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hon 树状数组

树状数组(Binary Indexed Tree, BIT),又称为斐波那契堆,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高效地解决以下问题:

  1. 单点更新:在数组的某个位置增加或减少一个值。
  2. 区间查询:查询数组中一段连续区间的元素之和。

树状数组的核心思想是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原数组的累积和,然后利用数组的偏移来快速计算区间和。这种数据结构在时间复杂度上具有优势,对于单点更新和区间查询,它们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log n))。

以下是 Python 中实现树状数组的基本操作的示例代码:

class BinaryIndexedTree:def __init__(self, size):self.size = sizeself.tree = [0] * (size + 1)def _parent(self, index):while index > 1:index -= index & -indexreturn indexdef update(self, index, delta):while index <= self.size:self.tree[index] += deltaindex += self._parent(index)def query(self, index):result = 0while index > 0:result += self.tree[index]index -= self._parent(index)return result# 使用示例
bit = BinaryIndexedTree(10)
bit.update(1, 5)  # 将索引1的值增加5
bit.update(3, 7)  # 将索引3的值增加7print(bit.query(4))  # 查询索引1到4的和,应为12

在这个例子中,BinaryIndexedTree 类有三个方法:

  • __init__:初始化树状数组。
  • update:在数组的指定索引位置增加一个值。
  • query:查询从1到指定索引位置的累积和。

请注意,树状数组通常从索引1开始,而不是0,这与 Python 中列表的索引方式不同。如果你需要从0开始,可以在调用 updatequery 方法时,将索引减1。

http://www.lryc.cn/news/366691.html

相关文章:

  • 【QEMU中文手册】2.2 调用方式(持续更新中)
  • (函数)判断一句话中最长的单词(C语言)
  • QT5.5.0中使用lambda表达式时遇到的问题
  • 【Go语言精进之路】构建高效Go程序:了解切片实现原理并高效使用
  • Python与C语言:深入探索两者的奥秘与差异
  • 图像编解码器在AI绘画中的革新作用
  • SecureCRT[po破] for Mac SSH终端操作工具[解] 安装教程
  • 【大数据架构】基于流式数据的大数据架构升级
  • OpenCV中的圆形标靶检测——斑点检测算法(二)
  • 网线制作(双绞线+水晶头)——T568B标准
  • 湖南源点(市场研究咨询)如何产出更加有意义的竞品调研
  • Qt/C++音视频开发76-获取本地有哪些摄像头名称/ffmpeg内置函数方式
  • 09 platfrom 设备驱动
  • 【C#】C#读写Excel文件
  • 数据流图(DFD)绘制规范
  • 有待挖掘的金矿:大模型的幻觉之境
  • 常见八大排序(纯C语言版)
  • vue2学习(06)----vuex
  • webflux 拦截器验证token
  • C++中的继承方式
  • Vue进阶之Vue无代码可视化项目(四)
  • day40--Redis(二)实战篇
  • 使用Ollama+OpenWebUI本地部署Gemma谷歌AI开放大模型完整指南
  • react的自定义组件
  • 海宁代理记账公司-专业的会计服务
  • matlab 计算三维空间点到直线的距离
  • YOLOv5车流量监测系统研究
  • 单元测试覆盖率
  • 逻辑这回事(三)----时序分析与时序优化
  • [JAVASE] 类和对象(二) -- 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