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C++STL初阶(7):list的运用与初步了解

在了解了vector之后,我们只需要简单学习List与vector不一样的接口即可

1.list的基本接口

1.1 iterator

list中,与vector最大的区别就是迭代器由随机迭代器变成双向迭代器

string和vector中的迭代器都是随机迭代器,支持+-等,而LIST的双向迭代器不支持双目运算+ -, 只支持弹幕运算++ --

vector中对于迭代器的解释:

list中对于迭代器的解释:双向带头链表(bidirectional iterator)

双向迭代器不支持+ -的原因:

效率低,毕竟链表无法随机访问 ,自然也无法方括号访问


1.2 sort

  由于排序算法的底层是快排,而快排不支持随机迭代器“RandomAccessIterator”

 并且双向迭代器不支持迭代器相减,快排中有一些三数取中的操作无法进行,所以不能使用std中的sort,否则在运行时会有运行错误:

因此链表中有自己的sort(底层是归并排序)

升序: 

     

降序(正如演示中的代码,链表的构造函数用法与vector一致):

1.3两个建议先排序再使用的函数:

li.unique();

li.merge(li1);

unique,即去重,将重复的元素去掉。

先排序,再去重,否则去不干净

 不排序就去重,在相同元素未连续的情况下是无法起到效果的

先降序:

merge,即合并

因为其原理是用双指针取小的尾差,所以先排序,再合并,就能将两个元素中一样的元素有序合并到一起

2.list中排序的效率问题

C语言数据结构基础——排序-CSDN博客

链表的排序复杂度和vector的排序复杂度都是O(nlogn)

但是vector的效率几乎稳定在list自带sort的2~5倍左右

测试代码:

void effciency_test() {srand(time(0));//初始化时间种子,避免伪随机数int N = 100000000;vector<int> v;for (int i = 0; i < N; ++i) {v.push_back(i + rand());}list<int> li;for (int i = 0; i < N; ++i) {li.push_back(rand() + i);}size_t begin1 = clock();sort(v.begin(), v.end());size_t end1 = clock();size_t begin2 = clock();li.sort();size_t end2 = clock();cout << "time of vector : " << end1 - begin1 << endl;cout << "time of list : " << end2 - begin2 << endl;
}

debug版本下,两倍左右: 

 realease版本下,五倍左右:

建议的方法是:先将链表的内容拷贝到一个vector,然后再对vector进行sort

     我们拷贝之后再进行测试:               

                  只有少量数据时,不太在乎效率的时候使用list自带的sort


3.结合splice(剪切函数)

中间的list& x表示会有元素被转出的链表 

注意,不是复制,就是把节点转移进去。

观察官网中的例子:

                       

这样操作之后,链表1就是1 10 20 30 2 3 4

链表2就是empty


由于其不存在复制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splice函数的功能将其自己的元素调换位置

测试函数:

void test_of_splice() {list<int> li1{ 1,2,3,4,5 };list<int> li2{ 1,2,3,4,5 };list<int> li3{ 1,2,3,4,5 };list<int> li{ 2,5,99,89,68 };li1.splice(li1.begin(), li);//entire list//li2.splice(li2.begin(), li, --li.end());//single element//li3.splice(li3.begin(), li, li.begin(), find(li.begin(), li.end(), 89));//element rangefor (auto e : li1) {cout << e << " ";}cout << endl;for (auto e : li) {cout << e << " ";}cout << endl;for (auto e : li) {cout << e << " ";}cout << endl;}

由于splice会让被移动的元素离开原链表,所以建议一次一次的测试。

http://www.lryc.cn/news/403148.html

相关文章:

  • el-menu弹出菜单样式不生效
  • Springboot 3.x - Reactive programming (2)
  • WPF+Mvvm 项目入门完整教程(一)
  • [解决方法]git上传的项目markdown文件的图片无法显示
  • 【React】使用 antd 加载组件实现 iframe 的加载效果
  • Python爬虫(1) --基础知识
  • 云原生系列 - Jenkins
  • django踩坑(四):终端输入脚本可正常执行,而加入crontab中无任何输出
  • 计算机网络入门 -- 常用网络协议
  • 【LabVIEW作业篇 - 4】:属性节点赋值和直接节点赋值的区别体现
  • 【数据库系列】Parquet 文件介绍
  • A Survey on 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综述
  • Leetcode3208. 交替组 II
  • 汇编教程2
  • 使用 git 和 GitHub 互动
  • 【Spring Boot 中的 `banner.txt` 和 `logback-spring.xml` 配置】
  • Python Linux环境(Centos8)安装minicoda3+jupyterlab
  • Python PDF Magic:合并和拆分随心所欲
  • Gmsh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 DP 203 学习笔记
  • SQLite 事务
  • LabVIEW和Alicat Scientific质量流量计实现精确流量控制
  • 2024-07-19 Unity插件 Odin Inspector10 —— Misc Attributes
  • Go操作Redis详解
  • 钡铼Modbus TCP耦合器BL200实现现场设备与SCADA无缝对接
  • 数据分析入门:用Python和Numpy探索音乐流行趋势
  • 数仓工具—Hive语法之替换函数和示例
  • [SUCTF 2019]EasySQL1
  • elasticsearch, kibana, 6.8.18 版本下的创建索引,指定timestamp,java CRUD,maven版本等
  • 无人机侦察:二维机扫雷达探测设备技术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