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hcip学习 多实例生成树,VRRP工作原理

一、STP 和 RSTP 解决了什么问题

1、STP:解决了在冗余的二层网络中所出现的环路问题

2、RSTP:在 STP 的基础上,解决了 STP 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引入了一些 STP 保护机制,使其网络更加稳定

二、MSTP 针对 RSTP 的改进

1、引入了实例的概念,可以将一组 VLAN 放入到实例1中,,将另一组 VALN 放入到实例2中。实例1和实例2独立的计算一颗生成树。提高链路的利用率。

三、MSTP 的特点

1、基于实例来计算生成树,不同的实例单独的为其计算一颗生成树

2、可以为不同实例设置不同的根桥

3、每个实例单独的维护一颗生成树

4、可以基于不同的实例修改 STP配置

四、MSTP 常见的配置错误

1、交换机本地没有创建对应的 VLAN (在查看的时候不显示)

2、交换机的 Tunk 没有方向对应的 VLAN(某个端口在实例中不显示)

3、交换机的 MSTP 域的配置不一致(出现 MAST 端口角色)

stp region-configuration        //进入 MSTP 域的配置

        region-name 123        //配置域名

        revision-level 123        //配置修订号,默认时0

        instance 1 vlan 10 to 1000        //将 VLAN 10 到 VLAN 1000 加入到实例 1 中

        instance 2 vlan 1001 1002        //将 VLAN 1001、VLAN 1002 加入到实例 2中

        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激活 MSTP 域的配置

#

stp instance 1 priority 0        //修改实例1的优先级为0

stp instance 1 cost        //在接口修改实例 1 的开销

stp instance 1 port priority        //在接口修改实例1的端口优先级

VRRP 的技术背景

1、如果没有 VRRP 协议当主网关出现故障只后,需要在终端主机上修改网关地址,配置繁琐,不灵活,收敛速度慢。

2、使用了 VRRP 技术之后,在网络正常的情况下,终端主机将数据包发给主网关,当网络出现故障之后流量切换到备份网关,此时终端主机无须修改根号配置,没有感知。

3、VRRP 时一个网络层协议,协议号 112、组播地址时 224.0.0.18

VRRP的工作原理

1、将两台或者多台路由器加入到一个备份组,形成虚拟网关(终端主机配置网关地址)

2、两台路由器会根据自身的优先级确定自身在备份组的角色,优先级高的则成为 Master 承担网关的角色,优先级较低的成为 Backup,作为网关的备份。

VRRP 的角色

1、Master:承担网关角色,转发用户数据,周期性的发送报文告知 Backup 自身工作正常。

周期性的发送免费 ARP。将流量引导到 Master 上,同时也会队虚拟的 IP 地址 ARP 请求进行·回应。

2、Backup:接收 Master 的通告报文,检测 Master 的工作情况,如果在一定世界内没有收到 Master 的通告报文,则认为 Master 失效,此时 Backup 会将角色切换成 Master 接替原来 Master 的工作。Backup 不会队虚拟的 IP 地址 ARP 请求进行回应,同时也不会周期性的发送免费 ARP。

如何将流量引导到 Master?

1、Master 会周期性的发送免费 ARP,下联的交换机收到之后,将免费 ARP 的源 MAC 和接收口进行关联,PC 发送网关的数据就可以正确的发给网关。

2、Backup 不会周期性的发送免费 ARP。

虚拟 IP 地址对应的 MAC 应该用谁的?

1、对于 VRRP 的虚拟I P 地址所对于的 MAC 地址,不能使用 Master 设备上的 MAC 地址。

2、对此 VRRP 协议使用了保留的 MAC 地址,专门给 VRRP 协议使用,00-00-5E-00-01-VRID

vrrp vrid 2 virtual-ip 192.168.10.254

http://www.lryc.cn/news/406567.html

相关文章:

  • Docker搭建群晖
  • 【java】BIO,NIO,多路IO复用,AIO
  • 服务器怎样减少带宽消耗的问题?
  • linux 报错:bash: /etc/profile: 行 32: 语法错误:未预期的文件结束符
  • MySQL练习(5)
  • 泛型新理解
  • JavaSE--基础语法--继承和多态(第三期)
  • 高级java每日一道面试题-2024年7月23日-什么时候用包装类, 什么时候用原始类
  • LINUX之MMC子系统分析
  • VulnHub:cengbox1
  • MySQL第一阶段:多表查询、事务
  • Java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 本地连接远程阿里云K8S
  • CasaOS设备使用Docker安装SyncThing文件同步神器并实现远程管理
  • k210 图像操作详解(一)(直线检测、边缘检测、色块追踪)
  • 【Java版数据结构】初识泛型
  • DevExpress WinForms自动表单布局,创建高度可定制用户体验(二)
  • vue中v-if和v-for
  • 【MySQL】根据binlog日志获取回滚sql的一个开发思路
  • Kafka快速入门+SpringBoot简单的秒杀案例
  • Redis哨兵机制
  • OSPF概述
  • CSS学习笔记[Web开发]
  • Go基础编程 - 11 - 函数(func)
  • Typora入门
  • PT2262-IR
  • JavaScript 迭代器
  • 数据结构之《队列》
  • 【NPU 系列专栏 2 -- NVIDIA 的 H100 和 H200 是什么?】
  • 【BUG】已解决:IndexError: positional indexers are out-of-b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