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推荐系统项目实战-2】了解协同过滤推荐系统

本文目录

  • 1、推荐系统的关键元素
    • 1.1 数据
    • 1.2 算法
    • 1.3 业务领域
    • 1.4 展示信息
  • 2、推荐算法的主要分类
    • 2.1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算法
      • 基于Apriori的算法
      • 基于FP-Growth的算法
    • 2.2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 2.3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
  • 3、推荐系统常见的问题
    • 1、冷启动
    • 2、数据稀疏
    • 3、不断变化的用户喜好
  • 4、推荐系统效果评测
    • 4.2 模型离线实验
    • 4.2 用户A\B Test在线实验

1、推荐系统的关键元素

1.1 数据

数据是整个推荐系统的基石,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用户行为能够真实的反映每个用户的偏好和习惯,其中的显示反馈数据会比较稀疏,隐式的反馈数据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算法

基于流行度的推荐算法:是基于PV、UV来进行推荐,没有个性推荐。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是目前比较主流的一个推荐算法。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是通过打标签进行推荐的,可以基于特征向量对内容自动打标签。(以前是人工打标签,现在可以自动打标签了)

基于模型的推荐算法:解决协同过滤算法的数据稀疏性的问题。

1.3 业务领域

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都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泛化的一些推荐系统是无法满足具体领域中的特定的用户需求,所以需要结合知识去特定一些推荐系统。

例如在:
金融领域是基于风险偏好的个性化推荐方法。
社交领域是基于社交信息的用户行为挖掘方法。
电商领域是基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偏好的挖掘方法。

1.4 展示信息

可以理解为展示UI,也就是前端数据可视化,你需要把什么样的信息、哪些信息展示给用户,才能做到吸引,高质量的吸引是重要的, 不能过于繁杂,也不能过于少, 要精准。

2、推荐算法的主要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算法

应用场景:购物篮分析。
通过放入购物篮的不同商品之间的联系,分析顾客的购物习惯。

基于Apriori的算法

Aparior是无监督学习算法,挖掘一堆数据集中的数据之间的某种关联。但是会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如数据集很大的时候,运行效率很低。

假设有四种单品,那如果两两组合,那少于某个特定值的就会淘汰,这个特定值叫做 支持度。只有当支持度大于某个特定值的时候,才能认为是有效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FP-Growth的算法

FP-Growth不产生候选集。另外只需要扫描2次数据集,这是和Apriori最大的两个不同点。

2.2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简而言之,就是推荐内容相似的物品。

通过打标签tag来找内容相似的物品,也可以通过文本相似度来找内容相似的物品。

通过自然语言挖掘:文本相似度是通过TF-IDF算法来完成的:提取关键词及其TFIDF值,将共同关键词的TFIDF的值的积并求和,然后获取相似度的值。

最后,也能通过分类算法来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是指兴趣相近的用户会对同样的物品感兴趣。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是指推荐给用户他们喜欢的物品相似的物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协同过滤是为了解决数据稀疏,为此我们进行特征分解,把评分矩阵不全,进行降维。通过奇异值分解来进行特征分解,提出了SVD,但是SVD过于复杂,又提出了PMF。

3、推荐系统常见的问题

1、冷启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用户注册信息对用户进行分类,如手机号运营商、邮箱等等可以适当解决用户冷启动。

也可以通过推荐热门的排行榜、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模型理解来解决。

所以需要引导用户把自己的属性表达起来。

对于物品冷启动,则需要通过文本分析、主题模型、给物品打标签、排行榜单等来做到。

2、数据稀疏

用户-物品矩阵是稀疏矩阵。其解决方案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降低维度也会有一定丢失属性。

3、不断变化的用户喜好

需要对用户行为的存储有实时性,另外推荐算法要考虑到用户近期行为和长期行为,并且不断的挖掘用户新的兴趣爱好。

4、推荐系统效果评测

4.2 模型离线实验

1、模型离线实验:将数据集分为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集。在训练集上训练推荐模型,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最后通过预定的指标来评测测试集上的预测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离线实验是推荐系统中的一个基石,路径短,方便完成闭环以此来完成快速迭代,同时不会影响线上的用户体验。
最大的优点就是无需真实的用户参与。

但最大的缺点也是没有用户数据集真实,无法获得真实的用户关心指标。

4.2 用户A\B Test在线实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www.lryc.cn/news/40927.html

相关文章:

  • 线程安全(重点)
  • 软件测试面试找工作你必须知道的面试技巧(帮助超过100人成功通过面试)
  • Python快速入门:类、文件操作、正则表达式
  • java-day01
  • 玩转 Node.js 集群
  • Day909.MySQL 不同的自增 id 达到上限以后的行为 -MySQL实战
  • JVM学习.01 内存模型
  • R+VIC模型应用及未来气候变化模型预测
  • 搞懂vue 的 render 函数, 并使用
  • 【Linux】GDB的安装与使用
  • MySQL索引特性
  • Python 面向对象编程——类定义与对象
  • 基于 Apache Flink 的实时计算数据流业务引擎在京东零售的实践和落地
  • 【JavaEE】如何将JavaWeb项目部署到Linux云服务器?
  • Mysql常用命令
  • 【洛谷刷题】蓝桥杯专题突破-深度优先搜索-dfs(4)
  • 在Win10以及SDK为33的环境下——小米便签项目的搭建
  • FPGA纯verilog实现RIFFA的PCIE通信,提供工程源码和软件驱动
  • Linux网络配置
  • 【Java学习笔记】多线程与线程池
  • 尺取法
  • 20.有效的括号
  • 使用QT C++编写一个带有菜单和工具条的文本编辑器
  • 文法和语言的基本知识
  • 学习其他人的代码,成为更好的程序员
  • 新星计划-JAVA学习路线及书籍推荐
  • 【大数据】Hive系列之- Hive-DML 数据操作
  • day2 —— 判断字符串中的字符是否唯一
  • 176万,GPT-4发布了,如何查看OpenAI的下载量?
  • 蓝蓝算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