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 中 “ 磁盘、进程和内存 ” 的管理

      在linux虚拟机中也有磁盘、进程、内存的存在。第一步了解一下磁盘

一、磁盘管理

(1.1)磁盘了解

track( 磁道 )  :就是磁盘上的同心圆,从外向里,依次排序1号,2号磁盘........等等。

sector( 扇区 ):将磁盘分成一个个小的扇形区域,每个扇的大小是 512 字节,从外向里,依次1号,2号扇区.......等等。

cylinder( 柱面 ):不同盘面上相同的位置的扇区构成的柱面,从外向里,依次1号柱面,2号柱面.......等等。

在分区的时候都是从1号开始的:

(1.2) MBR

main boor record :主引导记录系统启动,必须依靠MBR才能启动。

MBR是磁盘的扇区,大小是 512 字节,这 512 字节分为三部分。

开始就是开始字节限制,完就是结束字节的限制。

 

第一部分:

64字节,表示分区表

第二部分:

446字节,这里面放的是一个程序,用于引导系统开启启动(bootloader)

第三部分: 

2字节,这里是用于指定bootloader是否生效。

 

 (1.3)分区表

理论知识了解:

大小是64字节。

在分区中,记录分区从柱面,到哪个柱面结束。

在进行记录的时候,用8字节记录开始,也就是说,16字节记录一个分区,因此64字节最多可以记录4个分区,这里的分区被称为:" 主分区 "。

为了分更多的分区,就需要在磁盘找个额外的空间,存储更多的分区,这个分区被称之为:" 扩展分区 "。

通过扩展分区可以得到的分区,称之为:" 逻辑分区 "。

 

 注意:

主分区 的数量:可以是 0 - 4 个。

        主分区可以没有,就是说所有的分区都可以作为扩展分区使用。

扩展分区 的数量:可以为 0 - 1 个。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 一共可以为 1 - 4 个。

逻辑分区 的数量:可以为 0 - ~ 个。~=无限

        必须现有扩展分区,才能有逻辑分区。

(1.4)编号问题
主分区编号1 - 4
扩展分区编号1 - 4
逻辑分区编号5 +
(1.5)磁盘的命名

切记:linux中 " 一切皆文件 "

磁盘名称:/ dev / sd字母

所图所示:

现在是在/dev里面,图中sda是第一个磁盘,sda1是第一个磁盘中的第一个分区。

(1.6)操作:

命令:

fdisk  选项  / dev / sd字母  查看所选分区状态fdisk  / dev / sd字母 进行分区

选项:

    - d :删除分区- n :创建分区- e :扩展分区(先要创建分区,在创建扩展分区)- l :逻辑分区(先有扩展分区,在创建逻辑分区)- p :打印分区信息,主分区- q :不保存,直接退出    - w : 保存,然后退出

具体操作: 

 (1.7)格式化使用

磁盘分区后,无法直接使用,必须先进行格式化:

mke2fs      设备文件

使用格式化好的分区,其实就是在系统中,新建几个目录,然后将格式好的分区挂载到这个目录就可以了:

mkdir  /目录名mount  /dev /sd字母(分区)   /目录名df -h       查看光盘使用情况如:mkdir   /accmount   /dev/sda1   /accdf   -h

 二、进程和内存管理

* 内存的使用和剩余情况

* 当前cpu的负载情况

* 找进程id

* 结束某个进程

(1.1)检查内存
方法一: /proc/meminfo  文件这是一个伪文件,这个文件记录了内存的相关信息不能使用vi/vim打开,应该使用cat查看方法二:free -m 命令   (只显示以MB为单位显示)- G  以GB为单位显示

 方法一:

 方法二:

total :总使用 used:使用的

free:自由的shared:共享的

buff/cache:增益/缓存 available:可用的。

(1.2)检查cpu
方法一:/proc/cpuinfo这是一个伪文件,这个文件记录了内存的相关信息不能使用vi/vim打开,应该使用cat查看方法二:top动态的方式显示系统的信息(每隔几秒刷新一次)

方法一:

 

方法二:

 

重点: 

第一个0.00表示1分钟前

第二个0.01表示5分钟前

第三个0.05表示15分钟前

(1.3)显示所有进程的方式

命令:ps  aux

 

(1.4)解释top中的内容解释

 PID     :表示进程id。

%CPU :表示进程占用了CPU的百分比。

%MEM:表示进程占用了内存的百分比。

COMMAND:表示那个命令发起了这个进程。

(1.5)杀进程

命令:

kill  -    9   进程id     立即关闭进程

kill  -  15   进程id     关闭前先通知一声

okkkkkkkkkkkkkkkkkk,下机。 

http://www.lryc.cn/news/372465.html

相关文章:

  • test_pipeline
  • 使用甲骨文云arm服务器安装宝塔时nginx无法卸载
  • C++青少年简明教程:C++的指针入门
  • Apache Doris 基础 -- 数据表设计(分层存储)
  • 使用Spring Boot设计一套BI系统
  • 2024.6.12总结
  • 1027 - 求任意三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
  • K8s 卷快照类
  • 从零手写实现 nginx-23-directive IF 条件判断指令
  • 08_基于GAN实现人脸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实战_超分辨基础理论
  • React.ReactElement 与 React.ReactNode
  • 深度解析服务发布策略之蓝绿发布
  • 【Mysql】 深入理解MySQL的执行计划
  • 说下你对Spring IOC 的理解
  • 前缀和算法:算法秘籍下的数据预言家
  • 基于PointNet / PointNet++深度学习模型的激光点云语义分割
  • LabVIEW调用DLL时需注意的问题
  • 时序预测 | MATLAB实现TCN-Attention自注意力机制结合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
  • 上位机图像处理和嵌入式模块部署(h750 mcu vs f407)
  • Linux C语言:指针和指针变量
  • Llama模型家族之Stanford NLP ReFT源代码探索 (二)Intervention Layers层
  • MATLAB神经网络---序列输入层sequenceInputLayer
  • 使用CSS、JavaScript、jQuery三种方式实现手风琴效果
  • 什么是无头浏览器以及其工作原理?
  • 计算机网络 —— 应用层(DNS域名系统)
  • Linux--MQTT简介
  • VMware Workerstation开启虚拟机后,产生乱码名称日志文件
  • Unity射击游戏开发教程:(27)创建带有百分比的状态栏
  • Linux内存从0到1学习笔记(8.16 SMMU详解)---更新中
  • 标准盒模型和怪异盒模型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