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启明智显分享】WIFI6开发板ZX6010:开源OpenWrt SDK,接受定制!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当下,网络速度和稳定性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今天,我们为大家推荐一款基于IPQ6010的AX1800方案ZX6010 Wi-Fi6开发板,为您的网络世界注入强大动力。

一、超强硬件配置

ZX6010搭载IPQ6010四核ARM Cortex A53处理器,提供高达1.8Gbps的处理能力,确保网络流畅与高效。

二、先进无线技术

  • 采用QCN5052和QCN5022模块,支持IEEE 802.11b/g/n/ax/a/n/ac/ax协议,覆盖2.4GHz和5.8GHz频段,实现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连接。
  • 快速漫游:WIFI6 STA,100ms以内切换,不丢包,无需AP支持

三、全面网络兼容性

• 全兼容NSA/SA网络架构
• 支持4G全网通
• 千兆SFP接口与nano SIM卡槽
无论您身处何地,ZX6010都能轻松接入各种网络环境。

四、强大软件支持

• 搭载开源OpenWrt SDK
• 支持openwrt 19.07 + linux 5.4系统
• 支持Docker和Go开发环境
丰富的网络功能和可定制性,满足您的各种网络需求。

五、接口丰富,连接无忧

• WAN口:1个千兆WAN口,支持Auto MDI/MDIX,方便用户接入各种网络。
• LAN口:4个千兆LAN口,同样支持Auto MDI/MDIX,满足多设备连接需求。
• SFP接口:1个千兆SFP接口,提供高速光纤连接选项。
• SIM卡槽:1个nano SIM卡槽,支持4G全网通。
多样的接口配置,满足您多样化的网络接入需求。

六、存储与内存

• 2GB DDR4内存
• 8MB SPI NORFLASH + 16GB EMMC
为系统和应用提供充足的运行空间和存储能力。

七、带机量

• 支持用户数量:可支持150+个用户同时在线,满足高并发需求。

八、应用场景广泛

• 工业网关: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 PCDN:低成本、高效率的内容分发服务
• 5G CPE:高速接入和数据传输,满足高速、稳定网络连接需求

九、可定制化服务

工业路由、5G CPE 、WIFI6方案以及大功率方案板均接受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打造专属网络解决方案。

ZX6010 Wi-Fi6开发板,具备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也期待ZX6010 Wi-Fi6开发板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多便捷、高效的网络体验,助力各行各业在数字化道路上走得更远。

http://www.lryc.cn/news/364929.html

相关文章:

  • C语言能否使⽤ fflush( ) 函数清除多余的输⼊?
  • 如何把试卷上的字去掉再打印?分享三种方法
  • Android开机动画压缩包zip,自制开机动画(基于Android10.0.0-r41)
  • 手机站怎么推广
  • Mysql疑难报错排查 - Field ‘XXX‘ doesn‘t have a default value
  • YOLOv8_obb预测流程-原理解析[旋转目标检测理论篇]
  • 02JAVA字符串和集合
  • Qt如何让按钮的菜单出现在按钮的右侧
  • C++的类和new和delete和菱形继承机制
  • Redis教程(二十二):Redis的过期删除和缓存淘汰策略
  • Lodop 实现局域网打印
  • HarmonyOS(二十四)——Harmonyos通用事件之触摸事件
  • 2024-前端面试的正确打开方式(GitHub火爆场景题剖析)
  • Vue3项目炫酷实战,检测密码强度值
  • PHP实现抖音小程序用户登录获取openid
  • Linux进程无法被kill
  • MySQL binlog三种模式
  • 【CentOS 7】挑战探索:在CentOS 7上实现Python 3.9的完美部署指南
  • oracle删除表空间和用户命令
  • 企业微信hook接口协议,ipad协议http,获取未发送群发列表
  • oracle中的INTERVAL函数学习总结
  • 爬虫(没)入门:用 node-crawler 爬取 blog
  • GAMES104笔记
  • ARM功耗管理架构演进及变迁
  • ARM-V9 RME(Realm Management Extension)系统架构之系统能力的设备隔离和保护
  • 如何为律师制作专业的商务名片?含电子名片二维码
  • 方案设计|汽车轮胎数显胎压计方案
  • MySQL学习——选项文件的使用
  • Vulnhub-DC-3
  • docker 停止重启容器命令start/stop/restart详解(容器生命周期管理教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