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曾巩,散文的艺术与哲思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江西)人,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卒于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享年64岁。他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政治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位宋代的文学巨匠,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聪慧少年郎

        曾巩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学的家庭,祖父曾致尧曾任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曾易占为太常博士。幼年的曾巩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广泛涉猎史籍,培养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曾巩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他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便能脱口吟诵。

        十二岁时,曾巩便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气魄非凡,令人惊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曾巩的文学才华愈发显露。他在如皋度过了两个寒暑,期间勤奋学习,深受当地学风淳正的影响。到了二十岁,曾巩的名声已经传播到四方,成为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新星。

坎坷科举路

        在曾巩的文学道路上,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与王安石的友谊。十八岁时,曾巩随父赴京,以文相识王安石,两人结为挚友。他们一同向欧阳修学习古文,共同探讨文学之道。欧阳修对曾巩的才华赞赏有加,为他的文学之路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但曾巩的科举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青年时期的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中。然而,面对挫折,曾巩并未消沉,反而更加勤奋地研读经典,深化自己的学识。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年近四十的曾巩终于与苏轼、苏辙等一同高中进士,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抱负。这一时期,他所作的《上欧阳舍人书》表达了他对文学的看法及对时政的见解,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夫主之于贤,知之未可以已也,进之未可以已也。听其言,行其道于天下,然后可以已也。能听其言,行其道于天下,在其位者之责也;能不能知之,能不能进之,士大夫之职也。后世称三代之治,必曰成康之隆,春秋之盛,必数宣桓之功。岂非用贤听谏,常若不足,而后能有此哉?今陛下之圣明,将相之忠贤,可谓至矣。然臣窃见朝廷之上,政事之间,有患未尝不闻,而患之弭犹有不早;有利未尝不兴,而利之建犹有不至。意者求贤纳谏,未尝不切,而有司者或失其意欤?

廉洁父母官

        步入仕途的曾巩,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以民为本。他曾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齐州知州等职,每到一处,都致力于整顿吏治,减轻百姓负担。同时,他还积极兴办学校,倡导教化,深受百姓爱戴。在齐州任上,他撰写了《齐州杂诗》,诗中不仅描绘了齐州的自然风光,更融入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治理地方的决心。

        然而,曾巩的仕途却充满坎坷。他一直出任地方官吏,辗转越州、齐州、襄州、洪州、明州等地。虽然颇有政绩,但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

文章传于世

        曾巩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方面,他现存散文上千篇,以议论见长,立论警策,说理曲折尽意。他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其文风平易近人,逻辑清晰,论点鲜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元丰类稿》集其一生之精华,其中《墨池记》通过对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练字池的描述,寓言式地表达了勤能补拙、学无止境的深刻哲理,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晚年的曾巩,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专注于学问与创作。他晚年的一些诗文,比如:《西楼》、《城南》、《咏柳》等,更多地透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悟。以《城南》为例,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城南的景象,通过雨后洪水、错落的山峦、消失的桃李花以及遍野的青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带有淡淡哀愁的氛围,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恒常,以及诗人对生命力持久的赞颂。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总结

        曾巩的一生,是与文学相伴,与时代共舞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抒发了个人的情怀。在那个群星璀璨的文学时代,曾巩以他独特的光芒,照亮了一方天地,成为后人敬仰的文学巨匠。他的一生,是文学与人生交织的典范。他的文学精神和人生哲学,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http://www.lryc.cn/news/359416.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Boot】怎么在一个大的SpringBoot项目中创建多个小的SpringBoot项目,从而形成子父依赖
  • vue3组件通信与props
  • 并发和异步编程:详细概述
  • 交易员摩拳擦掌,就在今年夏天,极端气候引爆商品?
  •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
  • vscode导入自定义模块报错ModuleNotFoundError解决方案
  • go mod包管理与应用,常见错误排查方法
  • 数据结构作业
  • 项目纪实 | 版本升级操作get!GreatDB分布式升级过程详解
  • 富格林:应用正规技巧阻挠被骗
  • 【模型架构】学习RNN、LSTM、TextCNN和Transformer以及PyTorch代码实现
  • 【LeetCode】38.外观数列
  • 如何解决Ubuntu中软件包安装时的404错误(无法安装gdb、cgddb等)
  • SpringBoot中MyBatisPlus的使用
  • 前后端交互:axios 和 json;springboot 和 vue
  • 前端技术专家岗(虚拟岗)
  • redis windows环境下的部署安装
  • 大字体学生出勤记录系统网页HTML源码
  • 筛斗数据提取技术在企业成本预测中的应用
  • enum编程入门:探索枚举类型的奥秘
  • 刷机 iPhone 进入恢复模式
  • 计算属性和侦听器: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计算属性比使用methods更好,如何使用侦听器来监听数据的变化。
  • 一文带你搞懂大事务的前因后果
  • 关系数据库:关系运算
  • 微信公众号开发(三):自动回复“你好”
  • docker基本操作命令(3)
  • 003 MySQL
  • 数据分析------统计学知识点(一)
  • Apache Doris 基础 -- 数据表设计(分区分桶)
  • 题目:求0—7所能组成的奇数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