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设计模式-12】代理模式的代码实现及使用场景

 代理模式是一种应用很广发的结构性设计模式,它的设计初衷就是通过引入新的代理对象,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从而实现控制客户端对目标对象的访问,比如增强或者阉割某些能力。

1. 概述

代理模式 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性的设计模式。代理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核心是代理类。

 代理模式的实现需要下面3个角色:

  • 抽象接口:声明的一个接口,保证被代理的对象和代理对象的类都可以实现抽象接口。
  • 被代理角色:真实的需要被代理的对象,也就是真正实现业务逻辑的角色。
  • 代理角色:代理模式的核心角色,代理类内部会对真实的被代理类进行引用,同时会增强或者删除某一些功能。

 代理模式常见的一般是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由于静态代理只能与代理对象实现一对一的代理关系,容易造成类的急剧膨胀,所以从JDK1.3开始,Java提供了对动态代理的支持,下面我们先来看下动态代理的代码实现。


2. 代码实现

 我们下面通过JDK提供的reflect包的一些类来实现动态代理,假设有一个用户的信息user表,客户端可以通过用户信息的接口访问到用户的数据,我们来实现获取数据后,用户手机号脱敏以及日志记录,如下是日志服务查询用户手机号的逻辑实现。

  • 抽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Info {/*** 获取用户手机号* @param passWord 用户密码* @return 用户手机号*/String getUserMobile(String passWord);
}
  • 被代理角色
public class LogRecord implements UserInfo {/*** 获取用户手机号* @param passWord 用户密码* @return 用户手机号*/@Overridepublic String getUserMobile(String passWord) {return "13521499999";}
}
  • 代理角色
public class UserInfo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private UserInfo userInfo;UserInfoInvocationHandler(UserInfo userInfo) {this.userInfo = userInfo;}@Overridepublic String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String userMobile = (String)method.invoke(userInfo, args);if (Objects.nonNull(userMobile)) {// 修改为userMobile = userMobile.substring(0, 3) + "****" + userMobile.substring(7, 11);}return userMobile;}
}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serInfo logRecord = new LogRecord();UserInfoInvocationHandler userInfoInvocationHandler = new UserInfoInvocationHandler(logRecord);// 获取代理对象UserInfo proxy = (UserInfo) Proxy.newProxyInstance(logRecord.getClass().getClassLoader(), new Class[] {UserInfo.class}, userInfoInvocationHandler);String userMobile = proxy.getUserMobile("123456");System.out.println(userMobile);}
}

3. UML类图

 下面,我们可以根据2中的代码案例,看一下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使用场景

 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代理模式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跨实例的RPC调用,借助了远程代理的实现;对一些占用系统资源比较多或者加载时间较长的对象,可以通过虚拟代理来实现性能的提升。

 在很多框架中,都大量的使用了代理的概念,比如最典型的Spring的面向切面技术AOP,正是由于AOP的存在,我们使用代理的方式简化了很多,比如通过 @Aspect就可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代理,但是原理是一样的,包括底层实现也都是借助于动态代理的思想。

5. 总结

 代理模式和装饰器模式在代码实现上很类似,但是代理模式主要是给真实对象增加一些全新的职责,比如权限控制、缓存、日志等等,这些增加的职责与实际的业务逻辑实际上属于不同的业务域。而装饰器模式则是通过装饰类给具体的构建类增加一些相似的职责,是对原有职责的扩展,功能的增强,这些职责是属于一个问题域。

 而且,代理模式和装饰模式的目的也不相同,前者是实现对对象的控制访问,而后者是为了给对象增加、扩展某些功能。

http://www.lryc.cn/news/374939.html

相关文章:

  • 网工内推 | 神州数码、弧聚科技网工,IE认证优先,最高18K
  • 【Linux】模拟实现一个简单的日志系统
  • MongoDB 多层级查询
  • grpc代理服务的实现(一)
  • FastAPI系列 4 -路由管理APIRouter
  • 数据驱动制造:EMQX ECP 指标监测功能增强生产透明度
  • 一行代码实现鼠标横向滚动
  • Flink集群架构
  • 计算机网络(6) UDP协议
  • 单片机(STM32)与上位机传输浮点数
  • 50etf期权交易规则杠杆怎么计算?
  • 鸿蒙: 基础认证
  • 2024年最佳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 上海交通大学、中科大 开源镜像站停止 Docker Hub 仓库镜像支持后的可用替代源
  • 【Linux】shell——条件判断test,各种运算符,expr
  • 中介子方程二十二
  • 你还不会选ProfiNET和EtherCAT网线?
  • 醉美酒话: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敬酒词
  • vue3-sfc-loader动态加载一个异步vue组件生成cesium画面
  • flink学习-状态管理
  • OpenCV图像算术位运算
  • 【调试笔记-20240611-Linux-配置 OpenWrt-23.05 支持泛域名 acme 更新】
  • ssm宠物网站系统-计算机毕业设计源码07183
  • 想上币的项目方怎么去选择交易所
  • mysql如何创建并执行事件?
  • k8s环境里查看containerd创建的容器对应的netns
  • 学习笔记——网络管理与运维——SNMP(基本配置)
  • CMake从安装到精通
  • 【C++】认识STL
  • 力扣 50.pow(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