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提高性能的常见技术

1.数据库层面:

  • 读写分离,对于大部分业务来说,读取操作要大于写入,同一个库,既读又写的话,负载会比较重,拆分为读库和写入库,可以降低数据库的负载,分时或延迟将写入的数据同步到读取库中
  • 分库or分表,在数仓中,每一层使用一个库,对于大表,按照区域,时间等拆分成小表,这样每次读写操作需要遍历的数据量会减少,也会提高性能,再细分的话又有垂直拆分与水平拆分
  • 缓存:这是一个应对频繁读取操作的一个常见设计,同一个查询,如果短时间再次查询,直接读数据库,负载增大,如果把经常读取的数据写入缓存,可以减少读取压力,当然这样会导致一致性问题,例如底层数据改变,缓存没更新
  • 分布式:分而治之的思想,常见的如hadoop,通过mapreduce过程,将大的任务切割成小的,分布执行,然后将结果汇总起来
http://www.lryc.cn/news/406354.html

相关文章:

  • LeetCode206 反转链表
  • nginx通过nginx_upstream_check_module实现后端健康检查
  • FastGPT 知识库搜索测试功能解析(二)
  • 双向链表<数据结构 C版>
  • react18+
  • rk3568 OpenHarmony4.1 Launcher定制开发—桌面壁纸替换
  • MySQL:送分or送命 varchar(30) 与 int(10)
  • 【odoo17】后端py方法触发右上角提示组件
  • 1775D - Friendly Spiders
  • 【python】OpenCV—Point Polygon Test
  • 6 Go语言的常量、枚举、作用域
  • 第十一章 数据结构
  • LeetCode704 二分查找
  • [言简意赅] Matlab生成FPGA端rom初始化文件.coe
  • 【QAC】分布式部署下其他机器如何连接RLM
  • 从等保测评看行业安全趋势:洞察与预测
  • HTTP模块(二)
  • 引入缓存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力扣39题:组合总和的 Java 实现
  • 使用el-table实现自动滚动
  • Angular由一个bug说起之八: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数据颗粒度的问题
  • day13(DNS域名解析)
  • uboot的mmc partconf命令
  • 数据结构经典测题3
  • tensorboard add_text() 停止自动为尖括号标记添加配对的结束括号</>
  • sql-libs通关详解
  • 【STM32】当按键具有上拉电阻时GPIO应该配置什么模式?怎么用按键去控制LED翻转?
  • EXO-chatgpt_api 解释
  •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网络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
  • Linux中利用消息队列给两个程序切换显示到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