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 随笔记: 集合与泛型

文章目录

    • 1. 集合框架概述
    • 2. 集合接口
      • 2.1 Collection 接口
      • 2.2 List 接口
      • 2.3 Set 接口
      • 2.4 Map 接口
    • 3. 集合的常用操作
      • 3.1 添加元素
      • 3.2 删除元素
      • 3.3 遍历元素
      • 3.4 判断大小
      • 3.5 判断是否为空
    • 4. 迭代器
      • 4.1 迭代器的作用
      • 4.2 迭代器的使用
      • 4.3 迭代器与增强 for 循环
      • 4.4 迭代器的注意事项
    • 5. 泛型概述
    • 6. 泛型类
    • 7. 泛型方法
    • 8. 泛型边界
      • 8.1 上界通配符
      • 8.2 下界通配符
    • 9. 泛型接口
    • 10. 常用集合类
      • 10.1 List 接口实现类
        • 10.1.1 ArrayList
        • 10.1.2 LinkedList
      • 10.2 Set 接口实现类
        • 10.2.1 HashSet
        • 10.2.2 TreeSet
      • 10.3 Map 接口实现类
        • 10.3.1 HashMap
        • 10.3.2 TreeMap


1. 集合框架概述

Java 集合框架提供了一套用于存储和管理对象的标准接口和实现类。它简化了开发过程,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集合框架的核心概念:

  • 接口 (Interface): 定义集合类的通用行为,例如添加元素、删除元素、遍历元素等。
  • 实现类 (Implementation): 提供对接口的具体实现,例如 ArrayList、HashSet、HashMap 等。
  • 迭代器 (Iterator): 用于遍历集合元素,提供了一种标准方式。

集合框架的主要优势:

  • 代码复用: 提供了统一的接口,可以方便地使用不同的集合类。
  • 类型安全: 泛型机制保证了集合中元素类型的安全。
  • 高效性: 提供了各种高效的实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 可扩展性: 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新的集合类。

2. 集合接口

Java 集合框架中定义了几个主要的接口,这些接口定义了集合类的基本操作。

2.1 Collection 接口

Collection 是所有集合类的根接口,定义了集合类的基本操作,例如添加、删除、清空、判断大小等。

常用方法:

  • add(E e): 添加元素到集合中。
    Collection<String>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add("Apple");
    
  • remove(Object o): 从集合中删除元素。
    collection.remove("Apple");
    
  • contains(Object o): 判断集合中是否包含指定元素。
    boolean containsApple = collection.contains("Apple");
    
  • size(): 返回集合的大小。
    int size = collection.size();
    
  • isEmpty(): 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boolean isEmpty = collection.isEmpty();
    
  • iterator(): 返回迭代器,用于遍历集合元素。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collection.iterator();
    

2.2 List 接口

List 接口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它表示有序的集合,允许重复元素。

常用方法:

  • get(int index): 获取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
    String element = list.get(1);
    
  • set(int index, E element): 将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替换为新的元素。
    list.set(1, "Banana");
    
  •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在指定索引位置插入元素。
    list.add(1, "Orange");
    
  • remove(int index): 删除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
    list.remove(1);
    
  • indexOf(Object o): 返回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的第一个索引位置。
    int index = list.indexOf("Banana");
    

2.3 Set 接口

Set 接口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它表示无序的集合,不允许重复元素。

常用方法:

  • add(E e): 添加元素到集合中,如果元素已存在,则不添加。
    Set<String> set = new HashSet<>();
    boolean added = set.add("Apple");
    

2.4 Map 接口

Map 接口不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它表示键值对的映射关系,键不能重复,值可以重复。

常用方法:

  • put(K key, V value): 将键值对添加到映射关系中。
    map.put("Apple", 1);
    
  • get(Object key): 获取指定键对应的值。
    int value = map.get("Apple");
    
  • remove(Object key): 删除指定键的键值对。
    map.remove("Apple");
    
  • containsKey(Object key): 判断映射关系中是否包含指定键。
    boolean containsKey = map.containsKey("Apple");
    
  • containsValue(Object value): 判断映射关系中是否包含指定值。
    boolean containsValue = map.containsValue(1);
    

3. 集合的常用操作

Java 集合框架提供了多种操作集合的方法,包括添加元素、删除元素、遍历元素、判断集合大小以及判断集合是否为空。以下是对这些常用操作的详细说明和示例代码。

3.1 添加元素

使用 add() 方法可以将元素添加到集合中。对于 List 接口的实现类,元素将按添加的顺序排列;对于 Set 接口的实现类,不允许重复元素。

示例代码:

// 创建一个 ArrayList 集合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添加元素
list.add("Java");
list.add("Python");
list.add("C++");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的元素:" + list);

输出结果:

集合中的元素:[Java, Python, C++]

3.2 删除元素

使用 remove() 方法可以删除指定的元素。对于 List 接口的实现类,可以根据索引位置或元素值删除;对于 Set 接口的实现类,只能根据元素值删除。

示例代码:

// 删除元素
list.remove("Python");System.out.println("集合中的元素:" + list);

输出结果:

集合中的元素:[Java, C++]

3.3 遍历元素

使用迭代器或增强型 for 循环可以遍历集合中的元素。

示例代码:

// 遍历元素
for (String language : list) {System.out.println(language);
}// 使用迭代器遍历元素
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System.out.println(iterator.next());
}

输出结果:

Java
C++
Java
C++

3.4 判断大小

使用 size() 方法可以获取集合的大小,即集合中包含的元素数量。

示例代码:

System.out.println("集合的大小:" + list.size());

输出结果:

集合的大小:2

3.5 判断是否为空

使用 isEmpty() 方法可以判断集合是否为空。如果集合为空,该方法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示例代码:

System.out.println("集合是否为空:" + list.isEmpty());

输出结果:

集合是否为空:false

4. 迭代器

迭代器 (Iterator) 是 Java 集合框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提供了一种遍历集合元素的标准方式,而无需关心集合的具体实现。

4.1 迭代器的作用

  • 提供标准的遍历方式: 迭代器统一了遍历不同集合类的接口,无论集合是 ArrayListLinkedList 还是 HashSet,都可以使用相同的 Iterator 接口进行遍历。
  • 隐藏集合实现细节: 使用迭代器可以屏蔽集合内部的实现细节,用户只需要关注如何迭代元素,而无需关心元素是如何存储和管理的。
  • 支持元素的删除: 迭代器提供 remove() 方法,可以在遍历过程中删除元素。

4.2 迭代器的使用

使用迭代器遍历集合的步骤如下:

  1. 获取迭代器: 通过调用集合的 iterator() 方法获取迭代器对象。
  2. 循环遍历: 使用 hasNext() 方法判断是否还有下一个元素,如果还有则调用 next() 方法获取下一个元素。
  3. 删除元素: 调用 remove() 方法删除当前元素。

示例代码: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public class Iterator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rray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list.add("Apple");list.add("Banana");list.add("Cherry");// 获取迭代器Iterator<String> iterator = list.iterator();// 循环遍历while (iterator.hasNext()) {String fruit = iterator.next();System.out.println(fruit);// 删除元素if (fruit.equals("Banana")) {iterator.remove();}}// 输出修改后的集合System.out.println(list);}
}

输出结果:

Apple
Banana
Cherry
[Apple, Cherry]

4.3 迭代器与增强 for 循环

Java 中的增强 for 循环 (for-each 循环) 也能够方便地遍历集合,其底层实际上就是使用迭代器实现的。

for (String fruit : list) {System.out.println(fruit);
}

4.4 迭代器的注意事项

  • 迭代器只能单向遍历,不能向后移动。
  • 在使用迭代器遍历集合时,不要直接修改集合,否则会导致迭代器失效。
  • 如果需要在遍历过程中删除元素,只能使用 iterator.remove() 方法,不能直接调用集合的 remove() 方法。

5. 泛型概述

泛型是 Java 中的一种机制,它允许编写与类型无关的代码,从而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安全性。通过使用泛型,我们可以编写能够处理各种数据类型的代码,而无需显式地指定数据类型。

泛型带来的优势:

  • 类型安全: 泛型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类型转换错误,因为编译器会进行类型检查。
  • 代码可重用: 泛型可以让我们编写一次代码,然后在不同的数据类型上重复使用。
  • 提高可读性: 泛型代码更易于理解,因为它明确地指定了数据类型。

泛型使用符号:

  • <T>: 表示一个类型参数,T 可以是任何类型。
  • E: 表示元素类型,通常用于集合。
  • K: 表示键类型,通常用于 Map。
  • V: 表示值类型,通常用于 Map。

6. 泛型类

泛型类是带有类型参数的类。我们可以在类的声明中使用类型参数,然后在类的定义中使用这些参数来代替具体的类型。

示例代码:

// 定义泛型类 GenericBox,<T> 表示类型参数
public class GenericBox<T> {// 私有变量,存储内容private T content;// 设置内容public void setContent(T content) {this.content = content;}// 获取内容public T getContent() {return content;}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 GenericBox<String> 实例并设置内容GenericBox<String> stringBox = new GenericBox<>();stringBox.setContent("Hello");System.out.println(stringBox.getContent());// 创建 GenericBox<Integer> 实例并设置内容GenericBox<Integer> integerBox = new GenericBox<>();integerBox.setContent(123);System.out.println(integerBox.getContent());}
}

输出结果:

Hello
123

7. 泛型方法

泛型方法是在方法定义中引入类型参数。这些类型参数可以用于方法的参数列表和返回类型。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GenericMethodExample {// 泛型方法public static <T> void printArray(T[] array) {for (T element : array) {System.out.print(element + " ");}System.out.printl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eger[] intArray = {1, 2, 3, 4, 5};String[] stringArray = {"A", "B", "C", "D"};// 调用泛型方法printArray(intArray);printArray(stringArray);}
}

输出结果:

1 2 3 4 5 
A B C D 

8. 泛型边界

泛型边界允许我们限制类型参数的范围。我们可以使用 extends 关键字来指定上界,或者使用 super 关键字来指定下界。

8.1 上界通配符

上界通配符使用 extends 关键字,可以接受该类型及其子类型。

示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List(List<? extends Number> list) {for (Number n : list) {System.out.println(n);}
}

8.2 下界通配符

下界通配符使用 super 关键字,可以接受该类型及其父类型。

示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addNumber(List<? super Integer> list) {list.add(1);list.add(2);
}

9. 泛型接口

泛型接口是带有类型参数的接口。我们可以在接口的声明中使用类型参数,然后在接口的定义中使用这些参数来代替具体的类型。

示例代码:

public interface GenericInterface<T> {void doSomething(T t);
}public class Generic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GenericInterface<String> {@Overridepublic void doSomething(String s) {System.out.println(s);}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GenericInterface<String> generic = new GenericInterfaceImpl();generic.doSomething("Hello");}
}

输出结果:

Hello

10. 常用集合类

Java 集合框架中包含了许多常用的集合类,每个集合类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特点。

10.1 List 接口实现类

List 接口代表有序的集合,元素可以重复出现。

10.1.1 ArrayList

ArrayList 是一个动态数组,它的底层实现是一个可变大小的数组。ArrayList 提供了快速的随机访问能力,但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可能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元素,而插入和删除操作较少的场景。

示例代码:

List<String>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add("Apple");
arrayList.add("Banana");
arrayList.add("Cherry");
System.out.println(arrayList);

输出结果:

[Apple, Banana, Cherry]
10.1.2 LinkedList

LinkedList 是一个双向链表,它的底层实现是一个链表结构。LinkedList 在插入和删除元素时性能较好,但随机访问元素的性能较差。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元素,而读取操作较少的场景。

示例代码:

List<String>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linkedList.add("Apple");
linkedList.add("Banana");
linkedList.add("Cherry");
System.out.println(linkedList);

输出结果:

[Apple, Banana, Cherry]

10.2 Set 接口实现类

Set 接口代表无序的集合,元素不能重复出现。

10.2.1 HashSet

HashSet 是一个基于哈希表实现的集合,它不保证集合的迭代顺序,并且不允许重复元素。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快速判断元素是否存在,且不关心元素顺序的场景。

示例代码:

Set<String> hashSet = new HashSet<>();
hashSet.add("Apple");
hashSet.add("Banana");
hashSet.add("Cherry");
System.out.println(hashSet);

输出结果:

[Banana, Apple, Cherry]
10.2.2 TreeSet

TreeSet 是一个基于红黑树实现的集合,它保证集合的迭代顺序,并且不允许重复元素。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有序集合的场景。

示例代码:

Set<String> treeSet = new TreeSet<>();
treeSet.add("Apple");
treeSet.add("Banana");
treeSet.add("Cherry");
System.out.println(treeSet);

输出结果:

[Apple, Banana, Cherry]

10.3 Map 接口实现类

Map 接口代表键值对集合,每个键对应一个值。

10.3.1 HashMap

HashMap 是一个基于哈希表实现的映射关系,它不保证键值对的迭代顺序,并且允许键为 null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快速访问键值对,且不关心键值对顺序的场景。

示例代码:

Map<String, Integer> hashMap = new HashMap<>();
hashMap.put("Apple", 1);
hashMap.put("Banana", 2);
hashMap.put("Cherry", 3);
System.out.println(hashMap);

输出结果:

{Apple=1, Banana=2, Cherry=3}
10.3.2 TreeMap

TreeMap 是一个基于红黑树实现的映射关系,它保证键值对的迭代顺序,并且不允许键为 null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有序键值对的场景。

示例代码:

Map<String, Integer> treeMap = new TreeMap<>();
treeMap.put("Apple", 1);
treeMap.put("Banana", 2);
treeMap.put("Cherry", 3);
System.out.println(treeMap);

输出结果:

{Apple=1, Banana=2, Cherry=3}
http://www.lryc.cn/news/404269.html

相关文章:

  • SurrealDB:高效构建实时Web应用的数据库
  • SQL Server查询计划阅读及分析
  • SAP Fiori 实战课程(二):新建页面
  • 【Rust光年纪】超越ORM:探索Rust语言多款数据库客户端库的核心功能和使用场景
  • 解决:事件监听器 addEventListener 被多次调用
  • 配置RIPv2的认证
  • 前端调试技巧:动态高亮渲染区域
  • 深克隆与浅克隆的区别与实现
  • 【学习笔记】无人机系统(UAS)的连接、识别和跟踪(六)-无人机直接C2通信
  • 认识和安装R的扩展包,什么是模糊搜索安装,工作目录和空间的区别与设置
  • 解决STM32开启定时器时立即进入一次中断程序问题
  • Unity UGUI 之EventSystem
  • USB转多路UART - USB 基础
  • 接近50个实用编程相关学习资源网站
  • 在数据操作中使用SELECT子句
  • Golang | Leetcode Golang题解之第274题H指数
  •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创新应用探索
  • 无需业务改造,一套数据库满足 OLTP 和 OLAP,GaiaDB 发布并行查询能力
  • PHP 表单验证:邮件和URL
  • 前端八股文 路由的懒加载
  • HarmonyOS Web组件(二)
  • 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Next版本发布后最新题库 - 单选题序号2
  • 基于python深度学习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与目标识别、分割实践技术应用
  • 叶再豪降龙精英课程总结
  • 算法 - 查找算法(顺序、折半、红黑树、AVL树、B+树、散列)
  • TCP与UDP网络编程
  • 媲美Midjourney-v6,Kolors最新文生图模型部署
  • 深度学习程序环境配置
  • 【STM32 HAL库】全双工I2S+双缓冲DMA的使用
  • 【Spring Boot】网页五子棋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