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堆排序详细理解

目录

一、前备知识

二、建堆

2.2.1 向上调整算法建堆

2.2.2 向下调整算法建堆

三、排序

3.1 常见问题 

3.2 思路

3.3 源码


一、前备知识

详细图解请点击:二叉树的顺序实现-堆-CSDN博客

本文只附上向上/向下调整算法的源码

//交换
void Swap(int* p, int* q)
{int tmp = *p;*p = *q;*q = tmp;
}
//向下调整算法
void AdjustDown(int* a, int n, int parent)
{//左孩子的下标int child = parent * 2 + 1;while (child<n){//找到两个孩子中较小的孩子-假设法if (child + 1 < n && a[child + 1] < a[child]){child++;}if (a[parent] > a[child]){Swap(&a[parent], &a[child]);parent = child;child = parent * 2 + 1;}else{break;}}
}
//向上调整算法
void AdjustUp(int* a, int child)
{int parent = (child - 1) / 2;while (child > 0){if (a[child] > a[parent]){Swap(&a[child], &a[parent]);child = parent;parent = (child - 1) / 2;}else{break;}}
}

二、建堆

堆排序堆排序,先有堆才能排序,所以排序的第一步是要将一个一般的数组建成堆。

注:由于建大堆还是小堆仅仅取决于自定的大小于号,本文下述建堆都以小堆为例

2.2.1 向上调整算法建堆

思路:

  1. 单一的一个结点可以看成一个堆
  2. 后续的所有结点都可以看作是插入结点

所以只需要循环插入所有后续结点即可

void BuildHeap1(int* a, int n)
{//把根节点看作是堆,剩下的结点看作插入结点,开始依次插入for (int i = 1; i < n; i++){AdjustUp(a, i);}
}

2.2.2 向下调整算法建堆

错误思路:

向下调整算法要求左右子树必须为大/小堆,所以从根节点开始结点开始建堆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思路:

上文说:单一的一个结点可以看成一个堆所以从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的父节点开始向下调整,不断循环所有父节点,就可以保证他的左右子树都是堆。

void BuildHeap2(int* a, int n)
{//从最后一个叶子结点的父结点开始调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AdjustDown(a, n, i);}
}

三、排序

3.1 常见问题 

  • 为什么建堆后依然还要排序?

        大堆/小堆的定义注定了堆仅仅能保证父节点大于孩子结点,无法保证孩子结点按照大于/小于的次序严格排列!!!

  • 升序建小堆,降序建大堆的思路是否可行?
  1. 升序建小堆:首先对 n 个数建小堆,选出最小的数,接着对剩下的 n-1 个数建小堆,选出第二小的数,不断重复上述过程。若用向上调整算法可行但时间复杂度太高,若使用向下调整算法时,对n-1个调整就会发现:原先的孩子父亲关系全乱,不可行。
  2. 降序建大堆:首先对 n 个数建小堆,选出最小的数,接着对剩下的 n-1 个数建大堆,选出第二大的数,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使用向下调整算法时,对n-1个调整就会发现:原先的孩子父亲关系全乱,不可行。

3.2 思路

  1. 本质上是堆删除的思路。利用堆的特性,无论是大堆还是小堆,根节点的值一定是最大/小的数。这样每进行一次调整,就会选择出最小/大,次小/大......便可以实现排序。
  2. 为了防止出现父子关系乱序的问题,将每次找到的最值放在堆的末位置,对前n-1个元素进行向下调整,便可以完美解决排序问题
  3. 由此可以总结:升序建大堆,降序建小堆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堆排序算法的步骤:

1. 把无序数组构建成二叉堆。

2. 循环删除堆顶元素,移到数组尾部,调节堆产生新的堆顶。

3.3 源码

//降序建小堆
void HeapSortDown(int* a, int n)
{//建小堆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AdjustDown(a, n, i);}//排序int end = n - 1;        //定位数组最后一个位置while (end > 0){Swap(&a[0], &a[end]);	// 将堆顶元素和堆中最后一个元素交换,把最大的数(堆顶)放到最后AdjustDown(a, end, 0);end--;					// 调整前n-1个元素}
}

http://www.lryc.cn/news/359181.html

相关文章:

  • RK3588+FPGA+AI高性能边缘计算盒子,应用于视频分析、图像视觉等
  • 07-操作元素(键盘和鼠标事件)
  • 3389,为了保障3389端口的安全,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 Java集合【超详细】2 -- Map、可变参数、Collections类
  • 最佳 Mac 数据恢复:恢复 Mac 上已删除的文件
  • 芋道系统,springboot+vue3+mysql实现地址的存储与显示
  • 【C++】C++11新特性:列表初始化、声明、新容器、右值引用、万能引用和完美转发
  • 【IB Protocal Serial--WQE】
  • C++ 混合运算的类型转换
  • 线性时间选择
  • 【对算法期中卷子的解析和反思】
  •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command not found
  • ios:文本框默认的copy、past改成中文复制粘贴
  • Qt moc系统的黑魔法?
  • MyBatis开发中常用总结
  • Git基本使用教程(学习记录)
  • 【Linux-RTC】
  • 机器学习目录
  • React开发环境配置详细讲解-04
  • Go 如何通过 Kafka 客户端库 生产与消费消息
  • 【设计模式深度剖析】【B】【结构型】【对比】| 主要区别包装的不同
  • 信息学奥赛初赛天天练-17-阅读理解-浮点数精准输出与海伦公式的巧妙应用
  • mysql - 为什么MySQL不建议使用NULL作为列默认值?
  • 数据分析案例-在线食品订单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建模分类
  • 构建LangChain应用程序的示例代码:2、使用LangChain库实现的AutoGPT示例:查找马拉松获胜成绩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三十四 |● 1005.K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 ● 134. 加油站 ● 135. 分发糖果
  • GB-T 43206-2023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
  • 线程进阶-1 线程池
  • LabVIEW中PID控制器系统的噪声与扰动抑制策略
  • JavaWeb笔记整理+图解——Listener监听器