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kthread任务管理

目录

  • 一、linux 创建内核线程
    • 1.1 kthread_create
    • 1.2 kthread_create_worker + kthread_queue_work
  • 二、设置线程优先级和调度策略
    • 2.1 sched_setscheduler
    • 2.2 调度策略

一、linux 创建内核线程

1.1 kthread_create

在 linux 中,可以使用 kthread_create 接口创建内核线程,该接口原型如下:

struct task_struct *kthread_create(int (*threadfn)(void *data), void *data, const char namefmt[], ...);

入参含义:

- threadfn:线程函数的入口点。
- data: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
- namefmt:线程的名字,可以用格式化字符串指定。

示例代码:

#include <linux/kthread.h>
#include <linux/delay.h>// 线程函数
int thread_function(void *data) {while (!kthread_should_stop()) {// 线程的主要工作pr_info("Thread is running\n");ssleep(5); // 休眠5秒}return 0;
}// 在合适的地方创建线程
struct task_struct *task;
task = kthread_create(thread_function, NULL, "my_thread");
if (!IS_ERR(task)) {wake_up_process(task); // 启动线程
}

1.2 kthread_create_worker + kthread_queue_work

kthread_create_worker 主要用于创建一个用于管理工作队列的工作线程。
函数原型:

struct kthread_worker *kthread_create_worker(unsigned int flags, const char namefmt[], ...);

入参含义:

- flags:创建worker时的标志。
- namefmt:worker的名称。

kthread_queue_work 用于将一个工作项添加到由kthread_worker 管理的工作队列中。
函数原型:

void kthread_queue_work(struct kthread_worker *worker, struct kthread_work *work);

入参含义:

-worker:目标worker。
-work:要执行的工作。

示例代码:

#include <linux/kthread.h>
#include <linux/delay.h>
#include <linux/slab.h>static struct kthread_worker *worker;
static struct kthread_work work;void work_function(struct kthread_work *work) {pr_info("Work function is running\n");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worker = kthread_create_worker(0, "my_worker");if (IS_ERR(worker)) {pr_err("Failed to create kthread worker\n");return PTR_ERR(worker);}// 初始化工作kthread_init_work(&work, work_function);// 将工作排队kthread_queue_work(worker, &work);return 0;
}void __exit my_module_exit(void) {kthread_destroy_worker(worker);
}module_init(my_module_init);
module_exit(my_module_exit);

上述示例代码中,

  • kthread_create_worker创建一个工作队列kthread_worker
  • kthread_queue_work 将一个工作项 kthread_work 添加到工作队列 kthread_worker;
  • 每调用一次 kthread_queue_work(worker, &work);,工作项 kthread_work 对应的执行函数 work_function 就会得到一次调用。

二、设置线程优先级和调度策略

2.1 sched_setscheduler

sched_setscheduler 接口是 linux 内核中,设置特定线程或进程优先级和调度策略的接口。函数原型:

int sched_setscheduler(struct task_struct *p, int policy, const struct sched_param *param);

入参说明

- p:指向目标任务(线程或进程)的 task_struct 结构体的指针。
- policy:调度策略。
- param:指向 sched_param 结构体的指针,包含了调度参数,如优先级。

kthread_create_worker + sched_setscheduler 创建线程并设置调度策略和优先级:

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struct sched_param param;int ret;// 创建内核线程工作队列my_worker = kthread_create_worker(0, "my_worker");// 获取内核线程的task_structmy_worker_thread = my_worker->task;// 设置调度策略和优先级param.sched_priority = MAX_RT_PRIO - 1;  // 设置为最高实时优先级ret = sched_setscheduler(my_worker_thread, SCHED_FIFO, &param);return 0;
}

kthread_create + sched_setscheduler 创建线程并设置调度策略和优先级:

// 线程函数
static int thread_function(void *data) {while (!kthread_should_stop()) {}return 0;
}static int __init my_module_init(void) {struct sched_param param;int ret;// 创建内核线程my_thread = kthread_create(thread_function, NULL, "my_thread");// 设置调度策略和优先级param.sched_priority = MAX_RT_PRIO - 1;  // 设置为最高实时优先级ret = sched_setscheduler(my_thread, SCHED_FIFO, &param);// 启动内核线程wake_up_process(my_thread);return 0;
}

2.2 调度策略

  • SCHED_NORMAL:普通调度策略,也称为 SCHED_OTHER。Linux 默认的普通任务调度策略,基于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适用于大多数用户进程和内核线程。

  • SCHED_FIFO:先进先出调度策略。使用该策略时,系统优先调用高优先级的任务,想通优先级的任务按照先到先服务的顺序执行,只有在队列中所有优先级最高的任务都执行完或者放弃 CPU 后,才会执行其他任务。优先级使用 sched_param 结构中的 sched_priority 成员设置,值越小优先级越高(0 最高)。

  • SCHED_RR:循环调度策略。优先高优先级任务+相同优先级先进先出+每个任务时间片轮转,类似于 SCHED_FIFO,但每个任务有一个时间片,如果任务在该时间片内没有运行完毕,会将任务移到队列末尾等待下一轮调度。也可以通过 sched_param 结构的 sched_priority 设置优先级。

  • SCHED_BATCH:用于低优先级任务的批处理。用于大量计算密集型任务,通常在系统负载较低时,调度器会执行 SCHED_BATCH 线程。

  • SCHED_IDLE:专为低优先级的后台任务设计。只有在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任务需要执行时,才会考虑执行 SCHED_IDLE 线程。

  • SCHED_DEADLINE:允许任务在预定的截止时间内完成执行,以满足实时系统对任务响应时间的严格要求。deadline 调度策略为每个任务分配固定的 CPU 时间片(Budget),并指定每个周期内允许执行的最大时间量(Period)。

参考:
SCHED_FIFO与SCHED_OTHER调度机制

【Linux 内核】进程管理 - 进程优先级 ② ( prio 调度优先级 | static_prio 静态优先级 | normal_prio 正常优先级 | rt_priority 实时优先级 )

http://www.lryc.cn/news/393847.html

相关文章:

  • 第一节 网络安全概述
  • 星光云VR全景系统源码
  • spdlog一个非常好用的C++日志库(七): 源码分析之异常类spdlog_ex
  • 从一次 SQL 查询的全过程了解 DolphinDB 线程模型
  • Vue3.js“非原始值”响应式实现基本原理笔记(二)
  • 论文 | PRCA: 通过可插拔奖励驱动的上下文适配器拟合用于检索问答的黑盒大语言模型
  • 网络状态的智能感知:WebKit 支持 Network Information API 深度解析
  • Vue3基础知识:组合式API中的provide和inject,他们作用是什么?如何使用?以及案例演示
  • Transformer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模型
  • 【计算机体系结构】缓存的false sharing
  • Ubuntu24.04 Isaacgym的安装
  • docker 设置代理,通过代理服务器拉取镜像
  • OpenCV教程02:图像处理系统1.0(翻转+形态学+滤波+缩放+旋转)
  • 人工智能在招投标领域的运用---监控视频连续性检测
  • 加装德国进口高精度主轴 智能手机壳「高质量高效率」钻孔铣槽
  • Java Stream API 常用操作技巧
  • SwiftData 模型对象的多个实例在 SwiftUI 中不能及时同步的解决
  • Android 系统网络、时间服务器配置修改
  • 类和对象深入理解
  • 在postgres数据库中的几个简单用法
  • SQLServer Manager Studio扩展开发从入门到弃坑
  • ComfyUI预处理器ControlNet简单介绍与使用(附件工作流)
  • 【篇三】在vue3上实现阿里云oss文件直传
  • OceanBase v4.2 特性解析:对Json与Xml的扩展支持
  • 《框架封装 · 统一异常处理和返回值包装》
  • 深入WebKit:揭秘复杂文档的高效渲染之道
  • 进程的控制-孤儿进程和僵尸进程
  • 【Unity navigation面板】
  • 二刷算法训练营Day53 | 动态规划(14/17)
  • 将缓冲文件写到磁盘中的命令sy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