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Redis中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缓存预热、缓存更新、缓存降级等问题

目录

  • 1.什么是缓存雪崩
    • 1.1 导致雪崩的原因
    • 1.2 如何解决
  • 2.什么是缓存穿透
    • 2.1 导致穿透的原因
    • 2.2 如何解决
  • 3.什么是缓存预热
    • 3.1 如何解决
  • 4.什么是缓存降级
    • 4.1 缓存降级的目的
    • 4.2 解决方案
    • 4.3 服务降级的目的
  • 5.缓存更新

1.什么是缓存雪崩

就是存储在缓存里面的大量数据,在同一个时刻全部过期,原本缓存组件抗住的大部分流量全部请求到了数据库。导致数据库压力增加造成数据库服务器崩溃的现象。

1.1 导致雪崩的原因

  1. 缓存中间件宕机
  2. 缓存中大部分 key 都设置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导致同一时刻这些 key 都过期了。

1.2 如何解决

  1. 以对缓存中间件做高可用集群来避免
  2. 在失效时间上增加一个 1 到 5 分钟的随机值
  3. 加锁( 最多的解决方案)或者队列的方式保证来保证不会有大量的线程对数据库一次性进行读写,从而避免失效时大量的并发请求落到底层存储系统上

2.什么是缓存穿透

指用户查询数据,在数据库没有,自然在缓存中也不会有。这样就导致用户查询的时候,在缓存中找不到,每次都要去数据库再查询一遍,然后返回空(相当于进行了两次无用的查询)。这样请求就绕过缓存直接查数据库,这也是经常提的缓存命中率问题

2.1 导致穿透的原因

  1. 恶意攻击:攻击者有意请求不存在的数据,以使得系统频繁访问数据库,造成拒绝服务攻击。
  2. 大量请求:如果一个不存在的热点数据被大量请求,会导致这些请求穿透缓存层直接访问数据库,增加数据库压力。
  3. 缓存数据失效不及时:当缓存中的数据未及时更新或失效,而恰好有大量请求访问这部分失效的数据时,也会导致缓存穿透问题。

2.2 如何解决

  1. 从缓存取不到的数据,在数据库中也没有取到,这时也可以将key-value对写为key-null,缓存有效时间可以设置短点,如30秒(设置太长会导致正常情况也没法使用)。这样可以防止攻击用户反复用同一个id暴力攻击
  2. 接口层增加校验,如用户鉴权校验,id做基础校验,id<=0的直接拦截
  3. 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 bitmap 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这个 bitmap 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

3.什么是缓存预热

系统上线后,将相关的缓存数据直接加载到缓存系统。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用户请求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然后再将数据缓存的问题。用户直接查询事先被预热的缓存数据

3.1 如何解决

  1. 直接写个缓存刷新页面,上线时手工操作一下;
  2. 数据量不大,可以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自动进行加载;
  3. 定时刷新缓存;

4.什么是缓存降级

当访问量剧增、服务出现问题(如响应时间慢或不响应)或非核心服务影响到核心流程的性能时,仍然需要保证服务还是可用的,即使是有损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数据进行自动降级,也可以配置开关实现人工降级。

4.1 缓存降级的目的

最终目的是保证核心服务可用,即使是有损的。而且有些服务是无法降级的(如加入购物车、结算)

4.2 解决方案

在进行降级之前要对系统进行梳理,看看系统是不是可以丢卒保帅;从而梳理出哪些必须誓死保护,哪些可降级;比如可以参考日志级别设置预案

  1. 一般:比如有些服务偶尔因为网络抖动或者服务正在上线而超时,可以自动降级;
  2. 警告:有些服务在一段时间内成功率有波动(如在95~100%之间),可以自动降级或人工降级,并发送告警;
  3. 错误:比如可用率低于90%,或者数据库连接池被打爆了,或者访问量突然猛增到系统能承受的最大阀值,此时可以根据情况自动降级或者人工降级;
  4. 严重错误:比如因为特殊原因数据错误了,此时需要紧急人工降级。

4.3 服务降级的目的

服务降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Redis服务故障,导致数据库跟着一起发生雪崩问题。因此,对于不重要的缓存数据,可以采取服务降级策略,例如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就是,Redis出现问题,不去数据库查询,而是直接返回默认值给用户。

5.缓存更新

除了缓存服务器自带的缓存失效策略之外(Redis默认的有6中策略可供选择),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进行自定义的缓存淘汰,常见的策略有两种:
(1)定时去清理过期的缓存;
(2)当有用户请求过来时,再判断这个请求所用到的缓存是否过期,过期的话就去底层系统得到新数据并更新缓存。

两者各有优劣,第一种的缺点是维护大量缓存的key是比较麻烦的,第二种的缺点就是每次用户请求过来都要判断缓存失效,逻辑相对比较复杂!具体用哪种方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来权衡

http://www.lryc.cn/news/418287.html

相关文章:

  • 【C++】vector 的模拟实现
  • 【C++】模版详解
  • 应用商店故障(UOS系统)
  • 8月8号前端日报:web在线进行eps32固件升级
  • win7安装python3.10
  • 【Liunx】线程与进程的经典面试题总结
  • Python中的 `break` 语句:掌握循环控制的艺术
  • ES2023(ES14)新特性有什么?
  • Linux 中的特殊文件权限:SUID、GUID 和 Sticky
  • 2024 某公司python 面试真题
  • jwt伪造身份组组组合拳艰难通关
  • leetcode日记(64)最小覆盖子串
  • C语言——编译与链接
  • 你一定想看的LVS详细介绍及常见模式(NAT,DR,防火墙标记)实验详解
  • 嵌入式初学-C语言-十七
  • leetcode数论(2280. 表示一个折线图的最少线段数)-几何
  • 如何利用 LNMP 搭建 WordPress 站点
  • “Mutation Observer:让DOM变化尽在掌握
  • oracle(19c)用户管理
  • 浅谈安科瑞智慧用电系统在电气火灾中的应用
  • 【Material-UI】Button 组件中的尺寸设置(Sizes)详解
  • Java学习Day20
  • 代理IP怎么弄,如何在电脑中设置IPXProxy代理IP?
  • MacOS 查看端口命令
  • 【pyth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 补充:关于GRU的详细运作原理以及特殊的优化思路
  • xxl-job 源码梳理(2)-服务端
  • C++ GDl+ 多张图片合并生成GIF动画格式图片
  • 【C++】模拟实现list
  • 怎么使用git merge合并两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