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多源最短路径算法 -- 弗洛伊德(Floyd)算法

1. 简介

        Floyd算法,全名为Floyd-Warshall算法,亦称弗洛伊德算法或佛洛依德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给定加权图中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算法。这种算法以1978年图灵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罗伯特·弗洛伊德的名字命名。

2. 核心思想

        通过考虑图中所有可能的中转点,逐步更新两点间的最短路径长度和路径信息,直至找到最终的最短路径。有的人也称之为插点法。

3. 图解

3.1 初始化

初始化:设置图的邻接矩阵dict,其中dict[i][j]表示顶点i到顶点j的直接路径权重;如果两顶点不直接相连,则设为无穷大INF。

3.2  更新最短路径

更新最短路径:把每个节点当作是中转节点,更新矩阵中的距离。

通过中间顶点 k 从顶点 i 到顶点 j 的距离 小于 直接从顶点 i 到顶点 j 的距离,更新 dist[i][j] = dist[i][k] + dist[k][j]

把0作为中转节点,此时表中黄色部分是不需要改的(都是从0出发或是直接到0的距离),

当更新 dict[1][2]也就是1 -> 2 时,需判断 1 -> 0 和 0 -> 2 的和是否比直达的1 -> 2更小。

若路径中有INF就无需更新,比如此时1 -> 0 就是INF,表示1 -> 2 以 0 作为中转点时不可能比 1 -> 2 直达的更小,所以此时不需要更新。

更新完 0作为中转节点时 数组为:

更新完 1作为中转节点时 数组为:

 

 更新完 2作为中转节点时 数组为:

 更新完 3作为中转节点时 数组为:

3.3 结果

        最终结果的数组中就是点到点的最短路径。

4. 代码实现

        定义了一个4x4的图,其中INF表示两个顶点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边。然后调用floyd方法计算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输出结果。

public class Floyd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INF = Integer.MAX_VALUE; public static void floyd(int[][] graph) {int n = graph.length; // 获取图的顶点数int[][] dist = new int[n][n]; // 初始化矩阵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j++) {dist[i][j] = graph[i][j]; }}// 使用Floyd算法计算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for (int k = 0; k < n; k++) {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j++) {if (dist[i][k] != INF && dist[k][j] != INF&& dist[i][k] + dist[k][j] < dist[i][j]) { // 更新i到j的最短路径dist[i][j] = dist[i][k] + dist[k][j];}}}}// 输出所有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j++) {System.out.print(dist[i][j] + " ");}System.out.println();}}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graph = {{0,   5  , 3  , 10 },{INF, 0  , 3  , INF},{5  , INF, 0  , 1  },{INF, INF, 4  , 0  }};floyd(graph); }
}

5. floyd算法和Dijkstra算法的区别

        Floyd算法和Dijkstra算法都是计算图中顶点之间最短路径的著名算法,但它们的应用场景、原理和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 应用场景

    • Dijkstra算法:适用于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即从单个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它不能处理具有负权边的图。
    • Floyd算法:用于求解任意顶点对(多源最短路径问题)的最短路径,可以处理负权边,但不能处理包含负权回路的图。
  • 算法原理

    • Dijkstra算法:基于贪心策略,每次从未确定的顶点中选择一个距离源点最近的顶点,然后更新其邻接顶点的距离。该算法需要使用优先队列来选择下一个顶点,并且初始时除源点外的所有顶点的距离都设置为无穷大。
    • Floyd算法:通过动态规划的方式,利用三层嵌套循环来计算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的基本操作是比较(u,k) + (k,v)与(u,v)的长度,并据此更新(u,v)的长度。
  • 时间复杂度

    • Dijkstra算法:使用优先队列优化后的时间复杂度是O((V+E) log V),其中V是顶点数,E是边数。如果使用邻接矩阵实现且没有优化,复杂度会是O(V^2)。
    • Floyd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V^3),因为算法需要三层循环遍历所有顶点对和可能的中间顶点。
  • 额外功能

    • Dijkstra算法:可以输出从源点到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 Floyd算法:可以输出任意两个顶点间的最短路径及其长度。

        总之,Dijkstra算法适合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尤其是在没有负权边的情况下,而Floyd算法适合解决所有顶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尽管它可以处理负权边的情况,却不能容忍负权回路的存在。

        

6. 总结 

        总的来说,Floyd算法是一种计算图中所有顶点对之间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算法,它能够处理包含负权边的图,但不允许存在负权回路。适用于小型到中等规模稠密图的算法,尤其是在需要全局最短路径信息时。对于大型稀疏图或者单源最短路径问题,其他算法如Dijkstra算法可能更加合适。

http://www.lryc.cn/news/371766.html

相关文章:

  • 同三维T80005EH4 H.265 4路高清HDMI编码器
  • 焦化行业排放平台简介
  • 『原型资源』Axure自带图标库不够用,第三方经典图标库来袭
  • 修改版的VectorDBBench更好用
  • 六西格玛培训都培训哪些内容 ?
  • K8S环境部署Prometheus
  • 在linux系统上挂载新硬盘
  • 1004.最大连续1的个数
  • 【机器学习300问】116、什么是序列模型?序列模型能干什么?
  • kafka 快速上手
  • Python记忆组合透明度语言模型
  • 如何保证数据库和缓存的一致性
  • Java基础 - 多线程
  • 云顶之弈-测试报告
  • TCP/IP协议分析实验:通过一次下载任务抓包分析
  • Python项目开发实战:企业QQ小程序(案例教程)
  • list模拟与实现(附源码)
  • Java应用中文件上传安全性分析与安全实践
  • noVNC 小记
  • 设置systemctl start kibana启动kibana
  • PostgreSQL:在CASE WHEN语句中使用SELECT语句
  • 游戏心理学Day13
  • GitLab中用户权限
  • RunMe_About PreparationForDellBiosWUTTest
  • C++中变量的使用细节和命名方案
  • [ACTF新生赛2020]SoulLike
  • C#——析构函数详情
  • 探索重要的无监督学习方法:K-means 聚类模型
  • 将web项目打包成electron桌面端教程(二)vue3+vite+ts
  • Linux下的/etc/resolv.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