的根视图。//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stub_layout.xml的根视图是一个LinearLayout。View inflatedView = viewStub.inflate();// 现在你可以对inflatedView进行操作了,比如设置监听器或修改其属性。if (inflatedView instanceof LinearLayout) {LinearLayout linearLayout = (LinearLayout) inflatedView;// 对linearLayout进行操作...}// 注意:调用inflate()之后,ViewStub将不再可用,因为它已经被替换为inflatedView了。// 如果你再次尝试访问viewStub(比如调用findViewById),你将得到null。}
}

然而,关于android:layout="@layout/stub_layout"的说明,实际上你应该在代码中通过inflate()方法直接加载布局,而不是在XML中指定。如果你确实需要在XML中指定某些属性,那么应该使用android:inflatedId来为你的布局指定一个ID(如果它还没有的话),但这个ID是赋给被加载的布局的根视图的,而不是ViewStub本身。

但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直接在代码中调用了inflate(),并使用了它的返回值。这是处理ViewStub的标准方式。

http://www.lryc.cn/news/421712.html

相关文章:

  • 十一、Spring AOP
  • 【网络】IP的路径选择——路由控制
  • Unity动画模块 之 2D IK(反向动力学)
  • 关于kickstart自动安装脚本以及dhcp的设置
  • AWS云服务器选择最佳区域
  • Unity Android端截图保存并获取展示
  • linux高级编程——文件IO
  • windows C++-在 C++/WinRT 中使用委托处理事件(下)
  • 【实用工具】Stirling-PDF: 优质开源的PDF处理工具/编辑工具-含入门安装教程
  • opencv 深度图视差图可视化案例
  • Golang | Leetcode Golang题解之第330题按要求补齐数组
  • 算法训练(leetcode)第五十二天 | Bellman_ford 队列优化算法(SPFA)、BF算法判断负回路、BF之单源有限最短路(有负回路)
  • SpringBoot中整合RabbitMQ(测试+部署上线 最完整)
  • 算法板子:线性DP——算出三角形中的最大路径值、求最长上升子序列、求最长公共子序列
  • 【C++】值传递
  • 工业三防平板助力MES系统打造工厂移动式生产管理
  • keepalived+nginx实现的简单高可用故障转移
  • openai api使用
  • 带你走进haproxy的世界
  • STM32--中断使用(超详细!)
  • 【深度学习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雾算法-ChaIR-实践
  • 《乳腺密度高的女性中,使用AI辅助的乳腺X线筛查与补充筛查超声的比较研究》| 文献速递-基于深度学习的乳房、前列腺疾病诊断系统
  • crm 销售管理系统有哪些?国内外排名前十盘点
  • package-lock.json 要提交到git吗?
  • 算法学习day32
  • 知识与智慧
  • 使用FFmpeg实现摄像头RTMP实时推流
  • 使用 LabVIEW 编程更改 IMAQ/IMAQdx 接口的相机文件
  • [后端代码审计] PHP 基础学习
  • 【OpenCV C++20 学习笔记】直方图计算-split, calcHist, normal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