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流程

1、交换机工作流程:

        将接口中的电流识别为二进制,并转换成数据帧,交换机会记录学习该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并将其端口关联起来记录在MAC地址表中。然后查看MAC地址表来查找目标MAC地址,会有一下一些情况:

  1. MAC地址表中有目标MAC地址:找到对应的端口转发该数据帧
  2. MAC地址表中没有目标MAC地址:洪泛该数据帧,如果目标MAC地址的主机回复,则交换机记录该MAC地址与端口的映射并写入到MAC地址表中
  3. 目标MAC地址为全F:洪泛该数据帧
  4. 目标MAC地址为组播帧,且进行了组播部署:将该数据帧发送给进行了组播部署的主机
  5. 目标MAC地址为组播帧,但未进行了组播部署:洪泛该数据帧

1)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解析MAC地址和IP地址,处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承上启下。当设备接到数据帧后,会通过ARP协议获取到目的IP地址所对应的MAC地址

2)交换机存MAC表存储时间为5分钟,主机存储ARP表存储2小时。所以在主机1和2结束交流五分钟后并且两小时前,主机1再发送数据包给主机2时,不会在发送ARP,因此就出现了上述第二种情况。

3)当两台主机处于同一网段时,主机1会先通过交换机洪泛ARP报文,而主机2回复ARP报文后,再进行传输(已验证)

2、路由器工作流程:

        当数据包来到路由器时,路由器会查看自己的路由表,然后在路由表中找到最匹配的记录(最长匹配)去确定该数据包从哪个接口去转发。在转发过程中,路由器会修改数据包的某些字段,如TTL值等。如果没有匹配的条目,则丢弃该数据包

在路由器表中有直连路由和非直连路由两种:

  1. 直连路由的下一跳是出接口地址,表示路由的目标网段到达
  2. 非直连路由的下一跳是路径中下一个路由器的入接口地址
http://www.lryc.cn/news/399362.html

相关文章:

  • 算法笔记——LCR
  • ChatGPT对话:如何制作静态网页?
  • k8s(二)
  • ClickHouse表引擎概述
  • jenkins系列-04-jenkins参数化构建
  • Flutter框架时间线梳理
  • RAG 效果提升的最后一步—— 微调LLM
  • C语言 | Leetcode C语言题解之第230题二叉搜索树中第K小的元素
  • YOWOv2(yowov2)动作识别+Fastreid身份识别 详细安装与实现
  • 【微服务】Spring Cloud中如何使用Eureka
  • 【Neo4j】实战 (数据库技术丛书)学习笔记
  • 【Perl】Perl 语言入门
  • godis源码分析——database存储核心1
  • 【UE5.1】Chaos物理系统基础——06 子弹破坏石块
  • Django是干什么的?好用么?
  • 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B树
  • [论文阅读]MaIL: Improving Imitation Learning with Mamba
  • 在HTML中使用JavaScript
  • InjectFix 热更新解决方案
  • PHP7.4安装使用rabbitMQ教程(windows)
  • 分页以及tab栏切换,动态传类型
  • 【算法】平衡二叉树
  • 五、 计算机网络(考点篇)
  • 如何解决数据分析问题:IPython与Pandas结合
  • 如何在 Microsoft Edge 上使用开发人员工具
  • 《Linux系统编程篇》认识在linux上的文件 ——基础篇
  • Qt:22.鼠标相关事件(实例演示——鼠标进入/离开某控件的事件、鼠标按下事件、鼠标释放事件、鼠标双击事件)
  • 笔记 4 :linux 0.11 中继续分析 0 号进程创建一号进程的 fork () 函数
  • Vue3 引入Vanta.js使用
  • LeetCode --- 134双周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