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java实现)——优先级队列,堆

文章目录

    • 优先级队列
      • 堆的概念
      • 堆的模拟实现
        • 创建堆
        • 入堆
        • 判满
        • 删除
        • 判空
        • 获取栈顶元素
      • 创建堆两种方式的时间复杂度
      • 堆排序
      • java提供的PriorityQueue类
        • 基本的属性
        • 关于PriorityQueue类的三个构造方法
        • 关于PriorityQueue类中,入堆方法是怎样实现的?
        • PriorityQueue注意事项
      • 堆的一个oj题


优先级队列

前面介绍过队列,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但有些情况下,操作的数据可能带有优先级,一般出队列时,可能需要优先级高的元素先出队列,该种场景下,使用队列显然不合适,比如:在手机上玩游戏的时候,如果有来电,那么系统应该优先处理打进来的电话;初中那会班主任排座位时可能会让成绩好的同学先挑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结构应该提供两个最基本的操作,一个是返回最高优先级对象,一个是添加新的对象。这种数据结构就是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

优先级队列是一种概念的数据结构,我们使用堆这种具体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它。

堆的概念

堆是一棵以数组方式存储的完全二叉树。
存储方式按照层序遍历的方式存储。

堆又分为小根堆,大根堆两种:
大根堆是指所有的节点值比其左右节点值都大(左右节点在的情况下)。
大根堆的根节点是最大值
小根堆是指所有的节点指比其左右节点值都小(左右节点在的情况下)。
小根堆的根节点是最小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堆的模拟实现

我们以大根堆举例:
实现的方法与属性:

public class PriorityQueue {public int[] elem;public int usedSize;//初始化长度为10的数组public PriorityQueue() {elem = new int[10];}//创建建堆public void createHeap(int[] array) {}private void shiftDown(int root,int len) {}// 入堆:仍然要保持是大根堆public void push(int val) {}private void shiftUp(int child) {}//判断堆是否满public boolean isFull() {}//每次删除的都是优先级高的元素,删除后任是大根堆public void pollHeap() {}//判断堆是否为空public boolean isEmpty() {}// 获取堆顶元素public int peekHeap() {}
}
创建堆

创建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向上调整,向下调整。
我们依次介绍:
向下调整:根据一组数据创建成一个大根堆,以{1,5,3,8,7,6}举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向下调整的含义即每一棵子树均从根节点开始向下比较。

实现思想:

  1. createHeap思路:

先将数组拷贝进成员数组中(注意看长度是否够)。
我们从最后一棵子树的根节点开始调用shiftDown方法向上一棵一棵树的调整为大根堆。
2. shiftDown思路:

将当前传入的根节点与他的孩子节点将最大值选出作为根。
然后将根变成孩子节点再次调整。
注意挑选最大值的时候要判断不能让下标越界。

public void createHeap(int[] array) {if(elem.length < array.length){elem = Arrays.copyOf(elem, elem.length * 2);}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elem[i] = array[i];usedSize++;}for (int root = (usedSize -1 -1) / 2; root >= 0 ; root--) {siftDown(root,usedSize);}}private void siftDown(int root,int len) {int child = root * 2 + 1;while (child < len){//寻找孩子节点的大值if(child + 1 < len && elem[child] < elem[child + 1]){child++;}if(elem[root] < elem[child]){swap(elem,root,child);root = child;child = root * 2 + 1;}else {break;}}}//交换函数private void swap(int[] array,int x,int y){int tmp = array[x];array[x] = array[y];array[y] = tmp;}

向上调整:
向上调整的思路即以入堆的方式,将每一个元素依次插入堆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从最后一棵节点开始于其子树的根节点比较,这个向上比较的过程,我们称为向上调整。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 array = {27,15,19,18,28,34,65,49,25,37};TestHeap testHeap = new TestHeap();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testHeap.push(array[i]);}}
}
 具体的入堆代码,看下面。
入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思路:

  1. 先判断堆是否已经满了,满了要扩容。
  2. 在堆最后存入该元素,然后与父亲节点相比较,比父亲节点大就交换,直到到根节点或者比父亲节点小为止。
public void push(int val) {if(isFull()){elem = Arrays.copyOf(elem, elem.length*2);}elem[usedSize] = val;siftUp(usedSize);usedSize++;}private void siftUp(int child) {int parent = (child - 1) / 2;while(parent >= 0) {if (elem[parent] < elem[child]) {swap(elem, parent, child);child = parent;parent = (child - 1) / 2;}else {break;}}}
判满
public boolean isFull() {return usedSize == elem.length;}
删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实现思想:

  1. 先判断堆是否为空,为空直抛空指针异常。
  2. 我们先将堆顶和堆尾交换,然后向下调整一次。
  3. usedSize减1。
public void pollHeap()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isEmpty())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swap(elem,0,usedSize-1);siftDown(0,usedSize);usedSize--;}
判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usedSize == 0;}
获取栈顶元素

如果堆为空,抛空指针异常,没有直接返回堆顶元素。

public int peekHeap() throws NullPointerException {if (isEmpty())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return elem[0];}

创建堆两种方式的时间复杂度

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为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计算复杂度时,只计算替换次数即可,不需要计算每次替换中语句的执行数目,因为到最后计算时,前面的系数均会变为1.
向上调整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堆排序

假设我们要将一组数据在一个数组中从小到大排序,那我们要创建大根堆,还是小根堆?
如果要创建小根堆,我们只能保证堆顶元素为最小值,但是不能保证,左边的元素比右边的元素大,这不是小根堆的特性。
所以我们要创建大根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ublic void heapsort(){
//此方法是在创建大根堆之后的堆排序方法int end = Usedsize-1;while(end>0){swap(elem,0,end);siftDown(0,end);end--; }
}

java提供的PriorityQueue类

基本的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为申请初始化空间大小的默认值
  2. queue为底层使用的数组
  3. size指数组中有效元素的个数
  4. comparator指类使用的比较器
关于PriorityQueue类的三个构造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三个构造方法均调用了自己的第四个构造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我们直接看第四个构造方法实现逻辑:如果申请的空间大小小于1,则直接报异常,当大于等于1时,为优先级队列申请第一个参数数值大小的空间,并采用第二个参数的比较器。

关于PriorityQueue类中,入堆方法是怎样实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riorityQueue注意事项
  1. PriorityQueue中放置的元素必须是可以比较的,即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的类,否则会报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2. 不能插入null对象,否则会报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
  3. 没有容量限制,可以插入任意多个元素,其内部可以自动扩容。

堆的一个oj题

Topk问题,最小的k个数
这个题有三种做法:

  1. 直接进行整体堆排序。

  2. 直接建立一个小根堆,然后依次出堆顶元素,再调整

  3. 把前k个元素创建为大根堆,遍历剩下的N-K个元素,和栈顶元素比较,如果比栈顶元素小,则删除栈顶元素,将此元素入堆。
    此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前k个元素创建一个大根堆的时间复杂度加上后面N-k个元素进行入堆操作的时间复杂度==klogk+(N-k)*logk == Nlogk
    采用第三种做法:

class Clmp implements Comparator<Integer>{@Overridepublic int compare(Integer o1, Integer o2) {return o2.compareTo(o1);}
}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smallestK(int[] arr, int k) {int [] ret = new int[k];if(arr ==null||k==0){return ret;}PriorityQueue<Integer>priorityQueue = new PriorityQueue<>(k,new Clmp());//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大根堆//将前k个元素插入到优先级队列中去for (int i = 0; i < k; i++) {priorityQueue.offer(arr[i]);}
//然后遍历剩余的元素for (int i = k; i <arr.length ; i++) {if(arr[i] < priorityQueue.peek()) {//则将两者的值进行交换priorityQueue.poll();priorityQueue.offer(arr[i]);}}ret = new int[k];for (int i = 0; i < k; i++) {ret[i]  = priorityQueue.poll();}return ret;}
}
http://www.lryc.cn/news/417312.html

相关文章:

  • 一部分优化算法
  • 图论(强联通分量)
  • LLaMA- Adapter V2: Parameter-Efficient Visual Instruction Model
  • 【爬虫实战】利用代理爬取Temu电商数据
  • 【MATLAB源码-第244期】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语音特征信号分类,输出原信号与预测信号对比图以及预测误差和正确率。
  • HarmonyOS 习题(二)
  • 如何搭建一个圈子社区系统?开源社交陪玩交友圈子论坛帖子系统保姆级搭建教程!
  • Delphi5实现身份证检验(DLL版)
  • linux下的C++程序
  • selfAttention 中的dk到底是什么
  • 安装MongoDB UI客户端工具:mongodb-compass-1.40.2-win32-x64.msi
  • 一行命令搞定内网穿透
  • C语言——扫雷游戏
  • 【LLM】-16-评估LLM-与标准答案的差距
  • WeNet 2.0:更高效的端到端语音识别工具包
  • 阿里大模型调用 = 》通义千问大语言模型
  • idea使用free流程,2024idea免费使用
  • 算法_链表专题---持续更新
  • 在Windows MFC\C++编程中,如何使用OnCopyData函数
  • 【Qt】项目代码
  • MySQL中常用工具
  • 关于儿童编程语言
  • [io]进程间通信 -信号函数 —信号处理过程
  • RoboDK的插件
  • List<HashMap<String, Object>>排序
  • 【大数据】探索大数据基础知识:定义、特征与生态系统
  • 营销材料翻译质量对销售渠道的影响
  • centos7.9安装k8s 1.3
  • 【第七节】python多线程及网络编程
  • Linux Shell编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