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入理解 Java 中的线程间通信:`wait()`, `notify()`, `notifyAll()`

引言

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间通信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主题。Java 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机制来实现线程间通信,即使用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 方法。这些方法由 Object 类提供,用于协调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工作原理、使用场景以及一些实际示例。

基本概念

wait()

wait() 方法使当前线程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另一个线程调用 notify()notifyAll() 方法唤醒它。调用 wait() 方法时,线程必须持有该对象的监视器锁(即必须在同步块或同步方法内调用 wait())。

notify()

notify() 方法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单个线程。如果有多个线程在等待,则其中一个线程将被唤醒,具体哪个线程被唤醒取决于线程调度器的实现。

notifyAll()

notifyAll() 方法唤醒在此对象监视器上等待的所有线程。这些线程将竞争重新获得该对象的监视器锁,并继续执行。

使用场景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多线程编程中的经典问题。在这个模式中,生产者线程生成数据并将其放入共享缓冲区,而消费者线程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为了避免缓冲区溢出和空取,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协调工作。

示例代码

生产者-消费者实现

以下是一个使用 wait()notify() 实现的简单生产者-消费者示例: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Queue;class ProducerConsumer {private final Queue<Integer> queue = new LinkedList<>();private final int MAX_SIZE = 10;public void produc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int value = 0;while (true) {synchronized (this) {while (queue.size() == MAX_SIZE) {wait();}queue.add(value);System.out.println("Produced: " + value);value++;notify();Thread.sleep(100); // 模拟生产过程}}}public void consume()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while (true) {synchronized (this) {while (queue.isEmpty()) {wait();}int value = queue.poll();System.out.println("Consumed: " + value);notify();Thread.sleep(100); // 模拟消费过程}}}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roducerConsumer pc = new ProducerConsumer();Thread producerThread = new Thread(() -> {try {pc.produce();}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Thread consumerThread = new Thread(() -> {try {pc.consume();}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Thread.currentThread().interrupt();}});producerThread.start();consumerThread.start();}
}

代码解释

  1. ProducerConsumer 类中定义了一个共享队列 queue 和一个最大容量 MAX_SIZE
  2. produce() 方法生成数据并将其放入队列。当队列已满时,调用 wait() 进入等待状态。
  3. consume() 方法从队列中取出数据。当队列为空时,调用 wait() 进入等待状态。
  4. 当生产者生产了一个数据后,调用 notify() 唤醒等待的消费者。消费者同样在消费了一个数据后调用 notify() 唤醒等待的生产者。

注意事项

在同步块或同步方法内使用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 方法必须在同步块或同步方法内调用,因为它们需要持有对象的监视器锁。如果在非同步块或非同步方法内调用这些方法,将抛出 IllegalMonitorStateException 异常。

避免虚假唤醒

虚假唤醒(spurious wakeups)是指线程在没有收到 notify()notifyAll() 通知的情况下被唤醒。因此,应该总是使用循环来调用 wait() 方法,而不是使用 if 语句:

synchronized (this) {while (condition) {wait();}// 执行代码
}

使用 notifyAll() 而非 notify()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notifyAll()notify() 更安全,因为 notifyAll() 可以唤醒所有等待的线程,避免某些线程永远等待的情况。例如,在有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时,notifyAll() 更能确保公平性。

结论

通过使用 wait(), notify(), 和 notifyAll() 方法,Java 提供了基本的线程间通信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线程间的协作问题。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对于编写高效且安全的多线程程序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帮助你理解 Java 中的线程间通信机制及其应用场景。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http://www.lryc.cn/news/389836.html

相关文章:

  • 23种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详细介绍之【单例模式】
  • 某汽车配件制造公司任职资格体系项目成功案例纪实
  • 【Linux】生物信息学常用基本命令
  • React Native V0.74 — 稳定版已发布
  • Python面试宝典第4题:环形链表
  • Kubernetes (K8s) 底层原理
  • 解析Kotlin中的委托(包括类委托,属性委托)【笔记摘要】
  • vue3+ts+uniapp+vite+pinia项目配置
  • 大数据开发语言 Scala(四):面向对象编程
  • C++ //练习 14.31 我们的StrBlobPtr类没有定义拷贝构造函数、赋值运算符及析构函数,为什么?
  • 通配符和正则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 GY-30光照传感器软件I2C方式驱动代码,基于STM32Cube
  • 双相元编程:一种新语言设计方法
  • 基于SpringBoot校园外卖配送系统设计和实现(源码+LW+调试文档+讲解等)
  • 茗鹤APS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在集团多工厂协同生产下的应用
  • 分享六款免费u盘数据恢复工具,U盘恢复工具集合【工具篇】
  • Linux 的启动流程
  • 思维导图插件--jsMind的使用
  • mac上使用finder时候,显示隐藏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 泰雷茲具有首个通过FIPS 140-3 三级认证的HSMs
  • 美术馆预约小程序的设计
  • 序列化Serializable
  • 编写静态库
  • hive的表操作
  • 基于多视点编码光场的全景三维重建方法
  • Spring Boot中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 three.js地理坐标系有哪些,和屏幕坐标系的转换。
  • 聊聊C++20的三向比较运算符 `<=>`
  • CVE-2024-0603 漏洞复现
  • 西部智慧健身小程序+华为运动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