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Linux操作系统中僵尸进程与孤儿进程的理解
目录
- 一、僵尸进程(僵死状态)
- 1.概念
- 2.进程PID与退出码
- 3.僵尸进程举例
- 4.僵尸进程的危害
- 5.僵尸进程的解决方案
- 二、孤儿进程
- 1.概念
- 2.特点
- 3.孤儿进程解决僵尸进程
一、僵尸进程(僵死状态)
1.概念
僵死状态形象点说有点像是没死透的死亡状态
进程在死亡后需要将进程的资源给父进程回收
简单说就是父进程既然创建了子进程后,定然会给子进程布置了任务,子进程完成任务后需要将任务的完成情况报备给父进程,否则父进程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好好完成任务呢?
因此,进程在退出后,却没有把进程的资源给父进程回收,此时的进程就处于僵死状态,此时的进程又被称作僵尸进程
2.进程PID与退出码
在系统中每个进程在创建时都会给进程分配一个PID,子进程的PID是父进程用来识别和操作子进程的唯一标识符
在退出时会返回给父进程的一个值,用于表示子进程的退出状态或执行结果。父进程通过读取子进程的退出码来获取子进程的结束信息
父进程回收子进程时会用wait函数回收子进程的PID,并将子进程的退出状态保存在通过第二个参数传递的地址中(如果提供了该参数)
3.僵尸进程举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ys/wait.h>int main()
{pid_t pid=fork();//创建父子进程if(pid==0) //子进程进{//.......printf("I am child, pid: %d, ppid: %d\n", getpid(), getppid());exit(0);//返回退出码//子进程结束}//父进程sleep(15);int status;pid_t p=wait(&status);printf("I am father, pid: %d, ppid: %d\n", getpid(), getppid());}
在sleep(15)前,子进程结束,但是还没有被父进程回收,显示的是Z+僵死状态
休眠15秒过后,父进程对子进程进行回收,子进程的僵死状态结束
4.僵尸进程的危害
如果一个父进程一直不去不去回收已经退出的子进程的信息,就会造成内存泄露
进程一般退出的时候,它的代码和相关数据会被释放,但是,它的task_struct对象依然还在内存中,仍然占用内存,占用进程表,这些僵尸进程会累积起来,占用大量的进程表项。
进程表是有限资源,当进程表被填满后,系统可能无法再创建新的进程,导致系统资源泄露和性能下降。
5.僵尸进程的解决方案
- 首先自然就是在子进程结束后让父进程用wait、waitpid回收
- 让父进程忽略 SIGCHLD信号,这样子进程结束后会被自动回收,不会变成僵尸进程
- 杀死父进程,让子进程成为孤儿进程,由 init 进程接管并回收
二、孤儿进程
1.概念
前面我们知道,僵尸进程是能够恢复的,只要被父进程回收就行
可万一,子进程好好地,父进程出事了呢?
父进程如果提前退出,子进程后退出,变成僵尸进程之后,那该如何处理呢?这种情况下的进程就称作孤儿进程
- 孤儿进程不再拥有原来的父进程,因为父进程已经终止
2.特点
但其实这种情况比僵尸进程要好的多,因为在Linux系统中,存在init进程
- 孤儿进程会被init进程收养。这意味着这些进程将以init进程作为它们的父进程继续运行
- 当孤儿进程结束时,其占用的资源(如内存、文件描述符等)会被正常回收,就像任何其他进程一样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pid_t id = fork();if (id < 0) {perror("fork");return 1;}else if (id == 0) {//childprintf("I am child, pid : %d\n", getpid());sleep(10);}else {//parentprintf("I am parent, pid: %d\n", getpid());sleep(3);exit(0);}return 0;
}
3.孤儿进程解决僵尸进程
甚至于如果出现了僵尸进程,我们还可以将僵尸进程的父进程杀掉,这样僵尸进程就会变成孤儿进程,这样就能正常被init进程回收
孤儿进程的存在通常不是一个问题,因为系统能够自动处理它们。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系统中产生了大量的孤儿进程,并且这些进程长时间运行而不结束,那么它们可能会占用系统资源,影响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